人民幣新聞

10/07/2020 17:05

《神州經脈》6月M2增速符預期,滬指止步八連升,周漲幅五年大

  《神州經脈》A股最近吹奏「技術性牛市」號角,滬綜指此前錄八連漲,累計升幅達16﹒5%,但在監管遏抑炒風,多個「大戶」高位減持,向市場潑下一盆冷水。滬深股市今日終於回吐,終止八連漲。滬綜指半日守住三千四,午後多個板塊跌幅放大,滬綜指全日跌幅擴大至1﹒95%,收報3383﹒32點,三千四終告失守。不過總結全周,滬指仍然創出7﹒3%的超強升幅,是2015年6月以來最大升幅,但值得留意的是,滬綜指在當年升破5000點創歷史新高後泡沫爆破觸發股災,三個月內滬指蒸發超過2000點。  兩市全日成交16125億元(人民幣.下同),雖按日減少6﹒6%,但仍連續第五日成交超過1﹒5萬億元。外資結束連續六日淨流入,今日通過陸股通流出43﹒93億元。  除了加強監察場外配資外,市傳監管部門亦向公募基金下手。消息指中證監機構部近日做出窗口指導,單隻基金首募規模不得超過300億元,權益類基金申報受理速度也在放慢。不過,中證監澄清上述傳聞,強調未作任何限制。

*今日新聞精選*

1﹒據路透社引述美國官員消息指,華府計劃本周推出新監管規則,禁止聯邦政府招標合同商使用五間中資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當中包括華為、中興(00763)、海康威視(深:002415),料將於下月13日生效。此外,據《路透》引述知情人士周四(9日)指,出於安全考慮,意大利電信已準備在意大利和巴西建設核心5G網絡設備時排除華為。華為當日發表聲明,為其作為一家私營基礎設施企業的歷史進行辯護。聲明表示:我們堅信,意大利數字化的安全和發展應該基於以事實為基礎的態度,而不是毫無根據的指控。

2﹒美國周四宣布對中央政治局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在內的四名中國官員實施制裁,指控他們嚴重侵犯維吾爾族穆斯林的人權。白宮強調,美國呼籲全世界反對中國針對新疆少數民族社區的行為,包括大規模任意拘留、強迫勞動、宗教迫害、強制節育絕育。今次制裁對象亦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朱海倫,自治區公安廳黨委書記、廳長、督察長王明山,以及自治區公安廳黨委書記霍留軍。

3﹒人民銀行公布,6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1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符合市場預期。6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81萬億元,同比多增1474億元,略高於市場預期的增1﹒8萬億元。當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4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099億元,顯著高於市場預期的增3萬億元。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20﹒8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22萬億元。

4﹒國家民航局表示,6月,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3073﹒9萬人次,同比下降42﹒4%,增速較上月回升10﹒2個百分點。分航線看,6月國內、國際航線分別完成3059﹒9、14﹒0萬人次,分別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4﹒7%和2﹒3%。上半年 ,全行業共完成旅客運輸量1﹒5億人次,為去年同期的45﹒8%。數據又顯示,次季航空業虧損342﹒5億元,較首季減少38﹒5億元。

5﹒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20胡潤中國10強電商》,列出中國10強本土電商企業,按照企業市值或估值排名。天貓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09988)以4﹒1萬億元價值成為中國最值錢電商。美團點評(03690)最近五個月增長80%,京東(09618)增長一倍,拼多多增長1﹒5倍,分別以9190億元、7490億元和7280億元價值排名第二至第四。

6﹒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三(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做好防汛救災工作、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據央視報道,鑒於當前長江流域洪水防御的嚴峻形勢,經研究,長江水利委員會決定自7月10日14時將長江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文局今午1時亦升級發布鄱陽湖湖口附近江段、鄱陽湖湖區洪水紅色預警。

7﹒據《新華社》報道,今日12時17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組織實施快舟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快舟11號運載火箭直徑達2﹒2米,起飛質量達78噸,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力達1噸,是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強、起飛質量最大、箭體直徑最大的新型固體運載火箭。其搭載發射2顆衞星,分別為嗶哩嗶哩視頻衞星和微厘空間一號試驗衞星S2星。「嗶哩嗶哩視頻衞星」由B站委託吉林長光衞星技術有限公司研製,是內地首個由互聯網公司訂製、用於科普的視頻遙感衞星。

8﹒人民幣中間價續創4個月新高,並突破7關,惟即期匯率(CNY)無力向上,今早低開158點子失守7,全日貶209點,收報7﹒0071兌一美元,結束四日連升。分析認為,中國的疫情防控和美國形成反差,信心提振持續助力資金流入,不過新冠疫情在美加速蔓延經濟恢復料再受衝擊,市場避險情緒推升美元多頭人氣,美元反彈也會限制人民幣續升空間。(wl)
14/06/2024 17:23

《神州經脈》M1創最大降幅,滬指連跌5周,新能源車出口跌一成

  《神州經脈》外圍造好,加上官媒放風降準降息有空間,然而滬深股市仍缺乏動能,今日(14日)滬綜指守三千關壓力持續,在白酒、軍工等板塊帶隊領跌下,午後一度低見3011﹒58點,刷新兩個月新低,就在此時券商、保險及地產股及時拉抬維穩,滬指跌幅快速收窄更反覆倒升,全日收升0﹒12%,報3032﹒63點,深成指升0﹒5%,創業板指升0﹒76%。兩市全日成交848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日增加12﹒7%,是5月20日以來成交新高。  總結全周,外資周一至周四持續流出A股,累計淨流出規模超過178億元,兩市整體亦保持低水平成交,即管美聯儲降息預期有升溫趨勢,仍難改中國股匯低氣壓局面,滬綜指全周累跌0﹒61%,屬連續第五個星期下跌,累計跌幅達3﹒8%。  日本央行鴿派表現拖累日圓,另外歐洲政治動盪也助力美元被動上行,人民幣匯價承壓回落,盤中距離交易區間下限不足15點。人民幣兌一美元即期匯率(CNY)今日收報7﹒2557,較上個交易日4時30分收盤價跌37點子,兩連跌,創去年11月14日以來七個月新低,全日在7﹒2535至7﹒2560之間波動。今日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報7﹒1151,較上個交易日跌29點子,止兩連升,創1月19日以來近五個月新低,與市場預測偏離擴大至近1470點,上個交易日報7﹒1122。 *今日新聞精選* 1﹒ 歐盟委員會下月初將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額外徵收最多38﹒1%臨時性關稅。中國正醞釀反制行動,可能提高從歐盟入口的大排量汽油車及白蘭地等產品的進口關稅。另據《環球時報》引述業內人士稱,有中國企業已向有關部門提出正式申請,要求對原產於歐盟的豬肉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昨回應稱,調查機關將對國內產業提起的申請依法進行審查。 2﹒ 土耳其早於歐盟宣布,對中國產的燃油車及混動車徵收40%額外進口關稅,自6月8日發布日起30天後實施。商務部發言人今日回應稱,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指土耳其曾以同樣方式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40%附加關稅,中方已多次向土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亦批評,土耳其加徵關稅的做法不符合世貿規則,也不符合中土關係穩固發展的勢頭。 3﹒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5月汽車產量為237﹒2萬輛,同比增長1﹒7%,銷量為241﹒7萬輛,同比增長1﹒5%。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4萬輛和9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3﹒3%,市場佔有率達到39﹒5%。5月,汽車國內銷量193﹒6萬輛,環比增長4﹒3%,同比下降2﹒9%;汽車出口48﹒1萬輛,環比下降4﹒4%,同比增長23﹒9%。其中,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85﹒6萬輛,環比增長16﹒3%,同比增長40﹒8%;新能源汽車出口9﹒9萬輛,環比下降13﹒3%,同比下降9%。 4﹒ 人民銀行公布,截至5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301﹒85萬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續創有數據來新低,低於市場預期的7﹒2%;同期狹義貨幣(M1)餘額64﹒68萬億元,同比下降4﹒2%,降幅創有數據以來最大;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71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前五個月淨投放現金3618億元。5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48﹒73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低於市場預期的9﹒5%;而按上月公布的4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47﹒78萬億元計算,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約9500億元,亦低於市場預期的12550億元。此外,前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52萬億元;據測算,單5月社融增量為2﹒07萬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2﹒2萬億元。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1﹒93萬億元,同比增長8﹒4%。 5﹒ 人民銀行已向21家全國性銀行印發《關於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採取「先貸後借」模式,按貸款本金的60%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每季度發放一次。人行此前公布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總規模為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四次。 6﹒ 小米汽車宣布,截至昨日,小米SU7累計交付已突破2萬輛;6月單月交付將突破1萬輛,全年將保障交付10萬輛,並衝刺12萬輛。小米公關負責人王化表示,小米SU7的鎖單數量每天都有穩定新增,而小米汽車6月已經開始雙班生產。此外,小米宣布,從5月20日晚上8時起至6月14日中午12時,「小米618」全渠道支付金額破200億元,刷新小米歷年618大促紀錄。 7﹒ 標普確認萬科長期發行人信貸評級「BB+」,但仍給予展望負面。標普認為萬科的流動性管理積極,預計將繼續處置非核心資產,精簡業務,增強流動性,負面展望則反映其預期該公司未來12個月合同銷售額可能進一步下滑。 8﹒ 華為官方微博「菊廠阿華」今日發文澄清,網傳「華為是國內最大的牛肉進口商」純屬造謠。近日內地互聯網瘋傳,華為是內地最大牛肉進口商,並因進口量大增導致內地牛肉價格崩跌;傳聞更聲言,背後原因是2022年美國升息後,很多中小國家嚴重缺少美元外匯,也沒有人民幣,只能用本國貨幣向華為支付貨款,華為遂用這些貨款在當地購入大量農產品運回內地銷售,以避免匯率損失,而華為「之所以重點販售阿根廷的牛肉,是因為阿根廷拿來抵帳的牛肉最多」。(sl)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