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新聞

10/05/2024 17:05

《神州經脈》美續制裁中企,中方斥錯上加錯,滬指全周升1﹒6%

  《神州經脈》滬深股市今早(10日)窄幅高開,但值得留意的是開盤不久後滬綜指曾經彈上3163﹒14點位置,刷新去年9月5日以來新高,且較今年2月5日低點(2635﹒09點)反彈超20%,邁入技術性牛市。不過在半導體、化纖、汽車等工業類板塊領跌下,早段掉頭向下,午後市況見穩,滬綜指全日收升0﹒01%,報3154﹒55點,深成指跌0﹒58%,創業板指挫1﹒15%。滬綜指全周累升1﹒6%,連續第四個星期上升。  兩市全日成交912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日增加1﹒3%,陸股通錄得淨流出超過63億元。  人民幣兌一美元即期匯率(CNY)今日收報7﹒2246,較上個交易日4時30分收盤價升12點子,兩連升,全日在7﹒2224至7﹒2260之間窄幅波動。今日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報7﹒1011,較上個交易日升17點子,止三連跌,上個交易日報7﹒1028。 *今日新聞精選* 1﹒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周四(9日)公布,將37個中國實體加入出口管制的實體清單。被實施出口管制的實體包括多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是北斗星通、雷科防務、縱橫股份及中科星圖。清單內一些實體被指控支持2023年飛越美國上空的「中國氣球」或與支持該計劃的實體有聯繫,其他一些實體被指利用美國科技發展無人機或量子技術,其中還有部分實體被額外指控向俄羅斯運送受管制物品。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今日回應稱,中方對此堅決反對,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則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美方濫用實體清單等出口管制工具遏制打壓中國企業,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2﹒ 據《彭博》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國政府準備最快下周二(14日)公布對華商品「301條款」關稅審查的最終結果,預計拜登政府不會像前總統特朗普般全面提高關稅,而是很大程度上維持現有的關稅,但會對電動汽車、電池和光伏設備等一些關鍵行業向中國企業徵收具有針對性的新關稅。不過報道指出,美國政府有可能推遲公布有關決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稱,美國上屆政府對華加徵「301關稅」,嚴重干擾中美正常經貿往來,已被世貿組織裁定違反世貿規則。美方不但不糾正錯誤做法,反而繼續濫用所謂的「301關稅」複審程序,要進一步增加關稅,這是錯上加錯。 3﹒ 中國歐盟商會的調查顯示,只有13%的受訪企業將中國視為首選投資目的地,這一比例創下自2010年有記錄以來新低,且呈斷崖式下跌趨勢,2021年仍然有27%的歐企把中國視為首選投資目的地。分析指,外企為了規避地緣政治風險,正在轉向投資東南亞和歐洲。調查還指出,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去年在中國做生意變得更加困難,是自2014年首次提出這個問題以來的最高比例。另外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企業同意其行業在中國普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其中以建築業和汽車業的統計數據最顯著,這些企業將此歸因於對國內產能的過度投資及內需不足。 4﹒ 針對「中國業務可能被暫停」等諸多傳聞,普華永道(羅兵咸永道)10日凌晨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回應稱,公司注意到有關普華永道的虛假信息在社交平台傳播。該些虛假信息謊稱來自普華永道內部的官方渠道,但實際並非來自普華永道,普華永道的商標亦被未經授權盜用,其內容均為不實信息。普華永道強調,對此事高度重視,將嚴肅處理未經授權使用商標及捏造不實信息的行為,已經要求相關方刪除有關信息,並將採取其他相應的必要行動。 5﹒ 據《財新》報道,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於4月中旬向各地方監管局、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下發一份指導意見,支持AMC可向大型銀行和股份行收購所有風險級別的資產,這意味著AMC可以收購來自大型銀行和股份行的非不良資產(即「正常」和「關注」級別)。AMC作為幫助企業處理不良資產的機構,一向只被允許收購「次級」、「可疑」及「損失」三類不良資產。 6﹒ 乘聯會公布,4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53﹒2萬輛,同比下降5﹒7%,環比下降9﹒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636﹒4萬輛,同比增長8%。4月新能源乘用車生產達80﹒2萬輛,同比增長33﹒5%,環比增長0﹒9%。4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78﹒5萬輛,同比增長30%,環比下降3﹒7%。4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7﹒4萬輛,同比增長28﹒3%,環比下降5﹒7%。乘聯會表示,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發布落地,對車市是重大利好,預計5月車市零售會好於4月。另外,深圳已經開展汽車「報廢更新」及「置換更新」補貼活動,最多補貼1萬元。 7﹒ 內地私募圈瘋傳,規模超過20億元的私募瑞豐達資產已經跑路,旗下產品確認無法贖回。據內媒報道,經實地視察,瑞豐達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匯公館10號樓的辦公室亦已人去樓空,現場有約20名維權投資者,部分人購買基金產品金額介乎300萬至3000萬不等。多名投資者已經報案,上海浦東分局經偵支隊已受理案件,相關人員為投資者現場登記。內媒還引述投資者指出,瑞豐達實為「夫妻店」,瑞豐達實控人孫偉與日贏控股的實控人李威為夫妻。 8﹒ 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副主任馮國清今日在當地政府記者會上表示,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廣東外貿進出口2﹒8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增速高出全國6﹒6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增速高0﹒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8萬億元,增長8﹒8%;進口9996﹒7億元,增長19﹒1%。單4月,廣東外貿進出口7648﹒1億元,同比增長13%。(sl)
14/06/2024 17:23

《神州經脈》M1創最大降幅,滬指連跌5周,新能源車出口跌一成

  《神州經脈》外圍造好,加上官媒放風降準降息有空間,然而滬深股市仍缺乏動能,今日(14日)滬綜指守三千關壓力持續,在白酒、軍工等板塊帶隊領跌下,午後一度低見3011﹒58點,刷新兩個月新低,就在此時券商、保險及地產股及時拉抬維穩,滬指跌幅快速收窄更反覆倒升,全日收升0﹒12%,報3032﹒63點,深成指升0﹒5%,創業板指升0﹒76%。兩市全日成交848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日增加12﹒7%,是5月20日以來成交新高。  總結全周,外資周一至周四持續流出A股,累計淨流出規模超過178億元,兩市整體亦保持低水平成交,即管美聯儲降息預期有升溫趨勢,仍難改中國股匯低氣壓局面,滬綜指全周累跌0﹒61%,屬連續第五個星期下跌,累計跌幅達3﹒8%。  日本央行鴿派表現拖累日圓,另外歐洲政治動盪也助力美元被動上行,人民幣匯價承壓回落,盤中距離交易區間下限不足15點。人民幣兌一美元即期匯率(CNY)今日收報7﹒2557,較上個交易日4時30分收盤價跌37點子,兩連跌,創去年11月14日以來七個月新低,全日在7﹒2535至7﹒2560之間波動。今日人民幣兌一美元中間價報7﹒1151,較上個交易日跌29點子,止兩連升,創1月19日以來近五個月新低,與市場預測偏離擴大至近1470點,上個交易日報7﹒1122。 *今日新聞精選* 1﹒ 歐盟委員會下月初將對自中國進口的電動車額外徵收最多38﹒1%臨時性關稅。中國正醞釀反制行動,可能提高從歐盟入口的大排量汽油車及白蘭地等產品的進口關稅。另據《環球時報》引述業內人士稱,有中國企業已向有關部門提出正式申請,要求對原產於歐盟的豬肉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亞東昨回應稱,調查機關將對國內產業提起的申請依法進行審查。 2﹒ 土耳其早於歐盟宣布,對中國產的燃油車及混動車徵收40%額外進口關稅,自6月8日發布日起30天後實施。商務部發言人今日回應稱,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指土耳其曾以同樣方式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40%附加關稅,中方已多次向土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亦批評,土耳其加徵關稅的做法不符合世貿規則,也不符合中土關係穩固發展的勢頭。 3﹒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5月汽車產量為237﹒2萬輛,同比增長1﹒7%,銷量為241﹒7萬輛,同比增長1﹒5%。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4萬輛和9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1﹒9%和33﹒3%,市場佔有率達到39﹒5%。5月,汽車國內銷量193﹒6萬輛,環比增長4﹒3%,同比下降2﹒9%;汽車出口48﹒1萬輛,環比下降4﹒4%,同比增長23﹒9%。其中,新能源汽車國內銷量85﹒6萬輛,環比增長16﹒3%,同比增長40﹒8%;新能源汽車出口9﹒9萬輛,環比下降13﹒3%,同比下降9%。 4﹒ 人民銀行公布,截至5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301﹒85萬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續創有數據來新低,低於市場預期的7﹒2%;同期狹義貨幣(M1)餘額64﹒68萬億元,同比下降4﹒2%,降幅創有數據以來最大;流通中貨幣(M0)餘額11﹒71萬億元,同比增長11﹒7%。前五個月淨投放現金3618億元。5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48﹒73萬億元,同比增長9﹒3%,增速低於市場預期的9﹒5%;而按上月公布的4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247﹒78萬億元計算,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約9500億元,亦低於市場預期的12550億元。此外,前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52萬億元;據測算,單5月社融增量為2﹒07萬億元,低於市場預期的2﹒2萬億元。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1﹒93萬億元,同比增長8﹒4%。 5﹒ 人民銀行已向21家全國性銀行印發《關於設立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採取「先貸後借」模式,按貸款本金的60%向金融機構發放再貸款,每季度發放一次。人行此前公布的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總規模為3000億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四次。 6﹒ 小米汽車宣布,截至昨日,小米SU7累計交付已突破2萬輛;6月單月交付將突破1萬輛,全年將保障交付10萬輛,並衝刺12萬輛。小米公關負責人王化表示,小米SU7的鎖單數量每天都有穩定新增,而小米汽車6月已經開始雙班生產。此外,小米宣布,從5月20日晚上8時起至6月14日中午12時,「小米618」全渠道支付金額破200億元,刷新小米歷年618大促紀錄。 7﹒ 標普確認萬科長期發行人信貸評級「BB+」,但仍給予展望負面。標普認為萬科的流動性管理積極,預計將繼續處置非核心資產,精簡業務,增強流動性,負面展望則反映其預期該公司未來12個月合同銷售額可能進一步下滑。 8﹒ 華為官方微博「菊廠阿華」今日發文澄清,網傳「華為是國內最大的牛肉進口商」純屬造謠。近日內地互聯網瘋傳,華為是內地最大牛肉進口商,並因進口量大增導致內地牛肉價格崩跌;傳聞更聲言,背後原因是2022年美國升息後,很多中小國家嚴重缺少美元外匯,也沒有人民幣,只能用本國貨幣向華為支付貨款,華為遂用這些貨款在當地購入大量農產品運回內地銷售,以避免匯率損失,而華為「之所以重點販售阿根廷的牛肉,是因為阿根廷拿來抵帳的牛肉最多」。(sl)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