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

2017-10-06 08:00:00

謝霆鋒 磨劍廿年 由歌手到廚神

  今年37歲的謝霆鋒,自小已是娛圈人,因謝賢及狄波拉為明星父母,經常上報,每年農曆年更與妹妹一家四口影拜年相上封面。16歲以歌手身份加入娛樂圈,入行21年後的今天,竟然站在台上講創科。他於20日應團結香港基金舉辦的創科博覽之邀出席專家講座,題目講自己的創科歷程。由謝霆鋒講創科夠話題性,吸引幾百觀眾,座無虛席,要臨時加幾行位。

 

  手插褲袋Chok住上台的謝霆鋒,自言不是科技人,不過他在22歲那年,不滿香港沒有電影後期製作公司,竟然膽粗粗按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層位於西環的樓,開設電影後期製作公司,引入相關技術,由菲林年代走進數碼世代,創業初期蝕大錢,磨劍15年,公司去年以過億港元被收購。近年他轉戰飲食界,以廚神形象示人,主持飲食節目《12道鋒味》,更由此開展餐廳、食材網店等事業。

  

  由歌手到廚神,謝霆鋒自言歸因自己夠八卦,事事好奇,他寄語港人要有創新精神,他更宣布成立創科平台,鼓勵年輕人提出點子,他會透過平台協助把構思變成商品,並在他的平台上宣傳及銷售。

 

 

謝霆鋒(37歲)

1996年 16歲出道做歌手

2002年 創立電影後製公司PO朝霆

2012年7月 《12道鋒味》開始在內地浙江衛視播出

2015年 與she.com老闆楊鼎立和經理人Mani開設鋒味曲奇店

2016年1月 PO朝霆被數字王國收購85%股權

2016年8月 在北京三里屯開設鋒味餐廳

2016年10月 獲頒首位米芝蓮之友榮譽

2017年9月 開設天貓鋒味旗艦店

 

由菲林走到數碼化 蝕大錢交學費

 

  插著褲袋勁「Chok」走上台的謝霆鋒,以歌手、影視人及美食節目主持人三個身份,講自己接觸到的科技。當中最有趣的當然是他創辦的電影後期製作公司「PO朝霆」,此公司於去年被電影特效公司數字王國(00547)以1.35億(港元,下同)收購85%股權。

 

  謝霆鋒16歲以歌手身份出道,到22歲轉拍電影,他指當時電影還未數碼化,仍然用菲林機,每拍一格菲林如燒銀紙,拍一些快速或動作鏡頭,例如爆炸場面,或被人一拳打倒的鏡頭,要在短時間內消耗大量菲林,觀眾在電影中看到這類鏡頭,每秒播放的菲林由一般的24格增加至300格或以上,以每格菲林2.2元到2.5元計,這筆數可不少,他開玩笑的說︰「你明白點解老闆在片場咁燥!」

 

謝霆鋒於2002年成立電影後期製作公司PO朝霆,當時他只有22歲。

 

按樓套現瞓身創業

 

  他指當時拍戲成本高,拍戲成為一件嚴肅的事,此時他戲癮發作,一人扮演導演及演員,重演拍戲時的場境。他回想導演要拍一場跳樓戲,導演前後竟然問了他三次︰「霆鋒,你得㗎可?」他模仿導演那種粗聲呼喝的語氣,幾乎「喊爆咪」,他笑言當時本來不緊張,但被問三次後不期然就緊張起來。在電影數碼化後,菲林轉為記憶卡,成本大為降低,鏡頭可以不斷重拍。

 

  成立電影後期製作公司PO朝霆正值菲林機時代,他說很早已明白拍電需要充分的前期準備,例如劇本、場景、服裝等,但後期製作同樣重要,當時他拍了些MV(音樂影片),想做一些後期製作,結果找不到人做,「周圍搵人做,但不是說這個要去泰國找甚麼人,或者是要去澳洲找甚麼公司做,香港沒有的。」

 

  霆鋒說當時22、23歲,年少氣盛,每聽到香港沒有的,就不是味兒,於是他按了人生的第一層樓,自資開了PO朝霆,並雄心萬丈,「我當時想學晒所有電影後製的技術。」

 

  3年後,電影行業數碼化,謝霆鋒的公司買下大批電影後期製作設備,在數碼時代變成無用之物,「我喺外國買入了好多機器,全部都好貴,蝕左好多錢。」不過他並沒有把公司結束,反而堅持下來,他說中間當然有不斷進步,不過仍然未能學盡所有電影後期製作的技術,他解釋原因,是公司規模尚小,接到的工作規模也不大,令公司的發展及技術提升受到限制。

 

謝霆鋒(左四)講創科,不少名人來場,如團結香港基金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左五)、團結香港基金總幹事鄭李錦芬(右六)、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右五)及樂壇天后容祖兒(左三)等。

 

轉攻內地成功翻身

 

  2015年傳媒報道,PO朝霆由最初十數名員工增至過百人,並於2009及2013年在上海及北京開分公司,期後主攻內地市場,解散香港部門。2013年公司收入達8,000萬元,曾後期製作滙豐銀行(00005)、渣打(02888)、長江實業等廣告。雖然前途無限,但一直未上市,不過有報道形容,PO朝霆其實早在2014年已經曲線上市,當時謝霆鋒以0.35元一股的價格,斥資1.32億元入股漢傳媒(00491)約23%,成為最大股東,並注入PO朝霆。但漢傳媒長期虧損。到去年年底,英皇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受成以個人名義入股漢傳媒,持股34%成大股東。

 

  去年公司被數字王國收購85%股權,謝霆鋒指因認識了數字王國的CEO謝安,他指對方看中PO朝霆的內地網絡。數字王國持有荷李活影視特效公司Digital Domain(DD),曾參與過不少荷里活大電影的製作,包括 真人版《美女與野獸》、《死侍︰不死現身》、《天煞地球反擊戰︰復甦紀元》、美劇《權力遊戲》等。

 

鑽研電影後製技術

 

  謝霆鋒指對於公司被收購,當時心情矛盾,「公司是自己一手創立的,經營了10年,將它交畀人,唔知點算。但我問自己開這間公司的初心,就是希望引進電影後期製作的技術來香港。」最後他相信對方的製作技術有助自己公司發展,決定被收購。

 

謝霆鋒手上拿着的球體,是360度全景鏡頭,球上八個鏡頭能拍出360度無死角全景。

 

  他指被收購約兩年,因為母公司的關係,有機會接觸到荷里活級數的電影後期製作技術及相關專業人士,「兩年之後參加《狂野時速7》等嘅製作。」他又攞出一個銀色「球」(見圖),是一個360度全景鏡頭,就是DD的產品,於去年巴西奧運使用,他指球上八個鏡頭能把四周拍下的影像無鏠連接,「將來可能唔需要一間房設幾個CCTV鏡頭,安裝這個東西在房間中間,就可以看到全個房間。」

 

30年來 射咗幾多次鵰

 

講到香港原創少,謝霆鋒有點激動。

 

  霆鋒在會上多次強調,香港在創新方面落後人前,外國盛產各種超級英雄,如蝙蝠俠、神奇女俠等,香港缺乏創新,以經典金庸小說改編而成的同名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在我短短30幾年人生裏面,我的電視唔知射過幾多次鵰,But it's still射緊鵰。」他期望香港能有更多創新意念和屬於本土品牌,港人應多投放時間在發展創新科技上。

 

霆鋒:港人只懂炒賣欠創新

 

  影片後製公司「PO朝霆」上軌道後,霆鋒積極開拓新事業,自2014年在內地拍攝戶外美食真人騷《12道鋒味》,Chok住煮餸的形象深入民心,節目收視率非常好,也獲贊助商爭相贊助,據內地傳媒報道,首兩季節目更為浙江衛視帶來約1.5億元人民幣(約1.7億港元)的廣告利潤。其後,他在中環開設鋒味曲奇餅店,出售牛油、檸檬、朱古力、辣椒等甜酸苦辣口味的曲奇,連同期間限定店,現時共有7間店舖,但他的野心不止於此。

 

 

創平台助青年圓夢

 

  上周三(27日)晚,霆鋒在創科博覽上分享自己近年創科、創意和創業上心得,更宣布成立鋒助人生平台,助青年圓夢。他在會上多次指出,香港缺少屬於自己的創科意念,「我哋炒嘢太叻,我哋炒股好叻,炒地產好叻,就連賣二手袋嘅米蘭站(01150)都可以炒到上市,又點會研發和花時間投放在創科?」一直主張香港要有自己的品牌和創科意念的霆鋒,希望改變這個困局,「由今日開始,我聯同創投公司和基金成立鋒助人生平台,接收你們的Idea。你們的想法,就是我們的辦法,由一個夢想、一個產品開始,讓我們一步一步去實現。」而香港科技園、數碼港、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PMQ元創方等都是支持機構。

 

霆鋒近年花不少時間鑽研美食,也不時在社交網站分享製作過程和成果。(fb圖片)

 

  霆鋒16歲以叛逆偶像出道,一直予人反叛男孩之感,即使他拍攝《12道鋒味》叫好叫座,更是首位獲米芝蓮頒發「米芝蓮之友」榮譽,仍有不少人不相信他入得廚房,是新一代型男廚神,他只有專注做好美食,以實力證明一切。

 

開網店售安全食材

 

  「近幾年我花最多時間去研究、去學和練習煮美食,因為我好鍾意食,才開始這個真人騷。」參加真人騷後,他了解到內地對美食的需求和要求不斷上升,在網購食品現象普及化後,人們對食品的知識和安全議題上卻未完全了解。22日霆鋒在內地最大的網購平台天貓上開設鋒味旗艦店,出售新鮮和安全的食材,期望鋒味能成為大眾心目中可靠的美食品牌,「希望將來有日在鋒味平台賣的走地雞,腳上面有QR Code,買之前掃一掃,知道牠真是行過3萬步,是真正的走地雞。」

 

  天貓鋒味店以出售紅印蟹、新鮮水果為主,最好賣的產品是由霆鋒親自在湖內捕撈的紅印蟹,紅印蟹膏肥飽滿,平均在100隻大閘蟹中,只有約10隻達紅印蟹的標準,再加上由霆鋒親自捕捉的明星效應下,單在兩日內已售出超過2,000隻紅印蟹,銷售破百萬元人民幣。

 

12道鋒味 Chok住煮餸突圍

 

  內地美食真人show節目《12道鋒味》自2014年在浙江衛視開播以來,這三季收視一直在頭三位內,是其王牌節目,首2季廣告利潤高達1.7億元人民幣。每季共有12集節目,每集會推介和烹調一道「鋒味」菜式之餘,也會邀請當紅明星助陣,如張曼玉、范冰冰、張家輝、趙薇也曾上節目做嘉賓,部分更在節目中親自下廚,大展身手,難怪收視率一直節節上升。

 

霆鋒在節目上大展身手,烹調多款美食,如茶熏雞、紅酒燴豬蹄等。(影片截圖)

 

  今年初,美國電視台Fox更邀請霆鋒拍攝英語版《12道鋒味》,去到世界各地拍攝,製作費高達1億元,也是2017年Fox重頭劇之一,將在Fox和國家地理頻道(National Geographic)播放。

 

  不過,網絡紅人King Jer(瓊姐)早前在Facebook專頁內整理霆鋒以往chok爆下廚片段,輯錄第一季《12道鋒味》節目中,霆鋒烹調威靈頓牛排(Beef Wellington)蝦碌片段,被眼利網民發現牛扒已預先切開,他在創科講座上重提舊事,「第一年拍《12道鋒味》,當時又無錢,又無經驗,我都唔知大家只係準備咗一條牛里脊。煮完之後,燈光師話『喂,燈光唔夠靚,再嚟過』,吓,(我)已經切開咗……」雖然這件事受盡網民嘲笑,有部分更質疑霆鋒的廚藝,但他藉此勉勵青年人凡事不需要害怕,遇到困難就學習克服。

 

  霆鋒對美食的堅持和認真有目共睹,在去年10月,更成為全球首位「米芝蓮之友」,肯定他對美食的貢獻和熱誠,這也是米芝蓮自1900年出版美食指南至今,首度創辦這一項榮譽。

 

16歲出道 被噓足3年 咬緊牙關瞓身做

 

  謝霆鋒自16歲出道至今21年,由以往搖滾歌手、電影演員,轉型至影片後製公司老闆,近年更變成Chok爆廚神,在唱歌、演戲、烹飪稱得上是「瓣瓣掂」。不過,自小在鎂光燈下成長的霆鋒,憶起自己出道初期不被看好的辛酸過程。

 

霆鋒在節目上大展身手,烹調多款美食,如茶熏雞、紅酒燴豬蹄等。(影片截圖)

 

  「可能今日大家都忘記咗謝霆鋒係點樣出道,我係被人噓出道。由16歲入行,一個掌聲都無,我只好咬實牙根,唱完首歌。每次落台後,我經理人都喺度喊。」這種情況維持3年多,至他19歲時始獲第一個掌聲,「這就是人生,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堅持下去。」

 

拍戲創業靠專注瞓身

 

  由歌手轉型至演員,每次嘗試新事物,他都抱住「瞓身一試」的心態。拍電影時,出晒名唔錫身的霆鋒,所有危險動作都由自己負責,「我斷過幾多條骨無同大家講過,(拍危險動作)畀我阿媽、我老細鬧,我試過在會展樓頂和成龍大哥碌落嚟,碌過幾多次先拍到嗰兩秒菲林,我都無同你哋講。」

 

  台上一秒鐘,台下十年功,背後都是霆鋒憑着堅定的決心,經過無數次練習再練習,才呈現出電影上那一兩幕完美鏡頭。

 

  「每一次做新嘗試,我都希望自己專心去做,目前我希望專心做好鋒味節目,因為好多人畀咗好多機會我哋。」至於霆鋒何時會回歸本業、重拾咪高峰唱歌和開演唱會仍是未知之數,但貼心的他在分享創業心得後,為支持者準備了一首從未公開過的新歌《有火》,對樂迷來說也算是另類福利。

 

董建華大讚:霆鋒是年青人榜樣

 

 

  團結香港基金主席、香港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也有現身,為霆鋒的鋒助人生平台撐場。當晚約一小時長的講座上,董建華花近15分鐘時間,大讚霆鋒是青年人的榜樣,「他是我們每一個青年的榜樣,跟他學習,你們就會成功。」董建華續指,在香港,靠炒賣成功的人不多,只有緊貼科技,好好裝備自己,才能令香港整個城市變得更創新。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