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專題

2019-11-08 08:10:00

投資黃金 3大攻略

  金價自2011年升至每盎斯1,920美元高峰後,從天堂返回人間,至2015年4年間,金價在低谷徘徊,投資黃金變得平淡如水。但隨著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通脹升溫,投資黃金被視為避風港,令金價於2016年漸有起色,今年5月底更由每盎斯1,279美元一路走上,至9月突破1,500美元關口。

 

  有指明年經濟若持續不明朗,將有利金價繼續攀升。

 

  而上周三(10月30日)美國聯儲局宣布減息,市場預期金價明年或上2,000美元。

 

 

  投資黃金14年的「70後」港人林祖,由一個楓葉金幣開始,至今其投資離不開黃金,買實金、黃金ETF到買賣與黃金相關的港、美股票,期間曾出書《金甲蟲之路》教人投資黃金之道。

 

  他接受專訪時,以小投資者角度分析金價走勢,並分享他多年來投資心得,並為三個投資黃金的主要途徑提供詳盡攻略。對於資本極有限的小投資者,他更提議可考慮投資「窮人黃金」。

 

投資篇:70後投資黃金14年 由金幣到金礦股

 

  70後林祖在家人的電子公司工作,興趣是研究投資黃金。此份興趣始自14年前,他收到人生首個金幣,發現金幣會升值能賺錢,從此對黃金產生興趣,開始買實金,鑽研投資黃金之道,期後還把心得公諸同好,出書《金甲蟲之路》教人買金。今日不願出鏡的林祖對黃金依然情有獨鍾,投資仍以黃金為主,不過近幾年「玩法」有別從前。

 

自古到今黃金是財富象徵。

 

  初期投資黃金,林祖自言很傳統,只買實金,「那時候不信衍生市場,覺得不能反映黃金的真正價值,加上有風險,那些黃金的衍生工具,我全部唔信。」他當時投資黃金,拿現金去金行買金條、金粒和金幣,然後放到保險箱,待高價沽出。他記得2009年金價大升,內地大媽湧港「搶金」,他親歷買不到金的「歷史時刻」。

 

  後來,林祖「頓悟」人人只買實金作為投資黃金的唯一模式的問題,「如果只信實金,叫人只係去買實金,這是不切實際的。」原因是黃金供應有限,人人只買實金,必然出現供不應求,到時莫說影響黃金市場和其衍生市場,甚至影響整個金融系統,這想法令他改變對黃金衍生市場的抗拒態度。

 

投資應為享受財富

 

  加上可能年紀漸長,對投資有另一番體會。人到中年,更要把握時間好好投資,林祖認為投資的目的不是買入的黃金或股票不斷升值,而是升值後帶來的財富換來的享受;否則即使買入只升不跌的股票,但從來不沽出,「長揸」至死,根本享受不到投資帶來的好處,最後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投資多年實金的經驗,讓林祖發現︰「買實金的回報,可能要等很長時間。」要在有生之年,投資並享受到回報,他改變了投資策略,開始買入屬短期投資的黃金衍生產品,包括香港的黃金ETF和相關的股票,近兩、三年他更投入買美國金礦股及ETF。

 

  講到近年金價走勢,今年5月金價攀升,由1,200至1,300美元一度衝上1,500美元,成為投資焦點,期後金價稍回落。林祖指過去幾年,黃金實在不是吸引的投資,他更形容金市是「死吓死吓」。2011年金價升至1,920美元高位後拾級而下,他認為2012年至2015年間是金價調整期,也是金市的低迷期,為時達4年之久,當時金價在1,400美元以下徘徊,2015年更曾跌穿1,100美元,「這4年若投資股樓,回報隨時一個雙開。即使現時金價上升,但跟高位1,900美元仍有距離。」

 

加息令錢流向金市

 

  直至聯儲局於2015年年底宣布加息後,結束10年零息時代,金價開始有點起色,當時金價由低位慢慢爬升。他分析聯儲局加息扭轉了金價低迷局面,雖然不少人認為加息表示對經濟前景樂觀,不利金價,金價卻是不跌反升,他認為有兩大原因令金價在加息下出現相反走勢。

 

  其一是全球通脹加上息率偏低,令放在銀行的錢被通脹蠶食,買金變得更有保障,由此帶動金價上升。他指在七十年代也曾發生,當時美國聯儲局息率有6厘到7厘,石油危機令通脹加劇,通脹率達雙位數,即使聯儲局加息,也追不上通脹而形成負利率,當時金價狂升。翻查資料,七十年代的10年間,金價由每盎斯35美元升至最高850美元,翻了24倍。其二是由於加息不利債市,債市部分資金於是流向股市以致金市,令金價上升。他認為今年5月金價上升跟通脹及加息令債市資金流入股市及金市有關。

 

明年或見2000美元

 

  不過,林祖指出由於加息總不利金價的市場反應,加息時金價都會「跌一跌」,他認為這反而是時機,「所以金價有隱憂,萬一加息,尤其是突如期來的,金價會出現大跌,但可能為時很短,千萬不要被嚇倒。如果想入市,反而要『吼』這個時間入市,但要快手。」

 

  投資黃金最大的弱點是沒有利息,但在貨幣價值下降時,黃金成為抗通脹、最穩陣的投資。林祖認為今日未必如七十年代出現嚴重通脹,但如果通脹升溫,經濟前景仍不明朗,低息環境依然,金價會繼續上升,「所以我睇好金價,我預計明年中金價可上到2,000美元。」

 

減息金價上升

 

  美國聯儲局於上周三宣布減息0.25厘,消息公布前,金價為1,487美元,周四(10月31日)約晚上10時金價升上1,500美元。有分析認為聯儲局在會後聲明刪除了「將在適當時採取行動」支持經濟擴張,有指此舉暗示聯儲局將暫緩減息,認為這將有利金價。

 

  林祖則認為今次減息未必對金價有太大影響,反而近日資金流動性問題支持著金價。9月隔夜回購利率(Overnight repo rate)升至10%,為2003年以來新高,美國聯儲局要啟動回購操作「揼水」,令市場擔憂金融系統背後潛藏的風險,因而帶動近個多月以來的金價上升。

 

  他又指由於經濟面不行,即使再量化寬鬆或其他措施,經濟仍未有改善,他預期金價仍有望上升。

 

 

實金篇:買飾金 金幣增成本 金粒金條方便計價

 

  要投資實金,即是買入實物黃金,林祖指自己多通過銀行購入。銀行提供的實金有很多「花款」,以恒生銀行(00011)為例,有千足金條、9999金條及金幣等,他買入過金條、金粒及金幣等,「但我好後悔,因為買得太雜亂,花款實在太多,它們的重量單位各不同,計數時真的好煩,我建議最好買同一款,方便計價。」

 

飾金計及手工費,純投資的話變相增加成本。

 

  金條金粒通常以両計算,金幣則多以盎斯計算。此外,他亦建議不要買計及手工費的飾金及金幣,這令投資成本增加,盡量買原材料狀態的金粒及金條。

 

買實金可分為金幣、飾金及金條或金粒。

 

外地金 成色參差

 

  銀行賣實金要求買方是銀行客戶,至少要買一両。記者到過本地老字號金行、位於上環的利昌,該店有金粒及金條出售,最低「入場」是5錢金粒(10錢為一両),而且選擇到銀行過數,比在店面付現金會便宜數十元,但要注意金行金價可能稍高,買前不妨格價。

 

  買實金另一考慮是成色,即黃金純度比率,按香港法例黃金純度比率不能少於千份之999,稱為「足金」,另有更高純度的99.99%,純度愈高,價錢當然較高;林祖指在香港買金有保障,他不建議投資者去外地買金,「因為鑄金方法不同,成色有參差,帶回香港出售,港店亦會很慬慎,會嚴格檢查其成色。」

 

可買夾萬 保管存放

 

  投資者亦要注要賣方的回購價,林祖指在銀行買實金的好處,是將實金賣回給銀行,其買賣差價不會相差太遠。以恒生銀行為例,於上周二(29日)一両9999金條賣價為14,170元,買入價則為14,130元,差價僅40元,「去銀行買實金跟買外幣相似,有賣出買入差價,這個差價不經常變,但有時會調整,如果你想多賺10多20元,沽貨前先去格價。」

 

  要保管貴重的黃金,投資者不免要「落本」,最穩陣當然是去銀行租個保險箱,不過現時銀行保險箱「排大隊」,一排要好幾年,林祖建議在家置小型夾萬存放黃金。

 

  有銀行現時提供紙黃金,買家可省卻保管黃金的麻煩,但林祖認為,這類紙黃金只是帳面數,大部分合約上寫明不可換取實物黃金;亦有一些金行會提供黃金存放服務,「我覺得既然想投資實金,就不要懶,最安全是盡量由自己保管買回來的黃金。」

 

買實金6大注意

 

  1)純投資最好避免買飾金及金幣,因這類產品要收手工費,令買金成本增。

 

  2)最好買同款實金,例如清一色買金粒或金條,方便計價。

 

  3)要買較大量黃金的話,不要買一整塊過,最好打散買小塊的,方便攜帶出外買賣。

 

  4)實金盡量由自己保管,例如存放在家中小夾萬,亦可放銀行保險箱。

 

  5)買賣黃金如兌換外幣有買賣差價,購買時不妨留意賣方的回購價,想「賺盡」可比較不同公司或銀行的賣買差價。

 

  6)不建議到外地買實金,因各地鑄金方法不同,成色會有參差,港店對外來金亦較慬慎,投資者要沽貨較麻煩。

   

各國央行增持黃金

 

  此外,林祖指全球最大的實金買家,是各國央行,近年不少國家央行不斷增持黃金。按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資料,各國央行買金量由2010年的 79噸升至去年651噸。而單是今年上半年,全球各央行就買入近374噸黃金,佔全球購買量的六分一,其中德國央行更是21年來首次購買黃金共9萬盎斯,有市場分析,各國央行近年增加購入黃金,可能反映對貨幣體系及經濟前景的憂慮。擁有最多黃金儲備的10個國家如下︰

 

資金有限買「窮人黃金」

 

  現時金價攀升,最低入場買1両金,動輒過萬元,對於資金極有限的小戶,林祖建議買不起金,可考慮投資入場門檻相對低的白銀,白銀被喻為「窮人的黃金」。現時銀價則每盎斯約140港元,約為黃金的十分一價錢。

 

  林祖指由於白銀和黃金的物理性質相似,密度和穩定性均高,同屬貴金屬,古時黃金和白銀同被用作貨幣,價值較高的黃金似大額「金牛」,白銀則似小額100元,流通性較廣。過去有些國家的貨幣亦採用「銀本位」,中國是其中之一,有「銀錠」或「銀両」,古時的金融機構稱為「銀號」,即銀行的前身。

 

銀價升跌貼近金價

 

  投資白銀屬小眾,不過在1997年股神巴菲特就炒過白銀,還賺了一筆,他的投資公司巴郡一次過買入1.112億盎斯白銀,賣出獲稅前利益9,740美元。林祖指,現時白銀的供應量比黃金少,原因是白銀的價錢太低,開採白銀利潤不高,令白銀生產下降。

 

白銀價較黃金低,吸引資金不多的投資者。

 

  銀價也如金價公開,白銀價往往跟隨金價升跌。當實金缺乏,有些投資者會退而求其次買實銀。除實銀銀條外,亦有人投資銀幣的。 現時在銀行、金舖等可買到實銀或銀幣。林祖提醒,由於銀價低而「大手」買入,買賣時需把「重手」的銀條或銀磚搬來搬去,極不方便。

 

 

ETF篇:跟隨金價升跌 不派息要交管理費

 

  投資實金外,近年很多人買黃金ETF,吸引之處是它緊貼金價升跌,部分ETF幾千元已可「入場」,而且省卻儲存實金的煩惱。現時本港有三隻在港交所掛牌的黃金ETF,分別是SPDR金ETF(02840)、價值黃金(03081)及恒生人幣金ETF(83168)。但由於恒生人幣金ETF要以人民幣交易,港人要買的話,要考慮外匯風險。

 

買黃金ETF 由基金公司保管實金,投資者省卻處理實金的煩惱。

 

提取實金會收手續費

 

  林祖亦曾買入本港的黃金ETF,其買賣如同股票,非常方便。每買一股,基金方就買入相應份量的實金去支持。不過他提醒,投資者要領取實金,基金方會收取高昂手續費,並只限大戶提取,例如SPDR金ETF要求至少10萬股,價值黃金則要30萬股。

 

  此外,他認為長期持有黃金ETF,要注意管理費的問題,「基金方幫你買入實金後,要儲存、管理及買保險等,因此會收管理費,支付方式是透過你買入的黃金中扣除。假設你每月透過ETF買入一盎斯黃金,100個月後你應該擁有100盎斯黃金,但實際你未必擁有足100盎斯的實金,因為基金方會扣除一點實金並賣出作為管理費。所以時間愈長,扣除管理費後,你實際擁有的實金會少了一點。」

 

  不過ETF的管理費不高,以SPDR金ETF為例,年度經常開支比率0.4%,講明在其信託資產(即黃金)中扣除有關開支和付款總和,再除以相關股份類別應佔年度的資產淨值。還有,黃金ETF不似股票會派息的,不管升跌,投資者都要支付管理費。

 

買黃金ETF 4大注意

 

  1)要有股票戶口

 

  2)領取實金會收取手續費,並只限大戶提取。

 

  3)扣除實金支付管理費

 

  4)沒有派息,金價升跌都要支付管理費

 

股票篇:買美股玩槓桿 百萬投資賺六成

 

  投資黃金達14年的林祖,買過本港多隻黃金相關股票,他的經驗是盡量買「龍頭股」。他又指黃金股未必跟隨金價升跌,甚至會出現金價升但股價跌的情況,因為涉及整個產業的操作,「例如黃金這個產業的污染度很高,提煉黃金要用山埃,如果有些公司在生產過程出事,例如被告污染,那麼它的股價必受累下跌,即使金價在升。」

 

  林祖近兩、三年更開始玩美股,同樣不離黃金。美國的黃金股,由種類到「玩法」,都比香港多。除了個別的金礦股外,還有金礦指數,例如NYSE Arca Gold Miners Index,它的指數就包括多間大型上市金礦公司如全球最大金礦公司Barrick Gold等;亦有為小型金礦而設的小金礦股指數,有基金公司就是專門收購小金礦。

 

美股有不少金礦股,升跌涉黃金產業操作。

 

  「玩法」亦複雜,例如有ETF透過槓桿追蹤金礦指數、用期權方式操作、有的甚至可以反向買跌等,林祖直言投資黃金股比實金的回報大,但風險高波幅大,「我近來玩一隻金礦ETF叫NUGT,3倍槓桿,一升3倍,一跌也是3倍跌,一晚的波幅由5%到逾10%是平常。投資者要抵得住高風險,長時間監察。」9月NUGT指數由45.1美元跌至27.86美元,跌幅達38%。

 

不熟玩法 勿隔山買牛

 

  林祖表示他經銀行開美國證券戶口,現時經香港的花旗銀行、匯豐(00005)及中銀國際,都可以開到美國股票戶口,但有入場門檻,以匯豐為例要5萬元開戶。他又提醒,美股於香港晚間開市,投資者要「捱眼瞓」看市。坦言在過去兩、三年,在黃金衍生市場投資100萬元,至今賺了六成,但他認為香港一般小投資者、對黃金行業不熟悉的話,不宜涉足美國黃金股,「如果你是看好金價,不需要玩到美股,除非你對金市升跌極敏感,像我長期追蹤某一間公司。」

 

買黃金相關股票3大注意

 

  1)股價未必跟隨金價上落

 

  2)要了解黃金產業操作及公司業務

 

  3)初哥或普通投資者避買美股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