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財有道

2020-05-26 16:17:49

物流業迎網購 一click買賣送到門口

  貿易及物流業是香港四大產業支柱之一,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逾20%,就業人數有70萬人。物流業簡單而言是如何把貨物由一點送到另一點,但隨著網購興起,不僅顛覆消費行為,同時改變了物流模式,出現網購物流。消費者在手機一按或電腦前一click網購後,貨物如何由世界各地倉庫「出發」,最終到達家門讓消費者「收貨」,當中的複雜性是超乎你想像。

 

  在本地有52年歷史的老牌物流公司聯邦,近年成立新部門e+Solutions,針對中小微企網商,提供網購物流服務,更大膽聘請沒有物流經驗的八十、九十後負責,其行政總裁王國亮接受本刊訪問,剖析一間傳統物流公司,開拓網購物流的種種挑戰;以及帶讀者進入倉庫,理解網購物流的運作。

 

  物流業有人更走前一步,曾任職物流公司的周國強、司徒英豪及謝凱澄3年前創立FreightAmigo(友貨運),冀能解決傳統物流業的痛點。他們稱平台為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因為除了如同網上旅遊平台Expedia、提供物流公司格價外,還打通物流業清關、保險及融資等範疇,一站式處理;平台又運用了區塊鏈、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科技。現時擁有的客戶,包括全球最大手機組裝公司、蘋果手機組裝商富士康。

 

  疫情期間令更多人轉向網購,要迎上網購大趨勢,香港的物流業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半百傳統公司新挑戰 聘80 90後拓網購物流

 

香港老牌物流公司聯邦的行政總裁王國亮直言,做了幾十年物流,要年輕人帶入新思維,尤其是網購、數碼營銷範疇。

 

  王國亮在物流業工作32年,現為聯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他指公司算是本地物流的老牌公司,因為已成立超過半世紀,股東有好幾位,都是有空運背景的。當年合股成立公司,由空運做到航運,業務遍及全球150個國家,擁有150萬平方呎的設施,其中上海倉庫達30萬平方呎,在內地、美國等地亦設分公司。

 

傳統批發零售生意大減

 

  約兩年前,該公司邁出新步,成立專門針對中小微企網購的物流服務公司e+Solutions。這一步可說是隨時代走,也可說是不得不變。王國亮指公司幾年前已開始為電子商務客做物流,這些客人的平台較大,貨量亦較多,但過程令他們有所發現,「如果是中小企甚至個體網店,資源有限,不會有自己的倉庫、不會有物流部門,根本好難做,於是我們便想出針對他們的物流方案。」於兩年前即2018年e+Solutions出現。

 

e+Solutions兩位負責人是八十後的葉翠玲(右)及九十後彭紫晴(左)。

 

  網購的興起,亦令傳統物流生意減少。其中大量消費品由過去批發、零售的銷售渠道轉向網購,消費者直接上網買,中間的批發及零售商生意大減,所需的物流服務相應亦減少,「消費品轉向網購的比例大了很多,如果你不投入去做網購物流,意味會失去部分生意。當然有些東西不會網購,例如設備,依然需要傳統的物流服務。」

 

貨物複雜零散模式劇變

 

  傳統物流主要是點對點服務,生產商或供應商將貨物運往另一端的批發商或零售商,但網購物流則是無限點對無限點,因應無數網店定單,向世界各地廠商或供應商提取五花八門貨物,集結到倉庫分類及包裝等,再配送到成千上萬的網購消費者手上。

 

  網購物流對傳統物流公司帶來很多挑戰,王國亮直言自己和公司都要從零開始學習,他自己因此在兩三年前開始網購,摸索當中的運作,「背後很多物流運作不是一般消費者看不到的,例如寄外國貨要清關,各地清關模式不同;例如怎樣把網站跟海關、甚至快遞公司等對接;要出一張電腦單,集合相關資訊並且將之變成一張可貼於貨件上的Label,你都要花時間去理解。」他指公司有歷史,對清關等有經驗,有基本資源及配套,加上有自己的技術團隊開發系統,轉身相對算是容易。

 

  王國亮指,很多網店店主或一般人以為物流不過是速遞,事實現時很多物流公司成為配送中心,提供網購物流服務,亦是現時本地部分物流公司的運作模式。

 

  新部門e+Solutions針對中小微企網商的物流服務,第一位客人是一個人的網店,專賣紅酒的,「他家的衣櫃也變成紅酒倉,本身有份正職,通常放工就打理網店,如果紅酒在外面的倉,他就要走來走去,有時家人又幫下手包裝、送貨等。」

 

  但現時店主只需透過手機查閱貨物行蹤,屋企再不用淪為貨倉、家人也不用做包裝兼送貨員,要付的服務費,月費由138元至1,580元不等,視乎所需倉庫大小。

 

年輕同事成新部門主幹

 

  傳統物流公司開網購物流服務,負責的員工都是後生仔女,八十後九十後甚至零零後,最高負責人更沒有物流業經驗,「網購始終是新興行業,年輕人最熟悉,我們做了物流幾十年,有些地方落後了,年輕人有新思維,可以帶來新刺激。」他舉例過去公司「搵客」透過銷售部門同事打電話、賣廣告,但現在年輕同事會透過社交媒體做「數碼營銷」(Digtial Marketing),「客人會自己搵上門,以前去那裏搵客也是問題。」

 

  會否完全轉身做網購物流,王國亮表示,現時公司仍以傳統物流業務為主,網購客佔整體約兩成,過去幾個月疫情,令網購物流生意大增,冀今年網購物流的業務增長達200%。

 

 

物流業看香港 4次轉身

 

60-70年代

年代標記︰香港首富李嘉誠穿膠花時、陳寶珠扮工廠妹拍電影《工廠妹萬歲》

物流發展︰出口香港生產的輕工業產品到歐美市場

 

80-90年代

年代標記︰工廠妹失業,大量工廠北移;電影《英雄本色》中的「大哥大」手機成潮流。

物流發展︰香港成轉口港,出口內地生產/加工產品到歐美市場。

 

90年代至2010年

年代標記︰「蘋果教父」Steve Jobs宣布iPhone面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普及。

物流發展︰轉口為主,電子產品在中國、東南亞等地加工及裝嵌,內地開始直接出口少量產品。

 

2010年後

年代標記︰港人一屋「淘寶」貨,Kindle睇書去Amazon買書,電子商貿、網購興起。

物流發展︰自由港優勢成網購中轉配送中心

 

網購物流運作

 

1.從生產商/供應商接貨、入倉及倉儲

2.拆貨、分貨

3.按網店定單執貨

4.將執好的貨物包裝

5.再核對資料,準備出倉

6.將貨件送到消費者手上

 

物流人創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 送貨「Expedia化」 擁大客富士康

 

  網購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最明顯例子是出遊,港人出遊不再經旅行社、而是上各大網上旅遊平台買機票訂酒店,平台資訊完全透明,一目了然,先格價按一下掣訂票,即時付款早上買票下午出發也可以,出遊變得輕鬆,也因此變得日常。若將「出遊」的人換轉是一堆貨,物流也「Expedia」或者「Trivago」化又如何?

 

  「50後」 Jimmy(周國強)、「60後」Alex(司徒英豪)、及「80後」Ivy(謝凱澄)三人因工作而認識,約3年前決定創立FreightAmigo(友貨運)平台,目標是令送貨變得更輕鬆,如去旅行網上買機票一樣,按一下鍵就能把貨件送到世界各地;不僅如此,平台還加入保險、融資等金融業務,打通物流牽涉的八大範疇服務,包括提貨、報關、國際付運、目的地清關、交付、倉儲、保險及貿易融資整合在一個平台上處理。他們認為平台的重點不僅在物流,還有是融資,因此稱FreightAmigo為供應鏈金融科技平台。

 

FreightAmigo三位創辦人(由左至右)Jimmy(周國強)、Alex(司徒英豪)及Ivy(謝凱澄)希望平台令物流服務更平易近人。

 

傳統公司需大量人手

 

  當日3人成立公司,是想解決物流業的痛點。在物流行業打滾40年的Jimmy,曾任職跨國物流公司高管,現為平台的公司主席,他跟另一位創辦人、過去亦在物流公司任職、現為平台的首席財務官Alex經常談到人手成本問題,「傳統物流公司,要聘用大量人手處理文件。」他解釋,物流公司業務覆蓋多地,由於各國各地清關手續不同,需要很多文件往來,文件影響貨件能否成功付運,因為文件出錯客戶歸咎物流公司的話,可能要賠償,為減少出錯,文件處理的分工因此細分,相應需要大量人手處理。

 

一站式包埋送貨上門

 

  Jimmy指大間的傳統物流公司,業務覆蓋歐美、中國、東南亞等,至少3組人處理文件,還未計各組客服人手,「如果公司有200至500人,有一半人手就是處理文件,效率很低。當時我負責『睇住盤數』,公司不是沒有生意,但每多個客,就要多加人手,銷售額愈高,人力成本就愈高,還要租更大寫字樓,一闊三大。」

 

客戶在FreightAmigo手機App輸入貨件資料,特別要求等,平台系統就會列出各物流公司門對門的報價,並可即時「落單」訂倉完成交易。

 

  傳統物流公司的另一痛點,是報價問題。公司另一創辦人、總監Ivy見過客戶要向不同物流公司問價,過程非常「懨悶」,「要成日打電話去問,或者來來往往很多電郵,都做不到個報價出來。」背後其中原因,是各間公司報價標準不同,負責的人要不斷整理去做比較,得報價後到出單,又要不斷的「copy and paste」再將文件來來回回去核對,「其實可以用科技去簡化這些流程,例如用雲端。」

 

  斥資千萬花了逾一年設立平台系統及做測試,客戶只要從電腦或手機App輸入貨件出發地及目的地,貨件重量及體積等資料,系統就會列出各物流公司的價錢,選好公司及提貨時間,再按一下手機掣或click一下滑鼠,就會在指定時間有人來提貨並送抵目的地,一站式門對門的物流服務。這中間涉及海陸空運輸甚至最後一公里的送遞服務,還有雙清關(出口及入口國家地區的清關手續)、保險等,路程距離及所需時間等,全部經由系統運算,當中應用了雲端、大數據、人工智能及區塊鏈等多項科技;還有是在物流行內40年的Jimmy,他的人脈和經驗,令這個一站式系統及前線操作運作更順暢,例如物流公司的質素、早一步知悉條例更改等。

 

疫情間為客戶運口罩

 

  公司在疫情期間、貨運機位緊張的情況下,曾為一位客人運送50萬個口罩由英國到香港,這位客人原先已在英國及德國被拖延兩周,也無法拿到「機位」上機,於是向Jimmy的團隊求助,最後由聯絡到抵港只花了2天時間。

 

  有意大利人在疫情期間向中國廠家買入大量口罩,但當時中國嚴控口罩出口,需要大量清關文件及不斷改例,原本就不熟悉中國「國情」的意大利人根本無法處理,最後聯絡上Jimmy他們,Ivy指:「當時內地出口口罩需要很多文件,而且執行很嚴,最簡單如文件蓋印是黑色而不是紅色,就不准出貨,但外國人不明白。」Ivy指當時上海的機場塞滿貨,全是出不到關的貨件,那時候機場實施先付款後上機,若清關文件出問題不能上機,商家將損失慘重。「只要你有一份文件蓋錯印、蓋漏了印,或者你箱頭上面的字有出入,成批貨就不能上機。」香港的團隊及內地同事處理繁複的文件,Jimmy指他們會提早準備好「樣版」文件,要客人跟足,而意大利客戶最後順利「收貨」。

 

疫情期間貨運機位緊張,FreightAmigo成功為客人由中國付運大批口罩到意大利。

 

  現時平台覆蓋的國家逾200個,每季提供10萬個門對門報價。Jimmy表示︰「由搬廠到送一份文件,我們都做。」 公司客戶約50%為上市公司客,另約30%為中小企,餘下為個人客。全球最大手機代工廠、為蘋果手機組裝的富士康亦是其客戶,「我們是富士康全球的供應鏈服務供應商,小至送遞試板(Sample)到一份文件或大批次的船運空運。」

 

助廠家尋融資投資者

 

  3位創辦人強調平台不僅提供門對門的物流服務,而是打通物流牽涉的各個範疇,其中包括融資,身為平台首席財務官的Alex指,過去傳統融資,廠家向銀行借貸,會以貨物做抵押,即應收貨融資,而銀行需要派人去倉庫或碼頭等查證,才批出貸款。過去中小企難貸款,也跟貨物資訊不透明有關,「中小企可能借一百幾十萬,但銀行要派人去查這查那,就很不化算。」

 

  物流走向科技化後,貨物的「行蹤」及資料變得透明化,「不似以前怕有人偷貨,或者貨量不對等,並透過區塊鏈技術,所有資料不容易被改動。」透過平台付運,甚至知道收貨人是誰,若是上市公司或五百強公司,廠商收到貨款的機會亦高,「對貸款人而言,信心就大了,就會較容易放款。」現時平台融資合作包括獨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等。

 

  平台營運3年,今年年初已達收支平衡,對於一間初創公司來說,步伐走得極快。由傳統物流到創立供應鏈金融的科技平台,Jimmy直言︰「如果只是做傳統物流,可說是『無運行』,要用科技,而且競爭將愈來愈激烈;尤其是這次疫情,令經濟停擺,很多供應鏈出很大問題,我估計很多傳統物流公司可能捱不了多久,尤其是人手很多的物流公司,壓力會很大。」

 

中美貿易戰增加搬廠生意

 

中美貿易戰爆發,影響內地不少生產線。

 

  中美貿易戰爆發,FreightAmigo接多了從內地搬廠到東南亞等國家的定單,他們指港商內地廠搬離中國,早在5至8年前已出現,原因是內地的生產成本不斷上漲,但近年因中美貿易戰,美國向中國入口貨加徵關稅,加速內地廠商搬到成本較低、不受美國關稅影響的國家,如越南、柬埔寨及緬甸等。在新冠肺炎期間,搬廠的查詢更上升一倍。但港商在內地廠並非完全撤離,而是將部分生產線、尤其是非核心生產線搬到二三線國家,核心生產線、高科技等的生產線仍在內地。生產線分散到不同國家後,需要把半製成品運回中國組裝,這又需要物流服務。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etnetApp通天下】獨家「銀行匯率比較」功能:匯市靚價一眼通,一按直達交易商,買入賣出好輕鬆!

 

立即下載>>

etnet財經﹒生活App 

iOS : https://apple.co/2PCaN4b 

Android: http://bit.ly/38h135T

 

etnet MQ強化版App 

iOS : https://apple.co/2VEjoHl 

Android: http://bit.ly/32RGk7G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