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財有道

2018-07-19 08:00:02

【公共年金】長命一百歲,攞足240萬

  杜甫詩云:「人生七十古來稀」,如果「詩聖」穿越到2066年的香港,將會驚嘆「人生九十不稀奇」。本港統計處推算,到2066年本港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將由2016年的81.3歲,延長至87.1歲;女性預期壽命則由87.1歲,變成活到93.1歲。

 

  當人人也近乎「長命百歲」,65歲退休後,人生下半場將長達40年光景,你擔心老本會有花光的一日嗎?若答案是肯定的,政府推出的終身年金計劃或許是一個新選擇。

 

  按政府年金計劃最新公布,65歲起買年金,如長命一百歲的話,男士35年合共領取到244萬元,女士共領223萬元!

 

 

  香港年金公司總裁劉應彬接受iMoney專訪,直言推出年金並非讓長者賺取高回報,而是要為退休人士應對「長壽風險」,「將現金資產轉化為穩定收入,令他們長命百二歲也不怕坐食山崩,保障收入不穩的風險。如果對這兩方面有所擔憂,這產品幫到你!」

  

  他又拆解大眾對年金的5大迷思,強調年金是一種保險產品,終身派發定額現金,為「長壽風險」作保障,是退休投資組合重要一員;存款或股票則沒有這個功能,坊間將年金與投資工具比較,劉應彬認為是「蘋果與橙」的對比。

 

劉應彬指出,香港年金的最大特色是對冲長壽風險。

 

專訪年金揸弗人:邊類長者最啱買?

 

  籌備超過一年,具官方背景的「香港年金計劃」正式啟動,即日起在20家銀行的指定分行派發認購表格,較多長者居住的區份反應熱烈,甚至出現老友記排隊攞表的「盛況」,香港年金公司設立的熱線亦接獲廣泛查詢。香港年金公司總裁劉應彬接受本刊專訪,對這股「年金熱」感到欣喜:「查詢熱烈是正面的,起碼反映很多市民有興趣,也在認知過程中了解多一些,這是良性的。如果一窩蜂去買,但不事先了解,就很大問題!」 

 

年金公司推出一系列冊子宣傳年金,更以漫畫形式講解年金,讓老友記更易明白。

 

  劉應彬強調要了解產品特點,皆因年金對大部分港人始終是新鮮事物,他發現不少人有期望落差,「他們的期望,很多是基於以往對投資產品的認知,要有高回報、要有流動性(可隨時提取)、又要任何時候拿到錢、又保障到過世,世界上沒有這東西的!」

  

充當保障 不為追回報

 

  劉應彬建議退休人士了解各類資產的特性和功用:「香港年金計劃主要幫退休人士應對退休後的長壽風險,將現金資產轉化為穩定收入,令他們長命百二歲也不怕坐食山崩,不用怕有一日積蓄乾塘,可繼續領取下去,長攞長有,保障收入不穩的風險。如果對這兩方面有所擔憂,這產品(香港年金)幫到你,但即使適合你,也不要瞓晒身,這只是(退休理財)組合的一部分!」

 

  他直言,如果大家需要更高回報,而且可承受風險,不怕虧損,其實可以不用買年金。「如果期望買升值回報產品,年金不適合你。又如果你需要很有靈活性,隨時也想拿錢出來,年金也一定不適合你。因為年金提早退保,一定會有損失,就這麼簡單。想清楚你要的是甚麼,想想香港年金是不是你想要的。不要太貪心期望有一個產品可以幫你解決全部退休問題!」他希望香港年金能接觸到真正需要和適合的退休人士,作為他們退休理財組合的一部分。

 

  劉應彬出身於政府財金系統,官至金管局助理總裁,2013年不足50歲時,為一圓社工夢,離開金管局,重返校園修讀社工課程。其後他加入神託會任行政總裁,社福工作經驗讓他接觸不少長者,向他們傳授退休理財之道。

 

對冲長壽 愈長命愈著數

 

  他認為,退休資產配置可用一個「三角關係」來形容,有一部分需要多一些升值前景、一部分需要流動性、另一部分則要求相對穩定的回報。以上三者往往不能共存,每類資產各有好處和風險,所以要有一個平衡組合。

 

  他舉例,最具流動性是現金存款,風險也很低,不過存款息口仍低,未必能對抗通脹。想維持購買力,不被通脹蠶食,組合需要有一部分配置在升值前景較佳的資產,例如股票或基金,它們也具流動性,但投資風險較大,價格會大上大落。

 

  最後一部分是求穩定、有定期回報的資產,如債券、年金就屬於這一類,回報勝過存款,不算太差,不過債券和年金也有其不足。「特別是年金,中途退保會有損失,欠缺流動性,這方面的風險大。」不過,劉應彬重申年金最大特色,是有對冲長壽風險的作用,其他產品則沒有。

  

  舉例股票或存款,持續每個月支取固定金額,終有一日會「乾塘」,假設以100萬元敍造定期存款,每年利息2.15厘,每月從存款中支取5,800元,17.3年便會「乾塘」,無以為繼。但香港年金則不同,可持續支取下去,直至身故,長者不但不用擔心太長壽坐食山崩,反而愈長壽愈著數,「因為年金是一份保險!」

 

推新年金視乎市民反應

  

  一個理想的退休投資組合,這三類資產缺一不可,但哪一部分佔比大一些,劉應彬認為因人而異,要視乎個人風險胃納。在這個「三角關係」中,香港年金是為長者提供多一個選擇,他說若年金滿足到其中一兩個需要,就可以考慮認購。

 

  對於年金會否恒常推出,劉應彬說當初已有此打算,年金不止推出一次。因本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每年也有人踏入65歲,加入銀髮一族,年金產品的需求亦會持續,但往後的年金如何安排,也要看這回市民大眾反應如何。

 

  在加息周期下,坊間有意見建議,退休人士未來數年分批認購年金,因年金回報率也可能上升。劉應彬沒有斷言未來發行的年金會否「加息」。但他指出,現時年金的4%內部回報率是基於長期金融及預期壽命數據,「預期壽命相對Stable(穩定)。投資市場的長期數據,也不會像息口波動這麼快。息口未來兩年有上升空間,但過多兩三年會是繼續升或跌?例如30年美國國庫債券息口早前也跌了,現在3厘也不夠。」

 

認購細節問答 年金津貼同時領?

 

 

問︰認購年金後需要進行財務需要分析,主要有何內容?會否不獲批購買?

 

劉︰銀行代理進行的財務分析,主要是確保長者明白終生年金的特點及風險,並符合其財務需要及可負擔能力。例如會問清楚長者想買年金作長期或短期保障?如果對方希望買短期,就過不到關。又例如購買年金目的是甚麼?若以為可以升值或可隨時兌現,相信已有誤解。

 

  另一方面,也想藉此了解長者的可負擔能力,除了有足夠能力支付一次性保費,更希望確保長者有足夠流動資產,作為緊急錢。當然這數額因人而異,年金公司或銀行不會審查,但長者需要作出個人聲明,表示已有相應考慮和準備。

 

問:若投保人過世,受益人如何取得身故賠償?

 

劉︰年金公司已有相關程序,一般都是填好索償表格,連同投保人的死亡證,提交給年金公司就可處理。購買年金可以經銀行,但所有售後服務和手續,就由年金公司直接處理。

 

問:若受益人過世,年金的身故賠償又如何處理?

 

劉︰若受益人過世,但投保人仍健在,投保人可再選定受益人;若投保人亦已過身,而年金計劃仍有未派發完保證期數,就會當遺產處理,由受益人的遺產管理人承接餘下期數。

 

問:有申請人擔心幾十年後港元貶值,年金未來會否容許以美元或人民幣支付?

 

劉︰年金產品不適宜使用外幣,因涉及外匯風險,既然年金對象是香港長者,一般花費都是使用港元,因此以港元支付較合理。

 

問:第三者是否可代長者購買年金?

 

劉︰長者購買年金時,的確未必要由自己出錢。不過由「第三者付款」需要填寫聲明書,且必須為申請人的直系親屬,有血緣關係,唔係任何人都可幫長者出錢,這是保險業一貫做法,避免背後涉及洗黑錢活動。

 

問:坊間現有不少年金產品,與政府的終身年金有何不同?

 

劉︰坊間一般是儲蓄式的延期年金,主要對象是打工一族;我們的終身年金對象退休人士,再無收入的銀髮一族,相信兩者會相輔相承。另外,終身即享年金和延期年金有本質上,亦有好大分別。

 

  延期年金需要投保人慢慢儲錢,並等候一段時間,到退休時將累積資金轉化為年金或一筆過提走。由於購買延期年金時,距離決定是否轉化做年金的日子,長達十多廿年,難以預測到時的市場環境,很難保證幾十年後每月固定派到幾多錢,就算有保證,金額亦很低。

 

  終身即享年金就不同,65歲整付保費,便可以現況計算未來回報,投保人即時亦有現金流收入,保證金額不變,直至終老。

 

問:申請人應分批購買年金嗎?未來年金會有機會回報更高嗎?

 

劉︰是否應分批購買因人而異,視乎申請人認為首批申請的年金是否夠用就可以,若幾年後想加碼我們也十分歡迎,最緊要是在能力負擔內,並保持一定流動資金。至於下一批年金會如何,仍要視乎今次經驗及大眾反應,再決定之後怎做,但回報率是經許多長期數據計算出來,相信不會有很快很大的變化。

 

問:長者認購年金後,仍可申領長者生活津貼嗎?

 

iM︰可以。根據立法會文件,為配合年金計劃,社會福利署會只會將計劃下發放的每月年金,計入為長者生活津貼(包括高額和普通額津貼)的每月入息,但一筆過「投保保費金額」則不會被計算為資產。不過若退出年金計劃或部分退保,有關的退保金額就會被計為資產。

  

年金公司 自負盈虧靠銷售

 

  金管局旗下的按揭證券公司在去年4月公布推出終身年金,劉應彬是倡議者之一。他在2016年6月向退休保障諮詢提交建議書,建議由按證公司牽頭成立公共年金。劉應彬的倡議獲得落實之餘,更被羅致成為年金計劃的執行人,他在去年9月離開神託會,出任新成立的香港年金公司總裁。

 

年金公司總裁劉應彬(左)、執行董事李令翔(中)及副總裁李若麒,上周一起公布年金計劃。

 

  自去年9月上任後,劉應彬說籌備工作一直做到沒停手,香港年金正式啟動以來,訪問更一個接一個。是甚麼驅使他承擔這份工作?他直言有兩個目標︰「第一是產品好,可以幫助某類退休人士,雖然不是適合所有人,但希望產品可以去到合適的人手上,最終多少人買並不重要。其次是推動香港年金市場發展,這個初步亦見成效了。」他指,比較官方年金宣布推出前後,年金市場無論保單宗數及新造保費也升倍增。「市民關注多了,對年金信心也大了,希望這勢頭延續下去。」

 

  一如按揭證券公司,年金公司以商業原則營運,但作為公營機構,亦有別於一般保險公司,不以利潤最大化為首要考慮。年金公司收取投保人的保費後,將交由外匯基金進行投資管理,他說外匯基金有多元化的資產類型,做到均衡投資,既追求長遠升值能力,也保持穩健,務求不太波動。

  

  至於年金公司的行政經費,其中一部分將來自投資收益,要做到自負盈虧。他說現時首要是做好年金銷售工作,令多些人明白年金,總結經驗再籌備下一步。

 

解構年金5大迷思

 

  官方年金一出,引起坊間連日熱議。有網民批評年金回報低,到銀行造定存或買股票更抵;亦有不願出鏡的退休金基金經理接受iM訪問,認為年金是「搣本金」的產品,在加息周期下,4%內部回報率並不吸引。劉應彬亦有留意外界的分析,但他認為部分有誤,市民應細心分辨。

 

 

回報低 造定存更好

 

  近日,一名網民Paul的年金分析短文在社交媒體瘋傳。Paul認為,若然長者85歲過身,總共提取20年,共139.2萬元。如以銀行定期最高2.15厘計,20年複息,連本帶利將有153萬元,回報勝過買年金。Paul說,若長者壽命有90歲,年金只可拿到174萬元,扣除自己整付的100萬元,即25年賺74萬元,平均每年回報僅2.9厘左右,遠遜買收息股。「不如買100萬元公用股或匯豐(00005),反而有5厘年息,仲要啲本係番度。」Paul的分析獲不少人讚好及廣傳。

 

  劉應彬受訪時主動回應,認為將年金與存款或股票比較並不正確,猶如將蘋果與橙比較。「在銀行原封不動定存20年,即20年一個仙也不花!但年金在申請後第二個月已開始派5,800元給你花。」他計過,若同時敍造定存,並支取5,800元使用,以2.15厘利息計,這筆存款在17.3年,即82歲便會「乾塘」,100萬連本帶息完全花光,無以為繼。但認購年金只要健在,則可以繼續支取5,800元,對冲長壽風險。

  

  劉應彬續說,這位網友說買公用股或匯豐可賺5厘息,也假設了將100萬元本金原封不動地放25年生息。但終身年金每個月可獲5,800元,長攞長有,計及這個現金流,其實由65歲至90歲已享有5%的回報率,而非2.9%。

 

搣本金 永遠不回本

 

  「65歲男士投保100萬元在香港年金,每月可獲5,800元。」相信大家對此已耳熟能詳,但有30年基金管理經驗、不願出鏡的「芬佬」提醒:「年金可以給你定期、很穩定的回報,例如每月5,800元,但你要知道這5,800元是從你的錢(100萬元)搣出來的。」

  

  他認為年金只適合對投資完全一竅不通,又需要固定收入的人,若自己懂得投資,以老本買股票或債券收息更划算。他舉例以100萬元買入一隻票面息率4%的債券,每年收取4萬元,每月約3,333元,雖然月入不及年金多,但至少持有至債券到期日,可取回整筆100萬元的本金,但年金的10年「回本」,只是10年攞足70萬元年金再加約30萬元退保價值,並非取回當初投入的100萬元。「10年之後,總回報只有0.4%,我買100萬元企業債,每年收4萬元,10年後可取回本金,哪個更著數?」

 

  劉應彬回應說,坊間的投資產品可以回本,但缺乏對沖長壽風險的能力,唯獨年金可以一直支取現金直至過身,這是年金的特點。「其他產品拿同樣的錢,有朝一日會乾塘。但年金不同,可以一直拿下去,因為年金是保險!」他說如果這個特點符合長者理財需要,大家可選擇年金,如較需要資產增值,他同意退休人士要同時部署其他投資。

 

加息期 年金欠吸引

 

  香港年金的內部回報率(IRR)定為4%,退休金基金經理直言:「加息周期下,現在入場買年金,鎖定4%內部回報率並不值博,萬一以後息口上升,5,800元會不會再加補貼?沒有吧!」以現時銀行1年港元定期存款息率,升至近2.4厘,未來加息周期下有機會再升,令年金的回報相對下吸引力下降。

 

  劉應彬指,年金是極之長期的計劃,未來兩年息口有上升空間,但再之後息口是繼續升或跌,暫時沒有人可預料。「如30年美國國庫債券息口早前也跌了,現在3厘也不夠。」

 

IRR 遜外匯基金

 

  年金計劃的保費將由外匯基金負責管理和投資。據金管局公布,外匯基金2017年投資回報達7.1%,過去24年(1994至2017年)平均則有4.9%。基金經理認為,外匯基金平均回報高於年金計劃4%的IRR(內部回報率),既然年金是一項福利,何不慷慨一些?將IRR調高一些?

  

  劉應彬說,年金公司雖然不是商業機構,但公司也不能虧蝕,因要有長期營運的持續性,包括行政費、燈油火蠟。再者,年金計劃還有其他風險,例如港人的預期壽命比假設長壽的話,大家愈長壽,公司愈支付得多年金,年金公司便可能虧蝕。因此4% IRR是平衡各因素後擬定的。

 

定額派 不能抗通脹

 

  年金一經投保,金額終身固定不變,社會上有不少聲音質疑計劃無法對抗通脹。舉例65歲投保100萬元,男士每月獲5,800元、女性獲5,300元。若通脹率每年以2%遞增(相若於2000至2015年間平均通脹率),10年後要保持購買力,每月年金要增至7,070元(男)及增至6,461元(女),才可應付今日同等的開支。到了20年後,則更要增至8,618元及7,876元,才等同今日購買力。

 

 

  常言道「通脹猛於虎」是否屬實?若日常生活接觸到的東西,價錢每年以2%通脹遞增,10年及20年後的價格分別是多少?舉例一袋5個的橙,現時超市售25.9元,今日的5,800元可買223袋,若價錢年年加2%,10年後將售31.6元,拿著固定不變的5,800元可買到183袋。20年後更加價至38.5元,5,800元只能買150袋。

 

  劉應彬指:「年金的確不可以,目的也不是對沖長期通脹,但它幫到退休人士有更好把握和預算對抗通脹風險。公平地說,年金不是完全沒有抵禦通脹的能力。」他說若平均通脹達3%,年金4%的IRR,大致上也幫助長者面對通脹壓力。他教路,即使年金每月派發金額固定,投保人只要懂得管控用錢,其實也有方法抗通脹。

 

  劉應彬在去年4月接受iM訪問,建議投保長者可「先苦後甜」地使用年金,前提是要有節制及財政紀律。方法初期只動用約七成年金,剩下約三成的年金用於儲蓄及投資,以應付未來。

 

  「沒有一個投資產品能對沖長期通脹。年金的特性是給投保人確定性,每月有多少錢,方便預算、做理財規劃及開支管理。」他假設兩公婆也65歲並認購年金,每月共收11100元,這金額每月未必花得光,其實可以留部分投資,「前面一些(年金)期數的5,800元用不完,可以自己管理,留下來在後面期數用。」

 

  他透露,年金公司最初也構思過,推出「Step Up Plan」,即前期派發較少金額的年金,再隨年齡逐步遞增,但後來考慮這設計不夠簡單易明,而且日後通脹率也不能預測,故沒有採納這方案。

 

4大關鍵數字 了解年金結構

 

 100%回本

 

  政府年金可否「回本」?答案是可以的,前提是活得夠長命,否則就只能讓後人代為「回本」了。

 

  要留意,這裏說的「回本」並非指取回本金,因為每月派發的年金內,已包含本金部分,所以最初整付的本金,永遠不可能原額取回,但申請人只要活得「夠長命」,不但可「回本」,之後更是「淨賺」。例如65歲男士開始購買年金,到80歲便累積領回104萬元年金;活到85歲共領取139萬元;100歲便攞足近244萬年金。

 

  若未回本便過世,豈不「蝕本」?政府年金容許受益人可獲得身故賠償,代為「回本」。

 

 105%

 

  申請人買了政府年金後過世,後人能否獲得身故賠償?答案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在「保證期」內發生。保證期的計法,為已繳保費的105%,即整付金額再加多5%,再除以每月領取的年金金額。當投保人累積領取年金達至該數額,保證期便告屆滿,之後就再沒有身故賠償及退保價值。

 

  以65歲投保100萬元整付保費為例,保證派發年金為105萬元,故此男士保證期有182個月(15年又2個月),大約到80歲;女士保證期為199個月(16年又7個月),大約81歲。此歲數後身故,便沒有賠償,退保亦無分毫可取。

 

 7折

 

  若投保人在保證期內身故,受益人有兩個選擇,一是領取保證期餘下的期數,直至屆滿為止。假設陳伯於65歲參與年金計劃並整付100萬元,但1年後離世,他只領取了12期,受益人仍可領取餘下170期的年金,即5,880元 x 170期,共取182期,以總額計算仍為整付保貴的105%。若受保人在保證期後身故,就不再有賠償了。

 

  受益人另一選擇,是一筆過領取身故賠償,不過數額就會打了折扣。例如陳伯在投保1年後離世,而受益人決定一筆過取回年金的話,他只可取回663,147元,連同陳伯在生時領取12期共69,600元,即一共獲得732,747元,把100萬元的投保額打了七折,「蝕」了約三成資金。

 

  同樣,若投保人在保證期內選擇中途退保,他可取回的金額,計算方式和一筆過領取賠償一樣,數額會打了折扣。這個打折數額,會隨著年期增加而遞減,即在買了年金後三、五年退保的話,總取回金額只會打八折或九折。

 

  實際數額要參考年金保單內訂明的「退保價值」或「一筆過身故賠償」一欄資料。

 

 4%

 

  明明要攞足182個月後(男士65歲投保人)才獲得比本金多5%的累積年金,為何有指年金的內部回報率(IRR)為4%?政府年金是這樣計算的,申請人整付100萬元,每月可領取5,800元(男性),一年就69,600元,即6.96%。然而這6.96%中,部分是本身資金,部分是投資回報,當中給申請人的投資回報就大約是4厘。

 

年金計算機 回報輕鬆計

 

  年金計劃涉及多項數字,想知每月可收取多少年金?回本期和保證期是多少?可用由年金公司提供的網上計算機,輸入簡單資料,便一目了然。

  

  年金計算機網址:https://bit.ly/2J9nvBg

  

年金與各類投資比較

 

 香港年金計劃

 

  例子:65歲男士投保100萬元,每月獲5800元,一年共69,600元;女士每月獲5,300元,一年共63,600元,直至身故

 

  優點:終身每月可獲定額現金;香港年金公司具官方背景,倒閉風險低

 

  缺點:年金金額固定,無法對抗通脹;提早(如頭10年內)退保會有財務損失;申請人整付後不可取回原額

 

 高息股票

 

  例子:匯豐控股(00005)近期股息率約5.4厘。假設剛好買入100萬元,每年收息5.4萬元,即平均每月4500元。匯豐為400股一手,以股價74元計,持有100萬元可買入33手,涉及97.68萬元

 

  優點:股價有機會上升,做到資產增值;急需用錢可隨時沽出

 

  缺點:股價有機會下跌,投資本金有機會損失;股息率亦不保證年年相同,派息金額有機會增加或減少;買股票需要一定理財知識

 

 企業債券

 

  例子:長和集團一隻2027年到期的債券,標普及穆迪評級分別為A-及A2,在7月10日債價為97.3,孳息率為3.87厘。以投資100萬元為例,一年可收息3.87萬元,即平均每月3,225元。不過該債券以美元計價,最低投資額為20萬美元,一年派息兩次。

 

  優點:每年可收取固定利息,直至債券到期;債券到期日可取回本金;急需用錢可隨時沽出

 

  缺點:債價可升可跌,若在債價低於買入價時沽出,投資本金會損失;若企業倒閉,投資者將蒙受損失;部分債券在二手市場流通量低,或難以沽出套現

 

 定期存款

 

  例子:某銀行一年期定存50萬元或以上享2.4厘,若存款100萬元,一年可獲2.4萬元,平均每月2,000元。

 

  優點:存款到期可取回本金,不會損失;獲「存款保障計劃」最高保障50萬元

 

  缺點:存款期內不能動用存款;若急需用錢,提早取回會被罰款

 

心聲篇 老友記愛靈活寧買股

 

  本周開始65歲或以上的長者已可到銀行的指定分行,領取政府年金的「認購意向表格」。本刊在銀行門外訪問了7位長者,了解長者意向,當中有6位都表示不會投保年金,只有1位則正在考慮是否值得。

 

 王先生(71歲)

 

 

  他認為年金計劃的回報不大,而且投保時間長,令其變成綑綁式投資,因此他會選用其他較靈活的投資工具。「如果我將100萬元靈活投資,例如買股票,相信回報會更大。而當投資環境唔好嘅時候,我都可以停咗佢。」

 

 冼先生(70多歲)

 

 

  冼先生認為年金計劃並不划算。「保費要十幾年後先賺得番,如果投保人兩三年後中途離世,即使指定受益人可以繼續收取餘下嘅年金金額,佢地都要等十幾年先攞得番個本,根本唔著數。」他認為,如果投保人在保證期內去世,政府應至少將餘下的年金金額扣除利息收入退回受益人。

 

海外篇:獅城公積金 退休後強制變年金

 

  香港年金計劃在前周四(5日)公布,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早在2009年已推出與年金性質相近的退休保障,名為公積金終身入息計劃(CPF LIFE)。

 

 

  計劃初期屬自願性質,自2012年改革後,當地政府將類似香港強積金的社會福利保障儲蓄計劃CPF(Central Provident Fund)參加者,在退休後強制納入CPF LIFE。凡1958後出生,60歲或以上當地公民(Singapore Citizens)和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s),其退休戶口(Retirement Account)有6萬或以上新加坡元存款均須參加,至於每月可領取金額,要視乎存款而定。

 

  CPF LIFE特別之處,是參加者可選擇開始領取年金的時間,65至70歲可領取,如每延遲一年接收,其後每年派發的年金便可多7%。至於每月可領取的金額,視乎年滿55歲時存款金額而定,息率亦隨利率變動。

 

每月可領逾8000元

 

  以2018年為例,標準計劃中,存款額達8.55萬新加坡元(約50萬港元)的參加者,預期每月可獲720至770新加坡元(約4,164至4,453港元);至於基本計劃中,達17.1萬新加坡元(約99萬港元),預期每月則可獲1,320至1,410新加坡元(約7,633至8,153港元)。

 

  然而,兩地的計劃性質不盡相同。新加坡年金分為兩種,標準計劃(Standard Plan)是純年金形式,若參加者逝世後,年金沒有剩餘價值;而基本計劃(Basic Plan)則是半年金半投資形式,若參加者逝世後,年金剩餘價值可給予受益人或繼承人。

 

  反之,香港年金則是自願性質,年滿65歲以上的永久性居民可申請,即使身在海外港人同樣可投保。若以最高保費100萬元計算,男性每月可獲5,800元,女性則每月可獲5,300元。

 

  即使投保人身故後,其指定受益人仍可領取餘下的每月年金,直至保證期完結為止。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