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財有道

2018-11-15 08:05:00

【綠色黃金】花旗參的二三事,港年入口250萬公斤

  香港人所認識的花旗參,因為早期多在美國種植再運來港,而美國有花旗國之稱,所以習慣以此為名,但正確名稱應為西洋參,泛指北美種植的參。而近年美國參的產量遠不及加拿大,相差多達10倍,後者年產量達270萬公斤,其中九成運來香港,價值逾10億元,兩地參屬同一品種,但有本港參茸界老前輩覺得加拿大參的味道更甘甜,美國參偏甘苦。但兩地的參同樣是有益健康的「珍品」,因此有「綠色黃金」之名。

 

  iMoney記者上月去到盛產西洋參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正值收割季節,看到西洋參的「真身」。新鮮西洋參白雪雪、圓碌碌,與平日在參茸店見到又啡又乾的完全兩個樣,外型有點似韓國人參雞湯內的新鮮人參,當地農夫立即澄清,亞洲產的人參,包括長白山人參或近年流行的韓國高麗參、紅參是兩個品種,性質並不一樣。

 

  華人、亞洲人有食參的傳統多年,相反加拿大種植西洋參,真正大規模種植算是近30多年的事,甚至近8年才見穩定。偏偏食參文化多是老一輩的習慣,年輕一代生活忙碌、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都是參農和傳統參茸行要面對的一大難題。

 

相中種植的兩年多洋參未能應市,最少要種3年才可收割。

 

種植篇:年產量270萬公斤 全球最高

 

  除了「煮個麵」之外,記得電視劇都不時出現「沖杯參茶」的情節。參茶、參湯的那一陣淡淡的甘苦味,未必人人喜歡, 記得以前媽媽煲參湯時,都用「長痛不如短痛」的策略,總是一飲而下,再飲一啖水,沖走留在口腔的甘苦味,而媽媽總是說我們「唔識嘢」。

 

  一如不少香港人,還有另一樣不懂的,就是我們經常掛在口邊的「花旗參」,正確名稱應是西洋參,原產地是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與美國產的西洋參屬同一品種,後者較為人熟悉,並習慣稱之為花旗參。但安大略省不只是西洋參的原產地,更是現時全球西洋參產量最高的地方,種植面積約6,000畝,每年出產逾270萬公斤,當中九成出口至香港。絕大部分西洋參農田坐落在安大略省南部的諾福克縣(Norfolk),離多倫多市區約3小時車程,記者早前去到當地了解其西洋參種植業。根據諾福克縣農業諮詢委員會委員Erich Remler指出,當地的風土環境(Terroir)適合種植不同類型的農作物,而其中土壤中的礦物質和氣候濕度特別有利種植西洋參。

 

經雪藏較受市場歡迎

 

  野生參早在1716年在加拿大被發現,即是中國清朝康熙年間,直至1890年代,即晚清時代與中國開始西洋參貿易,但一直規模不多,經過百多年的發展,在80年代才逐漸成形,愈來愈多農民由種植煙草轉為種植西洋參,現時在安大略省有160個西洋參農夫,未計參場其他工作人員。Carl Atkinson(下圖)是其中之一,他自80年代始種植西洋參,當日去到他的農場,在一間千呎的貨倉內,工人正在將西洋參倒入機器清洗,再由人手揀走變壞的西洋參,「收割西洋參的時間大約是10月,我們剛在兩、三星期前完成收割。」農夫會用翻土機把泥土內的西洋參翻出,再用人手逐一拾起。

 

 

  Carl隨即帶記者到另一端,打開大門,陣陣冷風飄出來,房內堆滿高高的木箱,木箱內是未清洗的西洋參,「放在雪房兩星期,西洋參表面的『皺紋』會更多、更明顯,看起來靚一點,或者是看來似野生參?總之大部分市場都喜歡,特別是中國和台灣,所以投資了雪房。」

 

西洋參種植期間,長出紅色一粒粒的果實,味道酸酸甜甜似莓類。

 

4年種植期 風險較高

 

  清洗完的新鮮西洋參「肥肥白白」,與平日見的西洋參完全兩樣,要變成乾貨必須經過乾燥過程,Carl會把清洗乾淨並揀選過的新鮮西洋參放在攝氏38度的乾燥房,需時大約兩至三星期,視乎西洋參的大小而定。走過本地的洋參行,看看價錢,相信種植西洋參的收入也相當可觀,Carl只笑不語,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同樣要面對高風險,因為種植西洋參需時最少3年,而一般而言,市場對4年的西洋參較有興趣,因為生長得較粗壯,外形較吸引。

 

  「4年時間,甚麼事都可以發生。」Carl說,由於西洋參是根種植物,總不能挖開泥土檢查,只能觀察泥土上的部分,萬一在種植的4年間,西洋參染病死亡,農夫隨時血本無歸,「因為種過西洋參的泥土,已不能再種一次,同一片土地,只能種一次西洋參。」Carl笑笑說,他都是租地種植西洋參,不會買地,因為種完一塊土地,就要搬到另一塊土地,「但是種過西洋參的土地適合種很多其他農作物,不會怕沒有人租的。」而為了在同一塊農地的時間較長,每年都有一定數量的收成,農夫每年在一部分土地撒種,因此每年都有生長至4年的西洋參可收割出售。

 

  與所有農作物一樣,天氣是種植西洋參的最大天敵,「夏天30度、35度的天氣,西洋參不喜歡,冬天下雪會太凍,又會令泥土太濕,西洋參喜歡濕潤(Moist),但不能潮濕(Wet),而天氣是最容易令西洋參染病的因素。」因此西洋參的農田在有需要時會架起帆布,避免猛烈陽光和大雪。

 

諾福克農業諮詢委員會的委員帶記者深入當地樹林,解釋野生參都生長在類似環境,但該處已多年來再沒有見過野生參。

 

  根據安大略省的法例規定,種植西洋參的農夫必須加入該省西洋參種植者協會,該會主席Remi Van De Slyke指出,該會聘用全職研究員,主力研究在同一片農地重複種植西洋參的方法,但至今未有成果。他直言,不鼓勵新農夫加入種植西洋參的行列,不是怕「爭飯食」,而是風險實在太高,「農夫不用每日為西洋參淋水,但必須每日觀察西洋參的狀態,有任何問題要立即處理,有病要立即治療,並要確保西洋參得到充足的營養,溫度、濕度要適中等,所以種西洋參要非常有技術,同時要非常有信心的農夫。」

 

種參小知識

 

 

種植

 

  在農地撒下種子後,最快3年可收割處理,但因應市場需要,大部分西洋參在種植4年、5年收割,較粗壯的西洋參較受市場歡迎,價錢較佳,也可加工成更多款式的產品。

 

收割

 

  農民會根據天氣變化而決定收割西洋參的時間,一般會在入冬前,大約是每年的10月,在7至10日內完成,以免天氣變化太大,令西洋參變質。

 

土地

 

  種植西洋參的收入可觀,但是有時限的,意思是在同一片農地,不能再種一次西洋參,因此不少農民是租地種參,不能再種便遷到別處,原來種西洋參的土地,則可種植任何農作物,不會浪費。

 

 

出口篇:洋參出口有增無減 九成到港再轉運

 

  西洋參從來不在歐美人的飲食文化,加拿大的西洋參之旅中,安大略省西洋參種植者協會安排了一頓西洋參入撰的晚餐,有趣的是,在席的港、台記者其實不太嘗到當中的參味,猜測當地人是否不太接受到西洋參的甘苦味,因此菜式不會有突出的參味。不過,加拿大種植的西洋參,多年來幾乎有增無減,現在年產量可達超過270多萬公斤,全因來自亞洲華人市場的需求。

 

花樣百出 迎合亞洲人

 

  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的西洋參貿易,據知早在清代出現,最初為外國給中國的貢品之一;而香港大約是戰後,即1945年後開始,但數量極少,直至80年代才逐漸成形,並成為加拿大西洋參的最大出口地,當時入口量大約3萬多公斤,至90年代中,已增加至95多萬公斤,至2000年後,一直維持在200多萬公斤。安大略省西洋參種植者協會主席Remi Van De Slyke形容業界在30多年來,經歷了有如過山車的起伏,「80年代開始擴大,種植的農夫和出口量都大增,在90年代後期又停滯了,直至最近8年是很成功的時間,成功的意思是,無論是產量或質素,我們都在行內領先。另外,現在的行業夠大,讓農夫可投資先進的科技,並能透過種西洋參獲得不錯的收入回報。在80年代,種出來的西洋參時好時壞,直接影響行業發展。」

 

Remi展示種植兩年的西洋參模樣。

 

  很多種植西洋參的農夫,以前是種植煙草,「大約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很多農夫見到一個趨勢,就是亞洲、中國對西洋參的需求大增,而且煙草是不健康的產品,相反西洋參是健康的,所以很多農夫轉型。」同樣是收入可觀的農作物,種植西洋參起碼讓農夫的內心舒服一點,縱使他們自己較少食用。

 

  在加拿大務農是家族生意,而且本地需求有限,大都要想辦法出口,變相是經營貿易生意,種植西洋參更加依賴出口,以亞洲客人的喜好為依歸。有如農夫Carl的做法,把西洋參先放在雪房,造出客人喜好的紋理,又好似亞洲客喜歡圓圓肥肥的,農夫大都多等一年,起碼種植4年才出售等。Remi則說,普遍亞洲客都喜歡參頭圓一點、大一點,所以會盡量切走分支,分開出售。

 

走前一步 擴年輕市場

 

  加拿大的西洋參有九成出口至香港,然後轉運至其他地區,近年台灣、新加坡、中國部分商人都直接從加拿大入口。而亞洲區的經濟、農夫的產量、品質、存貨量等都直接影響出口價,還有美國的產量,「很多人以為西洋參主要來自美國,但當地的產量遠不及加拿大,大約相差10倍。」但他說,兩地的西洋參屬同一品種,質素也沒有分別,不過美國產量多的話,整體的出口價格或下降。另外,中國也開始種植西洋參,用的都是北美西洋參的種子,但他認為因應氣候、土壤、種植方法等因素,產品自然不同。

 

  至於近年在亞洲大行其道的韓國人參,Remi認為與西洋參是截然不同的產品,沒有好壞之別,「韓國政府和公司花了很多錢和努力,推廣他們的人參,並視為國家驕傲。我們同樣很自豪,能夠種出有質素的西洋參,我不會叫別人不要食韓國人參,我會說,如果你覺得食參是健康的,應該兩種都食。」

 

加拿大參農推出新式健康食譜,在沙律、果汁中加入西洋參,希望將食材年輕化。

 

  加拿大的西洋參業靠的是華人市場,近年嘗試出口印度、西歐等地,但仍在非常初步的階段。而在華人市場,飲參茶總有一種很「老」的感覺,是上一代的食材,業界將會擴大或萎縮,完全取決於新一代能否接受,產品是否能夠年輕化。農夫們不依賴華人零售商,決定自己走前一步,推出切合年輕人飲食的食譜,並走進運動界,建議做運動前後飲用,及推廣有西洋參成分的美容產品等。

 

為甚麼西洋參又稱花旗參?

 

  根據本地參茸界的老行尊所說,香港在戰後已進口加拿大的西洋參,但數量不多,也可能美國人真的更會做生意,翻查80年代的統計數字,美國參入口香港的數量,遠超來自加拿大的數量。在1984年,美國入口香港的西洋參約有19萬公斤,來自加拿大的只有3.4萬公斤,但這並不是西洋參為甚麼又稱為花旗參的直接原因。因為產量不多,加拿大參先運到美國,再在美國運至香港,由於運貨的都是美國商船,船上插住俗稱花旗的美國旗,於是大家逐漸統稱北美西洋參是花旗參,甚至誤以為西洋參全都來自美國。

 

人參 VS 西洋參

 

人參 (長白山人參、韓國高麗參等)

 

 

產地︰亞洲,主要在中國東北、韓國、不丹、西伯利亞東部

種植環境︰冷熱分明的天氣、濕度低、土地較乾爽

味道︰帶刺激的苦味

性質︰性陽,有補氣、補身之用,較適合在較涼的天氣食用,但可能引起燥火。高麗參是經過處理的人參,相對較溫和

 

西洋參 (花旗參、北美參)

 

 

產地︰美國北部、加拿大安大略省

種植環境︰含沙量較多的泥土、陰涼氣候、水源清徹

味道︰帶有甘甜味

性質︰性陰,有清熱下火之用,全年都可食用,但偏寒涼

 

 

產品篇: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 台資公司 推西洋參咖啡奶茶

 

  不少人收過親戚朋友在美加帶來的參糖,甘甘甜甜易入口,現在產品已更多元化。在加拿大的大山行由台灣人開設,Schelling Yeh的爺爺早在1989年到加拿大經商,原本是工程師的他,退休後當起西洋參的買手,從加拿大入口西洋參至台灣,「他發現利潤可觀,覺得自己可以種到,於是留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在一個參場不收錢打工4年,學種西洋參,然後自己開參場。」參場在70年代開始經營,成為當地首個華人參場,現時年產量約2.3萬公斤至2.7萬公斤。

 

大山行在加拿大由種植西洋參至零售,Shelling作為第三代,希望將產品推至世界各地。

 

加工需要人手處理

 

  Schelling的爸爸接手後,擴展零售業務,現時在安大略省有9個零售點,包括在主要的華人社區、尼加拉瓜瀑布遊客中心等,另有3間分店在加拿大其他省份。至於Schelling兩兄弟則進一步將產品推至海外,首先回到台灣開店。

 

種參以至加工都需要大量人力,翻土機翻出西洋參,全由人手逐一拾起。

 

  採訪當日,去到大山行的門市兼加工場,Schelling先帶記者到店後的加工場,工人在一大盤的西洋參中,逐一剪走沒有用的支節,並選出變啡黑的壞參,「我自己沒有試過,但有員工試過,說有問題的西洋參會有酸味,甚至很嘔心的苦味。」

 

  下一個步驟是分類,同樣要人手處理,在眼前一桶桶已分類的西洋參,在外行人眼中的分別不大,只能看出大概的大小之分,Schelling說,西洋參的大小會影響價格,主支是否粗壯、圓潤,支節不太多的價錢也較好。分類後會由機器加工,主要是切片、磨粉,製成不同產品,但Schelling直言,已加工的西洋參方便食用,但難以保證是來自西洋參的哪個部分,因此最好方法是揀選完心水的西洋參後,親眼看店員在面前切片或磨粉,也可避免被魚目混珠。

 

研參類產品拓市場

 

  由於自設參場,大山行同時出售新鮮西洋參,但數量不多,從參場運到工場清洗,「傳統上是大點的比較受歡迎,但很多客人,特別是香港客喜歡圓圓短短的,多數用來煲湯、浸酒,或者直接放入飯煲,與米飯一起煮。」回到店面,先見到參茶、參片、參粉、參糖等見慣見熟的產品,Schelling說在傳統的華人市場,這類產品仍然較受歡迎,因為華人大都喜歡直接食落肚,而在北美地區,當地人有服用補充劑的習慣,因此膠囊產品較受歡迎。

 

Shelling說即溶飲品較易被年輕消費者接受。

 

  而近年大山行出產不少生活用品,現場所目有加了西洋參的蜜糖、即溶咖啡奶茶、護膚品等,銷情雖不及傳統產品,但Schelling希望藉此擴闊參類產品的市場,「不少家長會買蜜糖,因為小朋友多數不喜歡參的苦味,蜜糖可以塗多士,有些學生對咖啡有興趣,因為他們溫書會飲咖啡提神,加入了西洋參感覺更有效。」他早前帶同產品參加展覽,把即溶咖啡和奶茶一併銷售,建議客人自製鴛鴦,結果大受歡迎。

 

  近年很多韓國推出很多含人參成分的護膚品,大山行也有推出類似產品,面霜、洗頭水、番梘等,萃取西洋參精華及製作副產品的工序大都與相關行業的廠商合作,Schelling表示,他們初期推出護膚品的反應不太好,直至近年各大品牌有相關產品,消費者較為接受,但同時要面對大品牌的競爭,因此他說這部分產品只佔極少量。

 

西洋參產品生產流程

 

收割

冷藏

清洗

乾燥

加工

成品

 

香港篇:港轉運內地比例最大 有華人就有西洋參

 

  加拿大是全球種植最多西洋參的國家,年產量達270萬公斤,其中九成直接入口香港,難道香港人真是很喜歡飲參茶?煲參湯?

 

在港轉口已成傳統

 

  入行30多年的花旗參進口商會主席陳劍明解釋,早在戰後時期,香港已有人從加拿大入口西洋參,行業愈做愈大,主要原因香港是自由貿易港,對入口要求限制少,而且人工便宜,很多北美的西洋參會運到香港加工,再轉口至東南亞或台灣,甚至運返美加再銷售,真正在本地銷售不足20%,「雖然現在很多地方會直接從美加入口,但由香港轉口已成為一種傳統。」他形容,當時有華人的地方,就是香港轉口的市場,其中運往馬來西亞的比例最大,現在則以運往內地為主,「大約在1984、85年開始,內地開放,轉口返內地的貨量都大增,現時數量已超越東南亞,但同時有更多華人移居外地,保持食參的傳統,有華人社區的地方就有銷量,不只是東南亞,有些澳洲或西方國家都有。」但他不違言,隨著香港租金、人工成本上漲,面對的競爭逐漸加劇。早期入口香港的主要是美國參,與加拿大產的屬同一品種,「因為早期加拿大種的西洋參有5、6年,太大支,在市場不流行,反而很多人鍾意美國參細細支。」

 

西洋參偏寒涼,並非人人適合食用,從事參茸貿易數十年的程光強建議,煲參湯加兩粒紅棗便不怕寒涼。

 

  由於美國種植的參與野生參大小相近,陳劍明說當時有商人魚目混珠,間接令客人認為短小的參較好,甚至愈細的西洋參,價錢愈貴,「細支參放一盒看來比較多,送禮較體面,好過一盒得幾支。」

 

  他又說,消費者的喜好有時候取決市場供應,初期有部分消費者懷疑加拿大參質素較差,但經過解釋和加拿大參的數量逐漸增加,客人已沒有太大懷疑,「我自己覺得美國參的味道偏甘苦,加拿大參則帶有甘甜味,視乎客人自己口味而選擇。」不過,美國參的價錢較加拿大參為高,大約高15%至20%,原因是美國的產量少,相對成本較高。

 

消費者以遊客為主

 

  翻查加拿大西洋參過去30年的入口價,高峰期是80年代中期,高達每公斤840多元,至九十年代中,價格已銳減一半,2009年更跌至每公斤只100多元,「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加拿大政府鼓勵種植煙草的農夫轉種西洋參,在價格最好時,農夫紛紛轉型,投入市場,但種參要幾年,結果突然同時有大量西洋參供應,市場根本消化不到。」高峰期一年有350萬公斤西洋參從加拿大入口香港,當時每公斤平均只有143元,後來調節產量後,價格才回升至300至400多元。但陳劍明表示,有業界為了籌備上市,將西洋參的價格在2014、15年間推高至超過500元,至近一、兩年才再次回落。內地在90年代初已開始種植西洋參,但在市場不太流行,陳劍明形容,國產參有種獨特的氣味,質素的確不及美加種植的西洋參,「如果覺得美國和加拿大種的參有分別,無理由國產的沒有分別,氣候、土壤、種植和處理的技術都不一樣。」在上環開店數十年的潤豐參茸行老闆程光強表示,參類產品的消費者近年都以遊客為主,他不違言,內地經濟好的時候,來港的遊客多,生意自然比較好,「香港的年輕人放工都很夜,不同老一輩,真是6點放工,可以返屋企煲湯補一補,要新一代慢慢煲個湯,哪有時間。」

 

  至於本地市場,他說仍是傳統地年尾的生意較好,多些日子是一家人坐低食飯飲湯,他認為要令新一代接受參類產品,一定要是方便、簡單處理的。

 

西洋參部位

 

  站在香港的洋參行門口,看住一桶桶外形不一的西洋參,插住的價錢牌上,寫有不同陌生的名稱,原來都是前人用作分類定價、紀錄而「發明」的,部分同名的更會再細分編號,後來的商人逐漸簡化,以下是部分屬於一支西洋參的不同部位名稱︰

 

圖左短泡,圖右長支

剪口

泡參

支口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