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2021 12:38

羅兵咸:去年內地TMT企業IPO融資額大增近一倍

  《經濟通通訊社1日專訊》羅兵咸永道金公布,去年下半年內地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TMT)企業IPO數量大幅度上升,共計109宗,融資總額躍升至約2496億元(人民幣.下同)。  去年全年計,內地TMT企業IPO數量合計164宗,按年增加近58%,共獲得融資額約3468億元,按年大幅增加近一倍。其中,去年下半年融資額最大的內地TMT企業IPO分別是於科創板上市的中芯國際(00981),融資額約532億元,以及於香港上市的京東健康(06618),融資額約261億元。  各大板塊分析顯示,去年下半年,科創板成為內地TMT企業的主要上市選擇地,34%的內地TMT企業選擇在科創板上市,共計37家,獲得約957億元融資額。另有30家內地TMT企業選擇在香港及海外上市,佔28%,獲得約1259億元融資額。

*今年是TMT企業IPO大年,A股和海外市場或創新高*

  羅兵咸永道中國內地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夥人高建斌表示,去年下半年,在科創板及創業板註冊制實施的推動,以及受美國和香港資本市場活躍的驅動下,中國內地TMT公司的上市勢頭持續加強。由於快手(01024)等企業於今年初在香港上市,再加上科創板及創業板塊的穩步發展,展望2021年會是一個TMT企業IPO大年,在A股和海外市場都有可能創新高。  羅兵咸永道全球科技、媒體及通信行業主管合夥人周偉然表示,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的深度,將進一步帶動國內金融市場其他板塊的發展,國內資本市場在2021年仍將成為TMT企業的上市選擇熱點。  他表示,香港市場將繼續成為中概股尋求二次上市的首選地,香港市場於2018年對上市規則的修訂,將會更加明顯地體現其優勢。紅籌架構、同股不同權架構企業、未盈利生物科技企業將會推動香港資本市場的積極發展。若調高盈利規定的建議最終落實,將幫助香港市場提高整體上市公司素質。他續指,《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生效在短期內並不會對中概股赴美上市造成實質性影響,而該法案的生效亦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中概股尋求香港或海外二次上市。(bi)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A股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