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06/01/2023 11:52

《投資新視野-鄧嘉南》新興市場資產估值吸引,把握長遠增長機遇

  《投資新視野》2021年,許多新興市場央行以加息控制通脹。去年,受俄烏戰爭及美國通脹、加息主導市場走勢的影響,眾多新興市場亦採取積極決策以持續穩固其基礎。中期而言,此政策取態以及經常帳狀況普遍良好的宏觀基本因素應利好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走勢。  儘管能源市場受阻及勞動力短缺,新興市場大部分地區的通脹正在放緩,食品價格及製造業投入成本大幅下跌,供應鏈受阻的情況亦逐漸改善。隨著多個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加息接近尾聲,政策制定者擁有更多支持復甦的空間。我們認為投資者已迎來入市良機。 *商品價格強勢利好市場*   儘管新興市場未能免受全球經濟增長憂慮影響,商品價格上漲仍有效刺激許多新興市場的出口收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增長預測明確反映相關的經濟效應,展望未來數年,新興市場與已發展市場之間的增長差距將會擴大,已發展市場亦會出現更顯著的經濟放緩,帶動新興市場資產類別的相對表現。 *能源轉型帶來機遇*   從宏觀角度來看,各國正加速轉向可再生能源。如印度受煤炭進口成本上升影響,促使當地加快步伐,推動將能源結構向氫能傾斜的計劃,我們在許多新興市場亦發現類似現象。俄烏戰爭加快了各國的能源轉型,可見能源安全在國家層面的重要地位。多個傳統行業將受惠於能源轉型,為新興市場投資者帶來機遇,以可獲取利潤的方式積極參與全球能源轉型。 *中國市場估值吸引值得期待*   中國的防疫措施是2022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利淡因素。然而,中國正有計劃地復常,此舉有望釋放大量積壓需求。透過持續增加基建支出穩定房地產行業及促進經濟增長,中國經濟重啟亦預示其房地產市場有望復甦。儘管中國仍然面對中長期結構性增長的重大挑戰,但周期性形勢或會顯著好轉,值得投資者關注。  中國債市方面,中國在2021年較早收緊貨幣(及財政)政策以解決經濟過熱問題,而當美國及其他國家正收緊貨幣政策時,中國一直在放寬信貸狀況。增長乏力及通脹相對溫和的國內因素推動著中國在岸債券市場,使其免受全球主要不利因素影響,並引證了其作為分散投資配置的價值。 *投資者宜透徹分析目前的波動市況*   展望2023年,主動型投資者應該把握價格錯位的機會。新興市場硬貨幣主權債券市場方面,主要的主權借款人的狀況合理,但當前價格未必反映相關因素。新興市場公司債券市場方面,中國因風險溢價過高,脫穎而出。隨著防疫政策放寬,加上經濟增長及中美關係改善,中國公司債券或會強勁復甦。廣而言之,新興市場公司債券的估值均十分吸引,一旦美國國庫債券市場更為穩定,市場可能出現明顯反彈,尤其如長期投資評級債券等市場類別。新興市場股票方面,投資者不應忽視投資機遇的廣度,加上各國公司在質素及管治方面出現顯著改善,亞洲部分地區亦以大幅折讓的估值帶來吸引的增長機遇。《晉達資產管理大中華零售業務主管 鄧嘉南》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基金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