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023 13:05

【FOCUS】抗通脹VS穩金融,歐美如意算盤藏隱憂

  【FOCUS】歐洲央行企硬,美聯儲會否照辦煮碗?答案在下周四(23日)揭盅前,火箭式急彈的資產負債表,似暗示鮑公將擺出跟拉加德同樣的姿態--對「通脹壓力」與「金融動盪」分而治之,但如意算盤是否打得響?
 
*ECB暗示工具箱,FED再擴表*
 
  預期中的歐洲央行「眨眼」落空,伴隨總裁拉加德一句「對抗通脹的決心沒有減弱」,該行連續第三度加息50基點至3%,錄2008金融海嘯以來最高水平。
  但當天更重要的信息是,歐洲央行提及「不確定性」並對未來利率路徑三緘其口,而「價格和金融穩定之間沒有權衡取捨」、「政策工具箱完全有能力在需要時向歐元區金融系統提供流動性支持」的說法,更讓鷹調背後充滿鴿味。
  歐洲央行明言隨時準備採取行動,聯儲「最終貸款人」已先行一步,其周四公布的資產負債表明細顯示,3月8日至15日一周,資產端下的「貸款」項急增近3030億美元,其中包括:創紀錄的貼現窗貸款1483億美元,BTFP(銀行定期融資計畫)貸款119億美元,FDIC(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貸款1428億美元。
 
*利率限制性水平或較預期長*
 
  3030億美元是何概念?此相當於過去一年的縮表(約6260億美元),在短短一周就反彈回了一半。更耐人尋味的是,儘管Silicon Valley Bank、Signature Bank、First Republic Bank三間銀行的市值,都尚不及瑞幸咖啡,但「金融主導(financial dominance)」效應卻持續發酵,不單綁架了聯儲的緊縮進程(僅SVB、SB過去一周就借款1430億美元),更將其他大銀行拖下水--在財長耶倫的提議下,摩通、花旗等11家大型銀行承諾向FRB存入300億美元至少120天。
  加上瑞士國家銀行馳援瑞信500億瑞郎借款,種種事件似乎顯示,無論大型、中型、小型銀行,在「系統性風險」這個潘多拉盒子前,都擁有「大到不能倒」的地位。
  從歐洲央行的工具箱,到美聯儲的流動性便利,乃至耶倫強調的美國銀行體系「依然穩健」,都恐給貨幣決策者一個錯覺,即真的能夠同時處理「通脹壓力」與「金融動盪」,而令利率在限制性水平較市場預期的停留更久,直到更多東西遭打破。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即時新聞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