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5/2024 10:42

消委會發現2款垃圾電話攔截程式將用戶及通訊錄資料供他人搜索

  消委會檢視本港使用量較多的5款垃圾電話攔截程式,發現有2款程式在取得存取權限後,用戶及通訊錄的資料可供他人搜索。消委會建議消費者,在下載和使用攔截程式前,務必仔細閱讀服務條款及私隱政策,並應留意程式所索取的權限是否合理,小心選用攔截程式。
  消委會發現,在5款程式中,「CallApp」在取得存取權限後,會自動將用戶通訊錄中所有聯絡人的資料上載和整合到程式的資料庫中,其他用戶使用程式中「反向搜索」功能,就可以透過輸入他人的電話號碼,追溯到中英文名、電郵地址、社交媒體連結等個人資料。另外,「Truecaller」官方網站下載版本,設有「強化搜尋」功能,用戶可以向程式分享通訊錄,供其他用戶搜索。有個別人士的住址,甚至每月租金等敏感資料都被顯示在姓名當中,相信有關資訊可能是源自當事人的業主或地產經紀的通訊錄。
  消委會又發現,「CallApp」的資料保存期限是5年,但程式的私隱政策亦提及,即使期限屆滿,用戶資料仍可能會存放在備份系統,消委會認為做法明顯欠妥。
《經濟通通訊社16日專訊》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即時新聞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