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2024 11:36

《匯思-阮國恒》金管局發布人才監管政策手冊,研長遠人才規劃

  自從ChatGPT問世後,最近與銀行業界會面時,一個經常討論的話題是如何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銀行的服務和運作。人工智能對全球各行各業產生變革性的影響,銀行業也不例外。
  相信大家都感受到銀行數碼轉型的步伐在過去10年加快了不少,尤其是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後,銀行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加個人化的服務,也更有效處理和分析大量數據,例如偵測可疑交易或欺詐行為,大大提升了銀行的業務運作效率和客戶體驗。

*人工智能對人力資源的影響*

  我們樂見業界積極推動金融創新,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素。面對這勢不可擋的人工智能時代,業界對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大增。但另一方面,也有意見提出:人工智能會否取代人類的工作?甚麼工作會被取代?甚麼時候會被替代?
  回看歷史,銀行利用科技來精簡日常工作流程並不是新鮮事。自動櫃員機便是一個例子。第一部自動櫃員機於80年代初在香港面世以來,銀行便逐漸減少櫃枱服務員重複性的出納工作,騰出人手增加大堂客戶經理的數量,從而提供更優質的銀行服務。
  同樣地,人工智能的興起正在逐步改變一些傳統工種的工作模式,也催生了一批全新概念的工作職位,如人工智能工程師、數據工程師等。但新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並不只取代重複性的工作,它對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甚至是整體勞動力市場的潛在影響很可能會更深、更廣。

*及早造好人才規劃和培訓策略*

  為應對未來的轉變,銀行業界必須及早部署,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造好規劃。最重要是提升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讓他們在人工智能時代與科技共存、互相補足,更好地運用創新科技令客戶有更佳的服務體驗,為銀行員工、客戶及銀行本身帶來「三贏」的局面。

*發布新一份人才發展監管政策手冊*

  作為銀行業監管者,金管局在政策指引方面也積極作出相應調整。經過業界諮詢,金管局已經更新一份與人才發展相關的監管政策手冊,並於今天正式發布。更新的內容主要圍繞人才規劃和培訓。我們要求銀行有清晰的人才規劃以配合未來的業務發展,並因應未來的人才需求,制定有效的策略填補人才缺口,包括投入充足的財政資源,為員工安排合適的培訓。
  我們同時要求銀行特別針對金融科技的發展和客戶需求的轉變,對不同崗位的工作要求所帶來的影響作出評估,從而制定中長期的培訓計劃,協助相關員工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事實上,有銀行已經開展了相關工作。受訪的主要銀行表示,有約2%的員工於2022年完成培訓後投入新崗位。這些成功案例包括來自分行的前線人員,接受培訓後被調配到財富管理、風險管理、合規等專業範疇。

*未來數月與業界研制定長遠人才規劃*

  要制定長遠的人才規劃就要有前瞻性的分析。為了協助業界這方面的工作,金管局在未來數月會與業界攜手進行深入的研究,主要聚焦兩方面。一是分析銀行業內不同工種受到人工智能發展的影響程度,讓業界有比較具體的參考指標,從而更好地評估未來人力資源的配置,及制定應對的策略協助受影響的員工轉型。
  二是研究在全球金融和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下,銀行業未來所需的人才和技能。金管局在2020年與香港銀行公會和香港銀行學會首次聯合發表《2021-2025年未來銀行業人才》研究報告,指出在金融科技、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以及大灣區相關業務這三大領域,從業員現有的技能不足以應付未來業界所需,這研究結果為業界的人才培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我們計劃在明年發表第二份報告,旨在探討下一個五年(即2026-2030年)的技能缺口,好讓業界及早制定和調整相關的人才培訓策略及措施,以支持未來的業務發展。

*共同努力迎接轉變*

  人才是銀行業穩步發展的關鍵。人工智能既為銀行業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將如何具體影響人類的工作未能夠完全確定,但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積極應對未來的科技發展和市場變化、協助從業員裝備未來所需的技能和知識,銀行業就可以充份把握科技帶來的優勢,同時盡量減低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

2024年5月23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遭遇欺凌該如何應對 教你兩個方法輕易彈走負面情緒► 即睇

即時新聞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