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5/2024 13:55

【FOCUS】英偉達拼多多放榜,捲性能VS捲低價

  【FOCUS】一個「捲」性能,一個「捲」低價,殊途同歸將業績「捲」出了天際。「AI晶片王」英偉達周三(22日)公布,備受關注的數據中心業務首季收入再破頂,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最新宣布,將新晶片推出周期由兩年提速至一年。另一邊廂,「低價殺手」拼多多同日亦公布,首季利潤刷新高,佔總營收半壁江山的交易服務收入(佣金)按年飆3倍,背後是極致壓價策略。

*營收續飆,新品加快*

  Happy Nvidia day!被高盛稱作「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果然實至名歸,一季度業績再次超預期後,公司股價盤後一舉企上1000美元大關。具體看,營收按年增262%至260.4億美元,其中,對Hopper GPU的高需求,推動數據中心營收按年飆升427%至創紀錄的226億美元,毛利率續升至78.9%。
  這還不止,公司預計二季度營收將達280億美元(上下浮動2%),並在三季度擴大3月剛問世的Blackwell GPU的出貨規模,Blackwell的速度是現時Hoppe的兩倍,單價介乎3萬至4萬美元。但此並非盡頭,「老黃」於財報電話會議上就指,下一個架構的新晶片將於2025年推出(據報為Rubin),意味2020(Ampere)、2022(Hopper)、2024年(Blackwell)每兩年推新品的節奏將加速至每年,此勢有助鞏固其現時AI GPU市佔九成以上的霸主地位。
  英偉達致力高算力、低能耗的革新在人工智能領域無出其右,而在另一領域,電商黑馬拼多多卻憑極致壓價捨我其誰,將一季度淨利潤按年推升246%至近280億元人民幣新高。

*極致壓價,拿捏人性*

  相比英偉達營收支柱來自數據中心,拼多多的則為俗稱佣金的交易服務收入,按年暴增327%至443.6億,佔總營收的51%。儘管季報未公布各業務分項,但單季GMV估算超百億美元的海外平台Temu,勢貢獻巨大,成功要訣離不開一個「平」字。
  52美元的平板電腦、25美元的運動鞋、14美元的智能手錶、8美元的連衣裙,2美元的太陽眼鏡……早在2022年,Temu就推出全托管模式,參考亞馬遜爆款產品向國內製造商招標,通過篩選樣品、價格確定最後供應商,並幫助賣家解決貨物的海外發貨、配送等出海難題。值得一提的是,商品的最終定價權在Temu,競爭對手阿里就直指,「某種程度上,Temu的低售價是通過壓榨供應商利潤而獲得的。」
  海外鬥平攻城略地,拼多多在國內亦是將流量向低價傾斜,以致有義烏商家去年賣貨2億,毛利卻為負,最終靠遊戲公司隨發貨包裹配送廣告(試玩遊戲卡)才變相「盈利」55萬元。此外,有關「百億補貼買iPhone」、「差1分錢就能提現」等爭議亦套路多多。
  兩相比較,一個靠研究硬科技成為當之無愧的AI股王,一個借精準拿捏人性逆襲阿里、京東,同樣業績驚艷,而誰是真正的贏家?

【免費講座】陸叔《2024 投資心法·養生之道》講座► ►火速報名

即時新聞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