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5/2024 17:33

《ESG》保德信:電力需求飆升與綠色能源轉型,開啟投資新機遇

  人工智能發展帶動電力需求激增、新興市場經濟體中產階級對能源需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以及減碳措施的推進等種種因素,重塑了全球的能源體系。保德信最新研究指,對於投資者而言,這種全新的能源格局為各個行業和資產類別帶來了機遇和潛在的風險,同時也對投資組合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保德信發布最新大趨勢研究報告《賦能未來:全球能源新格局中的投資》,由來自保德信固定收益、股票、房地產和私募另類投資經理的30位投資專業人士,揭示他們在電氣化和低碳能源結構轉型過程中的投資策略。研究發現,即使面對推行巴黎氣候協定以及綠色能源增長計劃的迫切性,能源轉型不可能在所有地方一蹴而就,而且將投資世界簡單劃分為「啡色」和「綠色」正反派角色的策略並非有效的方法,無法實現環保或受託責任目標。
  保德信專題研究部主管Shehriyar Antia表示,任何一種能量和電力來源均非完美。無論投資者是否有脫碳目標,關鍵在於了解哪些公司能引領能源轉型,哪些科技可能不符合預期。
 
*各地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顯著增長,天然氣成過渡時期重要燃料*
 
  每次能源系統出現變革,都是對傳統能源的補充而非完全替代。能夠在能源轉型過程中供應新能源、促進和適應轉型的公司將提供最佳的投資機會。
  可再生能源基建的關鍵生產元件--各地區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規模都在顯著增長。隨著全球需要更多儲能和供電配套基建,市場對銅等重要金屬以及電網元件的需求勢將增加。此外,在印度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可再生能源發展方興未艾,帶來大量投資機會。
  轉為使用低碳化石燃料--目前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仍處於興建階段,仍需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天然氣正取代高碳排放的煤炭,成為能源過渡時期的重要燃料資源。事實上,隨著中國和南亞加緊推進從煤炭到天然氣的轉移,全球液化天然氣需求預計於2040年將增長50%以上。 
  避免過度炒作的技術--氫能、核聚變和碳捕獲等投機成分較高的綠色技術具有發展前景,但在投入運營及規模化方面短期內仍面臨重大挑戰。此外,專注於新興綠色技術的初創公司,不太可能取代現有的全球能源企業。事實上,有研究表明傳統能源企業往往是某些綠色技術創新上的領軍者。
 
*水力和地熱項目面臨更小競爭,印度可再生能源生產急增*
 
  可再生能源日益成為全球新能源發電的首選。然而,各地區的能源轉型進展不一。在歐洲和美國的可再生能源項目中,由於債務融資往往不如股權融資般充裕,因此債務融資能夠提供更好的機會。
  水力和地熱項目一般相較風能和太陽能項目面臨更小的競爭和淘汰風險,且債務可能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尤其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意大利水力項目的資本重組,以及智利、秘魯、巴西和拉丁美洲其他國家現有基礎設施的重建。
  印度已成為全球第四大電力消費國以及第三大可再生能源生產國。在這個急速增長的環境下,擁有大型項目執行經驗,並與當地監管機構保持良好關係的公司或具有吸引力。
  金屬和礦物對於可再生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而言至關重要。例如,澳洲佔全球約一半的鋰原料供應,現正持續提高其處理以及出口電池用礦物的能力。
 
*石油巨頭積極投入能源轉型,依賴化石燃料公司面臨被淘汰*
 
  本研究還發現,部分石油巨頭正在積極投入能源轉型,致力成為任何初級能源的供應商,這些公司更有可能脫穎而出;反之,那些依賴持續衰落的化石燃料的能源公司,則由於可再生能源效率提高及基礎設施改善而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保德信全球投資管理首席運營官Taimur Hyat表示,如何通過可靠、可負擔,同時又能避免危害環境的方式來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是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解決這些挑戰將能夠創造多個重要的長期投資機會,同時也需要對過度炒作的領域進行嚴格約束,以免那些具有吸引力且容易獲得的投資機會遭到誇大的言詞遮蓋。
《環富通基金頻道21日專訊》

etnet健康網購 | 6月限定優惠【送:明目藍莓精華36:1】乙樽► 火速行動

外圍經濟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