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2024 17:45

《匯思-阮國恒》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鞏固綠色金融生態系統

  世界氣象組織表示,2023年是有紀錄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最高的一年,氣溫比起工業化前上升接近1.5度。數據亦顯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每個十年均比前一個十年更暖,而過去九年更是有紀錄以來最暖的九年。極端天氣提醒我們,氣候變化問題逼在眉睫,減碳行動刻不容緩。應對氣候變化,每位地球公民均責無旁貸,金融業亦理應盡一分力。金管局今天宣布三項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措施,包括發表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香港分類目錄),為業界提供一套綠色金融的評估工具;公布將在短期內推出實體風險評估平台(評估平台)的試用版,幫助業界改善數據不足的問題;以及就擴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的資助範圍至轉型債券及貸款公布有關詳情。我在這裏主要介紹香港分類目錄,並順帶提及其餘兩項。

*香港分類目錄*

*為何製作香港分類目錄?*

  我們為何製作香港分類目錄?這得從《巴黎協定》說起。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COP21)上通過《巴黎協定》。各國在協定下承諾採取措施減少碳排放,目標是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少於2度,並盡可能把升幅進一步限制在1.5度內。要達到這目標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發展各項應對氣候變化的方案,支持高碳排放活動轉型。據市場估計,未來30年,單是亞洲地區便需要66萬億美元的氣候投資。可見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極需要金融業配合,其間也必然會為金融業帶來大量機遇。
  隨著愈來愈多資金投放於應對氣候變化,業界及投資者也愈加關注其資金是否用得其所,例如投資項目是否真正有利環境、減碳力度是否足夠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等。綠色分類目錄為業界提供一套綠色金融的評估工具,有助業界分辨何謂綠色經濟活動,從而防範「漂綠」(greenwashing)的行為。
  有見及此,近年來,市場開始探討應用綠色分類目錄。具體例子包括標籤或披露金融產品(如債券)為「綠色」前,對其資金投放的項目進行評估以確定項目是否符合分類目錄的綠色定義。可見,綠色分類目錄是綠色金融生態系統的重要一環,有助投資者尋找綠色機遇及作出有根據的決定,從而促進綠色資金的融通。

*香港分類目錄是如何制定的?*

  在香港,制定本地綠色分類框架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跨機構督導小組(督導小組)的行動綱領之一。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雖然相比其他國家或城市,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但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我們可以發揮「超級聯繫人」的優勢,促進綠色資金的融通。現時,不同地區的經濟結構、發展,以至應對氣候變化的方針不盡相同,亦尚未發展出一套全球公認的綠色分類目錄。作為聯繫人,我們希望香港分類目錄能夠與市場上的主流分類目錄接軌,讓業界使用香港分類目錄的同時亦可兼顧其它主流分類目錄的標準。
  因此,國際可持續金融平台1的共通綠色分類目錄(Common Ground Taxonomy,簡稱CGT)正好為我們的工作提供重要參考。CGT比較了兩大經濟體-中國及歐盟的綠色分類目錄,使兩者的共通點更清晰透明,有助降低跨地域投融資的成本,從而促進全球可持續資本的流動。但CGT包含了一些中國及歐盟當地市場的行業分類和標準,我們不可能簡單地直接將整份CGT納入香港分類目錄。
  有鑑於此,我們在一間致力推動全球資本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非牟利機構的協助下,建立一套能夠與CGT接軌的香港分類目錄並諮詢市場及相關持份者。為了方便使用,香港分類目錄採用了香港標準行業分類(HSIC),並將其與CGT、中國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及歐盟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所涵蓋的行業相對應,便利使用者確定某行業是否為上述各分類目錄所涵蓋。在界定何謂綠色方面,我們參照包括CGT在內的全球主流綠色分類目錄,並採納相關綠色指標和技術標準。例如太陽能發電,香港分類目錄納入了CGT中有關光電轉換效率的條件;而在建築方面,則因應本地情況,加入了以「綠建環評」(BEAMPlus)等在香港廣泛使用的行業標準為基礎的標準。在現階段,考慮到香港的具體情況如主要碳排放、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的資金投放,以及CGT涵蓋的活動範圍等,香港分類目錄涵蓋四個重點行業(發電、交通運輸、建築、污水與廢物的處理)下的12項具體經濟活動。

香港分類目錄有何應用?

  我們相信香港分類目錄可以提升業界對綠色金融的認識、形成對綠色經濟活動的共識及促進綠色資金的融通。我們鼓勵業界以香港分類目錄為基礎,在產品標籤、開發和披露等不同層面,審視項目及資產的綠色程度。據市場分析,在進行跨地域投融資的交易時,參照CGT可降低交易成本。由於與CGT接軌,我們相信香港分類目錄具同樣優勢,有助業界評估其項目如何符合其他主流分類目錄的標準,評定其投資項目的「綠色度」,從而有效配對跨地域綠色投融資的需求。長遠而言,我們會考慮如何將香港分類目錄納入銀行監管政策中,並就此與銀行業保持溝通。下一步是甚麼?
  香港分類目錄將按循序漸進的原則持續完善更新。在發表首階段的目錄後,我們隨即展開下一階段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擴大香港分類目錄所涵蓋的綠色行業和經濟活動,例如參照CGT中其他可再生能源(如水力發電)、與氫能產業相關的活動(如製造及儲存)、綠色屋宇設備工程(如綠色照明的安裝)等;
  (二)界定轉型活動。所謂轉型活動,大體是指未符合綠色定義,甚至是屬於高碳排放,而又需要向低碳轉型的經濟活動。一般例子包括鋼鐵及水泥等重工業。這些活動碳排放量往往較高,但技術上卻不易符合碳中和路徑。將其界定為轉型活動,定下減排目標,從而促進資金投放於其轉型上(即轉型金融),是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重要一步。
  雖然香港並沒有太多這類轉型活動,但目前全球能源消耗過半來自亞洲,區內轉型融資需求殷切,我們可以利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支援地區的轉型。為進一步鼓勵區內相關行業利用香港的融資平台逐步減碳,我們即將擴大「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的資助範圍至轉型債券及貸款。資助計劃自2021年起,向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工具提供資助,一直廣受業界歡迎。財政司司長在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延長該計劃三年,以繼續促進可持續金融活動及推動良好市場做法,我們將於今日稍後公布相關細節。在制定這些細節的過程中我們充分考慮了計劃實施以來的經驗以及市場和業界的意見,預期延長計劃將於同日(5月10日)到期的現有計劃無縫銜接。

*實體風險評估平台*

  金融業除了為綠色項目提供資金,亦需管理好氣候風險。金管局作為銀行業監管機構,一直致力提升業界管理氣候風險的能力。儘管有些銀行已開始著手加強氣候風險管理框架,但總體來說,仍遇到不少難題,特別是缺乏實體風險相關數據和分析工具作氣候風險評估和進行壓力測試。為便利業界獲得細緻的數據來進行實體風險評估,並提高業界理解和評估實體風險的能力,我們構建了一個雲端平台,包括一個具40多項與實體風險相關的公開數據或來源的資料庫,以協助業界評估不同氣候情境下,實體風險對香港住宅和商業建築物的潛在影響。我們將在短期內推出評估平台試用版,並計劃參照業界使用經驗及加入更多本地氣候數據後於明年初推出正式版本。
  我們期望與持份者繼續攜手合作,提升金融業抵禦氣候風險的能力,並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為香港以至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總裁阮國恒

2024年5月3日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與你分享被性騷擾解決辦法,大量真實個案,唔同場所如何提防及應對?► 即睇

經濟消息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