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31/08/2017 10:18

《行內行外-梁崇讓》「新舊經濟」的定義真能區分嗎?

  新經濟(NEW ECONOMY)這3個字近日頻頻見報,在經濟欄中更是熱點熱題,可算已成為近期的常用語,筆者初接觸到這3字時,第一個念頭便覺得經濟為甚麼有新舊之分?
  但深想一層,便猜測所謂新經濟,可能與現時的經濟現象和以往的經濟現象有所區別吧!也正因為此,我們很難用傳統的經濟理論去解釋現時新經濟發展的模式。簡單來說,傳統的經濟周期,在長期繁榮的狀況下,容易造成生產成本上升,這包括勞動人口成本的增加,而成本的上升又間接轉嫁消費者,導致物價上漲,這種循環也成為通貨膨脹的主因,間接影響息口的變化和資金的流動。
  但近10多年來,由於電腦科技的迅速發展,資訊技術一日千里,在全球化經濟概念下,使傳統經濟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令整體生產服務成本不僅沒有上漲,更頗長時間維持在低水平,很多科技替代了人手,改變了過去企業操作和營運模式,由於成本沒有提高,經濟可在沒有通脹的壓力下繼續增長。
  這種發展模式正在美國發生,有學者認為美國的經濟發展正因資金和資訊的全球化,加上受惠於科技發展,令經濟發展產生了質變,這些現象,與傳統的經濟截然不同,這種新經濟的實力,也正是推動道指屢破新高的動力。很明顯這正是傳統製造業的經濟形態,發展到金融服務業,再轉變成今天的科技發展的經濟形態。

*新經濟概念改變了大家的取態*

  其實,這種形態的改變,全都是因知識型經濟蓬勃發展的結果,有人認為知識的增長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核心要素,資本家已被「知本家」取代。90年代開始的金融經濟,已漸漸被科技經濟所取代,因此傳統的經濟學或許在現時的社會裏已不能大派用場了。新經濟概念改變了大家對通貨膨脹、物價指數、失業率和經濟增長等研究的取態,這有別於以往的數據和形態,無可否認這種經濟形態已直接影響人類的日常生活習慣模式。
  這種新經濟浪潮自然也吹襲到股票市場,從一個現實角度來看,舊經濟股確實難以吸引資金和投資者追捧,打著新經濟牌頭的股份,往往令投資者趨之若鶩,港交所(00388)為了吸引這類新經濟股份來港上市,今年6月展開了「創新板」的諮詢工作,並希望打破拒納「同股不同權」制度上的僵局。
  這次的諮詢受到業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可以說差不多所有業內人士,包括券商、投行、業界組織、始創基金、法律人員、核數師、上市公司、創業人士等等都表達了意見。這次諮詢已於今8月18日結束,從媒體報道得知,贊成和反對的聲音都沒有一面倒,大家都各有各自的理據,可算沒有基本共識。
  就簡單來說,何謂新經濟股已難於界定,今日的新經濟股,很多是由往日的舊經濟股演變出來,公司產品的本質基本沒有改變,只是在宣傳名稱、銷售方式以及支付的模式上改變而已,一個華麗裝身便成了今日所謂的新經濟股。舉例說,擬於今年上市的「眾安保險」,基本上仍是銷售保險,只是其運作模式有所改變,集中在網上提供新型保險產品作招徠;另一「中糧我買網」是經營食品及飲料的電子商務平台,背後的主要業務還是食品及飲料。

*「創新板」為新經濟股而設?*

  由此可見,是否利用網上銷售便算是新經濟股呢?新經濟股的定義確實難釐定,何況現在屬新經濟股,兩三年後可能已變成舊經濟股,到時又如何處置呢?到時為了吸引最新類型的企業上市,港交所是否又要巧立名目再設多一個交易「新新板」呢?
  還有「創新板」是否只為新經濟股而設呢?再說,大家日常必需的衣食住行基本不會改變,這些傳統的實業基本一定會存在,只是在宣傳、支付或營運模式有變,多是利用網絡和科技化,那又是否屬新經濟呢?究竟我們用業務的本質來區分,還是從營運或管理角度去區分呢?要分門別類也確是困難,惟恐日後又會出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
  當然除了以上觀點值得考究外,還有其他的具體細節,容後再談。因此如要設立「創新板」,最頭痛的仍是先要落實具體的細節,以免企業上市後產生更多糾紛,在未落實細節前,贊成和不贊成的表態可能都是一個陷阱!
  後記:這次的諮詢,據悉有人提出很多的建議和論點,料港交所要作出總結也有一定難度,而今次的諮詢,其實又是否早有定案呢?那要看港交所日後的表態了。筆者記得當年有關當局在討論「撤銷最低佣金制」的問題上,憑藉一句業界無共識便強行撤銷最低佣金制,如今設立「創新板」可能同樣出現無共識的結論。試問有關當局又會否翻炒舊橋而強行設立「創新板」的念頭呢?至於諮詢是否只是一個做騷的手段,其實答案早已設定,真的嗎?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副會長 梁崇讓》
 
* http://:www﹒hksfe﹒org

全新節目《說說心理話》青少年不可以戀愛!?真實個案講述驚心動魄經歷► 即睇

梁崇讓-行內行外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