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02/01/2024 15:51

《豪論國金-李振豪》耶倫能否成功訪華,成中美關係拐點

  中美元首會面至今已達兩個月,未見雙方任何在經貿上的緩和跡象,亦反映市場過去冷處理當次會面的原因。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中美元首會面前數天,抵達三藩市和耶倫舉行多輪會談,並即時落實採購近300萬噸美國大豆,及流傳中國正考慮向美方恢復採購客機。如果屬實,將是中方自2017年11月後首次下單。過去中國民航飛機訂購大單往往與重大外交決定掛勾,此舉正為中美關係解凍釋出利好訊號。但耶倫指美方勞工階層和企業均必須得到公平待遇,美方會以經濟手腕,保障美國及其盟友的國家安全利益,及關注中方對關鍵礦材的出口管制云云。言語間暗示「見面禮」不足以打動「芳心」,美方吃不下「禮尚往來」這套中國禮儀傳統,「勝者全取」才符合美方口胃。

  中美官方證實耶倫應邀今年再度訪華,相信美方正準備更大的「購物清單」--美國國債等待中方首肯。畢竟截至去年11月中旬,中國已連續六個月沽出美債,持倉量創14年新低。如果中國恢復購買國債,較其他「小恩小惠」更能紓緩美國燃眉之急,更重要是給世界釋出中國否定「去美元化」的觀感,去除潛在打擊美國經濟核心中之核心的心魔,可謂一箭雙鵰。
 
  不過,今時今日美國國力及國際聲譽已今非昔比,近年主動挑釁及渲染地緣磨擦,希望藉以拖垮中國崛起,同時收割全球經濟紅利來解決美國經濟內生性衰弱,並解決國際話語權驟降等核心問題。美國目的昭然若揭,但時間站在中國一方。中國沒有選舉迫切性,經濟問題偏向不假外求或朝向金磚等盟國解決,拖延戰術更為可取。過去美方曾多次要求耶倫訪華不果,未來能否如願以償,將是元首會面後徵兆之一。

  綜合預測,雖然未見重量級共識,但雙方伸出橄欖枝的信息,對中美甚至全球帶來正面作用,至少恢復軍事溝通有助減少誤判,短期內降低中美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至於「去風險化」等經濟圍堵及軍力震懾中方陣營之主軸將不會改變,或許短期內操作模式或程度有所降溫,有利減低投資市場上極端風險的溢價,但長遠而言本質上將不會改變。

  共勉之。《東亞銀行財富管理處首席投資策略師 李振豪》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etnet榮獲HKEX Awards 2023 「最佳表現證券數據供應商」大獎► 了解詳情

李振豪-豪論國金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