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最愛專欄

10/09/2021 14:52

《青工俠說-廖錦興》香港工業何去何從?

  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因為它的悠久歷史、美麗港口、糅合中西文化又是中國的南大門,於是便順理成章成為亞洲其中一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年輕一代也許不知道,但香港從漁村到國際金融中心的大半個世紀中都以工業為經濟主軸,香港工業不僅造就航運和物流業,還帶動會議展覽業、旅遊和零售業,更為國家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成就非凡。時代變遷,科技不斷進步,香港的政經角色亦有所變化,正如香港從前的工廠區,現在轉為工貿區或商業中心,有些更變為豪宅區。

  我在過去十年都在香港不同院校及講座就「香港工業最新發展」與學生交流,這兩年最大不同是院校和主辦單位都建議將題目定為「科技發展和創新創意創業」,這也是無可厚非,畢竟要與時俱進,只是香港經濟大部分持份者(年青人、僱主、家長、老師甚至政府官員)都有「香港仲有工業嗎?」這疑問。從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工業貿易署的網頁中,詳細列出香港工業貿易資料,包括進出口、轉口、服務貿易、工商業和製造業的具體數據和佔整體GDP多少。過去香港工業曾被形容為製造業,加上從工廠區裏小規模廠房的加工模式,及北移珠三角從事由跨國企業主導的外發加工貿易,業務都以代工生產及原廠設計生產為主的模式,更給人強烈的製造業印象。

  工業界與香港政府商經局就工業發展的過程中都存在一個絆腳石──「香港工業佔整體本地生產總值問題」,若以香港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1%,製造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的2﹒3%(工業貿易署2021年8月發布「香港便覽:工業貿易」)來衡量香港工業的重要性,甚至以此作為基礎去制定長遠策略是完全錯誤的。按香港工業總會上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香港製造:香港工業啟新章》中提及2016年港資在內地製造企業數量為46000家,2019年港資製造企業在內地資產約8﹒5萬億元人民幣,而利潤總額約為6093億元人民幣折合約6801億港元,相當於該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2﹒87萬億港元)的23﹒7%,港資企業除在境外的經濟影響力不容忽視,更帶動香港的生產性服務業龐大需求。

  另一方面報告中90%受訪廠商的總部仍設於香港,主要是財務會計法律、行政管理、市場推廣和研發等工作,這對香港中高層就業機會有很大幫助,加上企業外判漸普遍,也給予香港相關的中小企和年青人初創很多商機,因此香港除金融服務中心,還有工業的雄厚根基。經過多年的轉型增值,香港工業以創新、科技、設計和研發為主,近年著力吸引人才和推動創新創意產業。自中央推動在大灣區發展規劃,香港迎來新機遇,香港國際都會擁有內外循環和特殊地位的獨特優勢,可充分利用內地和國際兩大市場及資源,在大灣區發揮重要作用。《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當然顧問 廖錦興》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與拍賣官看藝術】常玉作品屢創天價,背後其實藏著跌宕起伏的人生► 即睇

最新評論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