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2021 17:20

《匯市縱橫-蕭啟洪》論自由

  轉眼2021年已步入第三周,新冠疫情並沒有因為疫苗的開打而得到明顯的紓緩,周末還是建議多留家中,筆者只能外出逛逛商場,補充一些日常所需,晚餐便只能乖乖的回家簡單的造兩個菜或買些外賣了,因所有食肆晚上六點後禁止堂食的措施仍然生效,這樣的生活令筆者想起了這首歌曲:「無自由,失自由,傷心痛心眼淚流……」,十分無奈!
  本周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拜登將在本周三(20日)正式接任,成為美國第46任總統。普遍關注侵粉會否在當天發難,破壞就職典禮。但筆者相信出事機會不大,即周四(19日)開始侵侵政府便正式成為歷史。
  回顧侵侵的四年執政,連他引以為傲的股票市場,也在去年年初給新冠疫情打垮,雖然年末急速反彈,但為時已晚。有趣的是侵侵仍然堅信拜登是選舉舞弊才勝出,怎樣也不認輸,選舉人確認會議當天,他更號召侵粉到國會山莊抗議,試圖改變事實,結果演變成暴力衝擊,暴徒闖入國會議事聽及議員辦公室,大肆破壞,當中導致了5人死亡,包括一名當值的員警。其後因侵侵言論煽動暴力而被眾媒體封口,事情更引起了廣泛的言論自由的正反討論。
 
*自由不是沒有底線*
 
  此事令筆者想起了曾經讀過的「論自由」(On Liberty)這本近代極具影響力的著作,由約翰.斯圖爾特.密爾(John Stuart Mill)所著,影響了大部分現代民主人士及政黨的思維。當中筆者要跟大家分享兩點體會。其一是自由不是沒有底線的,嚴復先生將「liberty」翻譯為「群己權界」,就是說自由(liberty)的前提並不是個人(己)為所欲為,而是在社會(群)利益與個人權利的界線,即任何人的行為,在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獨立性在權利上才是絕對。
  其二是關於言論自由。作者所要討論的是「公民自由或社會自由,也就是要探討社會能合法施用於個人的權利的性質和限度。」作者指出,最好的政府並不比最壞的政府較有資格控制發表意見。他基於第一:若意見是真確的,持有大多數意見的人沒有權威去替代全體人類決定問題;第二:縱然意見是錯的,但是少了自由和公開討論,那些公認的意見也只是死的教條;第三:他能使個人更好地發展與進步。簡單來說就是真理是愈辯愈明的,若把反對聲音壓下,那就算是大部分人相信的真理也只是教條且社會將不會進步。

*資訊爆炸猶需界限*
 
  西方社會特別喜歡用這道理維護言論自由。筆者也基本同意密爾的分析,但提出一點給讀者思考一下。作者的立論是基於個人能理性分析及判斷,而討論的過程不會對社會造成傷害,且資訊的掌握是充分的。但隨著資訊爆炸的今天,人們遇到問題時最快的反應是上網找尋答案。又因資訊太多,在時間有限的前提下個人並不會窮盡所有相關訊息,然後才加以分析得出答案。
  更普遍的是相信一兩個常看而覺得可信的網站便得出自己「喜歡」的結論或答案。不管還有沒有合理的懷疑,也不管報道者是否存在偏見或存在某種特殊任務(如網路打手)。另外,如傳染病這類消息,並不能說你有言論自由便可暢所欲言,隨便傳送,因在未有確實證據或防止擴散方案之前,過早發放消息將會導致社會恐慌,當各人爭相外逃的時候傳染病就更難控制了。這樣看來言論自由確實有其界限。
  隨著拜登政府的政策自由度因參眾兩院均為民主黨控制而提高,其主張的經濟刺激將愈趨巨量。美國國債規模將屢創新高,而因大量美元流動性充斥市場,儘管耶倫說不會尋求弱美元,但美匯轉弱的機會仍然不少。而在美息持續低企下,資產泡沫更趨嚴重,而市場波動性將會增加。讀者在決定入市的時機要額外小心。在香港仍有言論自由下,多看「專家」分析,再融會貫通,理性分析,充分發揮密爾的「言論自由」精神!
 
*本周策略*
 
離岸人民幣:上周建議候高於6﹒5000沽出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已成交,目標6﹒4000,止蝕6﹒6000。
 
英鎊:本周建議候高於1﹒3680沽出英鎊兌美元,目標1﹒3400,止蝕1﹒3800。
 
紐元:本周建議候低於0﹒7000買入紐元兌美元,目標0﹒7200,止蝕0﹒6850。
 
《招商永隆銀行司庫 蕭啟洪》

【你點睇】政府宣布垃圾徵費暫緩,未來將繼續推廣回收及減廢,你認為幾時先係垃圾徵費嘅時機?► 立即投票

人氣評論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