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2023 10:19

《陶冬天下-陶冬》債務上限,把火棒留給兩年之後

  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暫停執行債務上限的法案。這項法案是總統拜登和眾議院院長麥卡錫,在經過了幾個月的激烈交鋒後達成的框架協議。法案仍需得到參議院批准,參議院議長舒曼表示會「盡快付諸表決程序」。由於民主黨在參議院擁有多數席位,過關應該問題不大。熙攘經月的債務危機可以得以解決。
 
  事實上,華爾街幾乎沒有人認為債務上限問題達不成協議,達成協議的內容才是他們最關心的。達成協議就像公司公布業績,重要的不是什麼時候公布業績,而是業績本身好過預期還是差過預期。雙方爭拗的重點在削減開支上,政府不希望減少太多開支,而共和黨則堅持要為失控的政府開支套上韁繩。
 
  這份法案在筆者看來,實際上是為了對付即將到來的債務違約作出的一個緊急規避行動。債務上限並沒有被調高,而是被暫停執行,把問題推後兩年,即等到2025年新一屆政府上台後再解決。在此之前,不是削減開支,但確保現有開支不再進一步膨脹。法案要求2024財政年度政府可自由支配的、非國防開支與上年持平,在2025年度也只增加1%。同時將疫情期間授權過但尚未花出去的預算收回。這些大約可以節省6370億美元,對於美國政府的大預算,這些都是毛毛雨。
 
  但是法案有一個條款,如果2024年度12個授權法案未能在九月底之前全數通過,則政府可自由支配的、非國防開支將被削減1%。考慮到共和黨人把持眾議院,極端右翼共和黨議員認為麥卡錫讓步過大,而民主黨內極端左翼議員認為拜登讓步過大,12個授權法案未能全數得到通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個就意味著預算收縮,意味著政府開支拖累經濟增長。筆者認為,這是一份溫和收縮的法案,在經濟過熱的今天,對美國經濟衝擊有限,不過如何處理債務上限問題,可能成為2024年大選的一個議題。
 
  自從1917年,美國總共有78次調高債務上限,這在三權分立的美國可謂家常便飯。1976年以來曾經有22次因為國會拒絕按時批准上調債務上限,美國政府被迫暫停部分政府運作或推遲「非關鍵開支」的支付。1995年時候的克林頓政府和2011年時候的奧巴馬政府,都曾發生過因為現金斷流而停擺,但是1789年後美國國債從未停止支付國債的本金和利息過。行政和立法當局、民主黨和共和黨,都希望在「誰先眨眼」的游戲中,指責對方,爭取政治分。這次也不例外。
 
  最後問一句,從通貨膨脹到經濟衰退,從強力加息到金融緊縮,壞消息不斷,為什麼那麼多股市紛紛創出新高?世界最大的12000家上市公司,在今年的前四個月,合計分發了3270億美元的股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陶冬》
(本文為個人意見,不代表所在公司的立場,亦非投資建議或勸誘)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辭任終院法官撰文指本港法治受干預,政府反駁強調不受政治壓力,你是否支持政府回應?► 立即投票

人氣評論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