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
2019-07-04

【移民台灣】港人投資創業7大迷思

 

港人台灣投資創業 7大「誤區」

 

  記者梳理台北開湯店的蔡敏儀及台中「新抱」馮惠貞的經驗及觀察,總結港人的慣性思維投資台灣或創業的7大誤區。

 

 

1.筍舖定義兩地不同

 

  10多萬台幣可以租個過千呎大舖,蔡敏儀忠告千萬不要用「港人思維」,起步最好租個細舖,「在台灣做生意,算盤打法不同,不要想一日有幾多單,我以前一日做到5個客已經很開心。」舖大如果沒有生意會「蝕得甘」,有生意也因請不到人做到「氣咳」。此外,不怕舖位「吊腳」,台灣人普遍開車,他們想幫襯的話,自然會開車過來。反而台灣多是街舖,逢落雨打風、天氣太熱或太冷,街上人流大減,影響生意。台中馮惠貞則提醒見吉舖平租平賣,面積大又在巿區,勿以為是「筍盤」,也要看店前是否方便停車。

 

2.買磚頭未必可保值

 

  馮惠貞指台中樓價會隨樓齡而下調,除非物業位置好,例如在學區,亦視乎建築商,加上台中二手樓巿不旺,台中買磚頭不一定保值。此外不少港人買海景Dream Home,覺得性價比高,但台灣向海樓在打風時易受破壞,不要少看台灣颱風威力,風力可高達15至16級。

 

3.做餐飲業易開易執

 

  台灣做食肆入場門檻低,競爭激烈,當地調查餐飲平均生存年期僅4.1年。蔡敏儀指:「一般後生仔打幾個月工,再問銀行借一點,就夠錢開店。」但失敗率亦高,半年至一年結業是平常,她見過一個舖位6年轉了7次手,全是台灣人老闆。即使熟悉台灣的本地人做飲食,要生存不易。

 

4.舖頭休息不是死罪

 

  台灣年輕人經常轉工,因搵工不難,加上他們講究生活質素,為玩為做義工都可請假甚至辭職。在缺人手的日子,蔡敏儀索性拉閘休息,「員工跟我請假,我就跟客人請假。我同客人講,我不夠員工,你來幫襯先打電話或上Facebook看營業時間吧。」初期她也擔心得失客人,結果生意沒有受影響,客人只是在Facebook埋怨來了三次都「摸門釘」而已,「你賣的東西是他們想要的,自然會來。」

 

5.工資可能貴過舖租

 

  蔡敏儀指台灣最低工資,時薪是150元台幣(約37.4港元),這跟香港37.5元相若。最低月薪是23,100台幣(約5,763港元),不少台灣年輕人寧願做兼職,台灣薪資成本不低,很多小店會一家大小出動,以省下工資成本。

 

6.飲食文化大大不同

 

  食物有質素才能留客,蔡敏儀指即使賣的是台灣人不熟悉的湯品,更何況台灣人對茶餐廳認識,「台灣人好識食,很多人經常去香港,食過不少茶餐廳,很『知掟』的。」

 

  此外,港人開茶記賣公仔麵餐,原來是台灣人眼中是窮人恩物,全無吸引力。

 

7.台灣人情味有前設

 

  台灣人有人情味,蔡敏儀指但首先自己要善待他人,「這裏很簡單,你對人好,人哋對你好。但你巴巴閉閉,乞人憎討人厭,可能會有人檢舉你,讓你惹麻煩。」她初到貴境時,旁邊有間麻油雞湯舖,以為她來搶生意,「佢第一個入來幫襯我,探虛實。」她禮貌告訴對方自己賣什麼,跟他不同客路,對方才放下戒心,更成為朋友。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中國故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