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9-07-31

港人投資大灣區劏舖:爛尾實錄

實錄二:準退休白領 花光積蓄兼欠債  「這是成世慳埋的棺材本」

  

  阿明(化名)跟前面的趙桂秀一樣,買入珠海拱北時代廣場的爛尾舖,但他的情況更糟,因為他亦買入珠海另一商場揚名廣場的劏舖,同告爛尾。兩個爛尾舖用盡他手上用作退休的積蓄外,另欠香港銀行30萬貸款。為了還債,他不敢退休,做一日得一日,對於退休後再無積蓄賴以為生的傍偟,他只有連聲歎氣,欲哭無淚。於2016年先後買入兩個劏舖的阿明,甚至去銀行借錢買舖,如此「勇猛」,他指想退休時多點錢傍身,「那時候到處都講港珠澳大橋快開,帶動珠海樓價。香港樓我買唔起,深圳樓都買唔起,於是就去珠海看看。」

 

苦主:阿明(化名)

事主:60歲、準備退休的白領

投資項目:珠海揚名廣場及珠海拱北、時代百貨商場劏舖,面積各30至40平方呎

投資額:兩個劏舖共130萬元

苦況:用盡退休積蓄100萬元,另欠銀行30萬元、兩個劏舖先後爛尾 

 

營業中商場也爛尾

 

  投資大灣區,阿明是有點經驗的。他於2014年買入珠海斗門的住宅單位,一年後放售,賺了約10萬元。但兩年後想再投資大灣區,已有限購措施,港人只可買商用的公寓及舖位,他找來上次替他買賣斗門住宅的地產經紀幫手。經紀帶他看珠海拱北時代廣場,他見位置近拱北關口,商場又已建好,最後令他「扑鎚」入貨,是每年6厘「返租」回報承諾,「(錢放)銀行沒有利息,這邊有6厘回報,等舖位升值期間有租收,住宅收租也沒這麼高。」還有「返租」的公司包管理,正合如阿明這類要上班、怕煩的小投資者。

 

揚名廣場一期舊商場,一至四樓有超市、時裝店等在營運,人流不少。

 

  阿明以大約80萬元買入劏舖,交訂金幾個月後,上珠海交「尾數」,經紀帶他去珠海另一商場,叫揚名廣場,指商場五、六樓有劏舖出售,提議他買入,「我說不夠錢,他說先上會,這個劏舖不貴,約56萬,可以多收點租。」這個同樣有「返租」承諾的劏舖,位處傳統商住區的商場內,人流極旺,商場下面數層已有超巿、時裝店等在營業。要多買一個舖位,他向銀行借了30萬元。阿明兩次買舖,都強調買入的舖位已建好,有實物可見,一般港人對「爛尾」的概念,是建不成樓,沒想過建好的商場,甚至在營業中,會拿不到業權或房產證(又叫不動產權證)而「爛尾」。另一點是阿明對經紀完全信任,但這個經紀只是在上次買斗門住宅時於地產舖遇上的,他解釋:「他帶挈過我賺錢,我咪冇戒心。」

 

數過珠海登記追討

 

位於珠海香洲區的揚名廣場有兩幢,左邊是一期舊商場,右邊是二期新商場。「出事」的劏舖位於一期的五、六樓。

 

  時代廣場的劏舖收了幾個月租,有交不到樓的消息傳出,阿明向那個「相熟」經紀查問,對方稱住宅那邊「出事」,跟商場無關,他指當時只有相信對方:「報紙、電視完全看不到有關消息,只能靠經紀講。」不到一年,另一邊的劏舖揚名廣場也收不到「返租」,情況跟時代廣場相似,商場根本沒有做劏舖分契,原來商場業主欠債,早把商場五、六樓即劏舖場的樓層抵押了給銀行,這分明是詐騙,受騙業主達500人。阿明和一班揚名廣場劏舖業主去報公安,對方指是私人商業糾紛不受理。

 

位於廣場六樓的劏舖層近乎丟空。

同屬劏舖層的五樓現有幾間學英文及畫畫學校。

五樓通往六樓的電動樓梯長期停頓,樓梯上放垃圾箱,接載天花滴下來的雨水。

 

  接著商場的管理公司數度易手,每次新公司上場,就要求劏舖苦主到珠海重新登記一次,否則作放棄追討。阿明手上兩個「爛尾盤」,單是到不同部門及公司登記資料,讓自己列入苦主追討名單,要頻頻去珠海,甚至要請假去,他苦笑說:「港珠澳大橋未開,要坐船過珠海,來回500多元,現在坐車過去,便宜多了。」

 

  至於另一個出事劏舖時代廣場,阿明打官司,沒料又被騙一次。他向那個經紀求助,「我人生路不熟,透過佢去搵律師。他說他也是苦主,收不到佣金。」對方介紹旳律師,收費2萬元人民幣(約2.4萬港元),上庭時律師沒現身,只有經紀相陪。他後來才知道,「告狀書」不是律師寫的,是律師教經紀去寫,「佢兩個原來是早相識的。」

 

港府並無出手相助

 

  阿明勝訴,被告幾間公司方同意分三期還款,但阿明只收過4萬元後,再無下文,他再出律師信,要求法院查封對方資產並拍賣還債,但法院回覆找不到對方可封的資產,反要求阿明提供,「法院說要在10日內提供,提供不到就行動暫停。」後來珠海有官員向業主們稱拍賣幾次都流拍,但他和一班小業主根本無從證實,他們更曾求助特區政府,石沉大海,阿明憤指政府宣傳大灣區,但對於大灣區被騙的港人漠不關心。

 

  阿明再無積蓄,還欠下銀行幾十萬港元,對退休後的生活感到傍偟。訪問結束前,他感觸地說:「上面有些人就是看中我們的弱點,銀行冇息,港樓又貴,手上有一百幾十萬的人,最多上去買。這些錢正正是我們死慳死抵出來的錢,就是騙你這些人。我不是很有錢,不是專業投資者,但這些錢是我成世人慳埋的棺材本!」他正正道出小投資者的哀歌。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中國故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