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3-08-30

今年約20城支持團購買樓,變相鬆綁「限跌令」

  廣東珠海一個新樓盤因備案價兩年兩度下調被誤傳「五折賣房」引發關注後,放開樓價「限跌令」的討論愈來愈多,呼聲也日漸升高。內媒《澎湃新聞》指出,雖然未有城市明確放開「限跌令」,但多地政府已採取靈活性措施變相鬆綁限跌令。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指出,今年以來,多地調整政策變相下調樓價,包放寬商品房備案價下浮幅度,對新市民、人才等群體實行價格優惠,滯銷項目可調整價格下限等。而據諸葛數據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約有20個城市出台政策支持團購商品住房,允許開發商給予購房者一定價格優惠,如廣東惠州、福建寧德、河南洛陽、浙江杭州、安徽滁州、四川資陽等,還提出優惠價格不計入備案價跌幅範圍,在「限跌令」基礎上作出鬆綁和讓步。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住建部主管媒體《中國房地產報》發文提到,「應當給予開發商更大的自主定價權,允許開發商以降價促銷的方式展開自救,以盡快回籠資金」。這被業內解讀為「限跌令」鬆動的標誌;《經濟觀察報》亦發布了《是時候放開房價「限跌令」了》的文章,認為從當前形勢看,放開「限跌」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分析:取消限跌令或業主心態不平衡、土地收入下跌*

  不過,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為,取消「限跌令」雖然可能對整個房地產市場帶來一些積極的拉動作用,但也可能會產生一些波動和負面影響,如已購房的業主見新買房的業主享更優惠價格,容易心態不平衡,產生一些爭端和維權行為,引發一系列社會矛盾;對地方政府而言,房價的下跌不再受控,意味著土地價格也可能會隨之下降,作為政府重要財政收入的土地收入下滑,故政府取消「限跌令」的動力不足。此外,在中國傳統「買漲不買跌」心態下,市場信心可能再次遇挫,短期內的銷售好轉可能帶來的是較長期的信心低迷。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認為,本質上房價應該由市場供需決定,但當下的房地產市場限制性政策較多,如果短時間全面放開,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取消「限跌令」的影響還需要充分論證,業內也需要對此謹慎看待。

 

撰文:經濟通中國組

延伸閱讀

中國故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