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4-05-16

清醮載譽客如雲,擷取精華擴全城

  長洲昨舉行太平清醮,比商戶預期更丁財兩旺。飄色巡遊及搶包山等焦點活動,撐起了全港少有集傳統習俗、流行文化、時局發展於一身的獨有盛事,對本地及海內外觀光客,各有吸引力。

 

  旅遊業界近月集思廣益,設計出可於島上長期舉辦的文化深度遊,但各方仍要致力擷取清醮不同成功元素,嘗試複製全城、倍加推廣,以應對旅遊模式的新變化。

 

  今年太平清醮不屬於長假期,長洲商戶原本普遍看淡生意差過去年,但大概多得旅發局周末首辦的節慶主題無人機表演,令更多遊人慕名而至。

 

  新渡輪客量按年錄得雙位數升幅,亦有提早營業的宵夜食店指,一個朝早已經回本。

 

  美國駐港總領事梅儒瑞為看清醮首踏長洲,形容心情非常興奮。誠然,走菩薩、神功戲等連串活動全日目不暇給,曾看麥兜動漫系列者,都能從搶包山找出趣味,而由「色芯」小朋友扮演的大熱人物如「何太」,大概最引本地人發笑。

 

推銷特色祭典 分散觀光人流

 

  有別內地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等霎眼風潮,由奉神包子演變而成、有歷史底蘊的平安包,更有力長賣長有。旅議會上月公布了6個網絡票選的深度遊行程,長洲那個讓人學習蒸製平安包、試舞麒麟,還能到老牌冰廠鏟冰等,就只是不能爬包山,有利紓減島嶼先天旅遊承載力限制,將祭典、地道文化吸引力攤分到全年。

 

  包山嘉年華2005年復辦後,太平清醮在海內外名聲更響,不少港人反倒怕逼、怕熱、怕趕船,不敢現場觀看。不同單位固然應重點推銷全城最特色活動,但東區昨日上演的譚公誕大型巡遊,在官方旅遊網站、社媒僅聊備一格,未能吸引更多人流,甚是可惜。

 

  本港類似太平清醮祭祀神明、超渡幽靈的特色民間儀式和食品,為數不少,只要不涉任何褻瀆、扭曲,其實值得旅發局統合宣傳,將元朗天后誕會景巡遊、盂蘭文化節等,都化作更有用的旅遊資源。以日本為例,國家旅遊局設專頁,按季節、地方一次過介紹祭典,個別如豐年祭、左義長祭,甚至足以引人特意造訪。

 

善用文化資本 出售客製精品

 

  從流行文化角度看,旅遊界議員姚柏良曾指出,本港未有好好善用智慧財產權(IP),麥兜不少作品和橋段涉及長洲,長洲景點或產品卻鮮見牠的身影,浪費了其吸引力。

 

  新世代旅遊著重體驗,知名影視作品可以歷久不衰,本港無數影視巨星曾留下身影的油麻地舊警署,早已躍居內地旅客的長期打卡位。

 

  當灣仔警察總部正經八百的官方警隊禮品都捧場者眾,港府實應考慮將油麻地舊警署改建成類似大館的新景點,常設官方禮品廊,甚至讓旅客購買印有自己「入冊」坐牢照片的日用品,借助源源不絕的人流,開拓新財源;夥拍文化演藝界,在影視場景販賣精品,也是另一出路。

 

  今天廣為人知的太平清醮,有不少出於現實需要作出的節衷安排,偏離了歷史習俗,如以比賽形式鬥搶膠平安包,麥兜電影已曾詬病,但凡是推廣自身文化內涵時,還是要竭力守住基本底線,像清醮主題郵票錯用舞龍圖片、金庸雕塑展誤植紫「杉」龍王、文學館南來作家遺物展照片張冠李戴等,實應該極力避免,需要認真對待。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中國故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