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1-05-28

【理財通】華僑永亨:南北向資金流入可期 北向遠超基金互認計劃

  人行、中銀保監及中證監早前聯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市場普遍預期「跨境理財通」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表示,理財通南向和北向皆可能錄得一定規模的資金淨流入。對於香港市場的流動性而言,正如深港通和滬港通,當南向資金淨流入更多時,香港的人民幣流動性將得以改善,從而對美元/離岸人民幣掉期點子帶來下行壓力,同時港元需求將增加,從而對港元利率帶來上行壓力。不過,由於初期跨境資金流動規模有額度限制,對市場帶來的影響可能不會太大。

 

李若凡認為,廣東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分散投資需求有待海外資產滿足(資料圖片)

 

北向資金淨流入可期 規模料遠超基金互認計劃的水平

 

  對於理財通會否重演基金互認「南冷北熱」局面,李若凡指,基金互認計劃僅面向香港客戶,理財通面向港澳兩地的客戶。截至今年3月,澳門居民存款總額達到6805億澳門元,人均存款接近100萬澳門元,反映一定的潛在投資需求。其次,基金互認計劃認可的基金產品有限。根據證監會2020年的季度報告,獲批南下銷售的內地基金共有51隻,而獲批北上銷售的香港基金則有29隻。

 

  她指,基金互認計劃推出後,中國經歷了811彙改及中美貿易戰。這些因素導致人民幣大幅波動,而過去一年,境外投資者持續增持中國國債,以及近期通過深股通和滬股通大舉買入A股,皆反映中國內地資產吸引力逐漸上升,預料人民幣資產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可能進一步上升。因此,她認為,理財通的北向資金淨流入可期,規模料遠超基金互認計劃的水平。

 

廣東投資者不斷上升的分散投資需求 或需通過海外資產滿足

 

  至於南向交易,李若凡認為,在2010至2020年間,廣東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長1.1倍,反映中產階級不斷擴張;截至今年4月底,廣東省各項存款總額按年增長11.5%至27.6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由2010年的63萬億元逐步上升至2020年的241萬億元,其中可投資資產超過1000萬元的高淨值人群總數達到262萬人,而高淨值人群人均持有的可投資資產達到約3209萬元。雖然內地資管市場快速擴張,但在中國內地尤其是廣東投資者群體龐大的情況下,不斷上升的分散投資需求仍可能需要通過海外資產來滿足。

 

撰文:經濟通記者金雪凝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財經熱話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