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4-05-20

的士問題難再拖,有序規管網約車

  的士業界近日自發「放蛇」,意圖檢舉Uber白牌車司機,反映政府剛批准之的士加價,既無助紓減業界收入受侵蝕的不滿,也未足以根本促成更優質服務。運輸及物流局雖然押注月底截止申請的車隊制度,可挽回公眾信心,但局長林世雄首露口風,對合法網約車持開放態度。當局參考海外經驗後,最終放行多少私家車,又如何處理的士業損失,相信是解開死結的關鍵。

 

加價難遏不滿 司機放蛇報警

 

  雖然上周行政會議3年內第2度批准的士加價,以應對營運困難,但隨後仍屢有的士司機預約Uber服務,再報警告發,顯見雙方的矛盾對立,已難再拖延漠視。去年11月,約500架的士曾警告集體罷駛,最終臨門取消,據稱因為港府承諾打擊網約平台非法取酬活動。

 

  根據《道路交通條例》,除非獲發牌照,任何人均不得駕車取酬載客,首次定罪可罰5,000元及監禁3個月,再犯者罰則倍增。不過,截至上月,警方今年僅對白牌車執法19次,只是略比過往積極。

 

  Uber 2014年登陸香港後,以車款選擇、服務評價制度等優勢,霎時搶走不少生意,挫損的士車主及租車司機。另一邊廂,交諮會去年所接獲投訴中,的士案例也大升約5成至逾1.1萬宗,主要涉及拒載,其次是駕駛行為不當。

 

  林世雄於電台節目表示,的士業界真要「爭氣啲」,但期望年中公布結果、最多發5個牌照的車隊制,可改變業界文化,防止市民信心每況愈下。

 

  本港的士車隊最遲明年中投運時,必須提供網約渠道、電子支付、閉路電視系統等,在海內外已是尋常安排。只因本地的士牌長久維持於1.81萬個,牌主購入幾乎一勞永逸,至今才願意嘗試組隊合推新配套,以換取更彈性定價自由,並抗衡Uber挑戰。

 

  事實上,向以用家角度出發的消委會,2017年已發報告提倡漸進發牌,有序規管網約車和司機,改善選擇和服務。在立法會去年底修例,加碼打擊白牌車及違規「黑的」之基礎上,林世雄如今持開放態度,網約車規管框架可考慮的士以外其他合法出租車,總算從善如流。

 

順應公眾要求 釐清補償責任

 

  縱觀全球,政府要放行網約車平台,修例確保其乘客也得到充分保險覆蓋,必須妥為計算和處理的士業界損失。

 

  與香港相若,澳洲的士牌照過去行永久制,設限額而可轉讓,在大城市等閒可索價數以十萬澳元計。當各州份2015年起陸續容許Uber合法落戶,的士牌價幾乎插水。這損失常由的士、網約車以至小巴乘客往後幾年每程額外付1澳元(約5.2港元)所承擔,金額卻仍未足夠。

 

  澳洲逾8,000名的士業人士2019年再集體興訟,指控Uber於2012年非法攻入當地以來,造成了重大收入和牌價損失。Uber今年3月同意和解及支付2.72億澳元,創下環球同類先例後,英國倫敦的士業本月初亦再次向Uber索償2.5億鎊(約24.7億港元)。

 

  上世紀,香港改革證券交易牌照制度時,曾以合併後聯合交易所上市股份,來彌補各券商原有牌照損失,以後業者凡合資格便可領牌。由此可見,本港內部一樣有先例可援,但當港府正式研究向網約車企開綠燈,的士業界的收入和牌照損失如何劃線和分攤,應額外放行多少私家車司機,有意合組的士車隊的商家又會否轉念煞車,將有連串問題和挑戰要解決。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FOCUS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