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
2019-04-30

伊朗禁油令惹禍,油價飆升致通脹重臨?

  美國上周一(22日)宣布,不會延長對伊朗原油的制裁豁免,要求各國停止從伊朗入口原油。

 

  消息隨即令油價連升兩天,倫敦布蘭特更創下半年新高,直逼每桶75美元。

 

  由於油價與通脹關係密切,「禁油令」會否令沉寂多時的油價再度上揚,從而刺激通脹,最終影響央行的寬鬆貨幣部署,甚或是資產市場的走向?

 

 

  去年底,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簽署行政命令,重啟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惟包括中國、希臘、印度、意大利、日本、南韓、台灣及土耳其等8個國家及地區可暫時獲得豁免。但白宮卻在今周一發表聲明,宣布不再容許這些國家或地區入口伊朗石油。

 

  雖然特朗普隨即在網上推文,指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內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增產來填補伊朗的石油出口,但市場卻不為所動,倫敦布蘭特期油上周一上漲近3%至每桶74.04美元,而紐約期油則上升逾2%至65美元水平。

 

  油價與通脹關聯甚大,看看圖表便略知一二,紐約期油與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走勢甚為相似(見圖一)。今年年初,紐約期油於42美元低位反彈後,CPI及後也隨即上揚,至於聯儲局看重的通脹指標——核心消費物價指數(PCE),其走勢與CPI相似。無他,油價往往與製造商品的成本有關,因此對PCE有一定影響,故油價上揚亦隨時打亂聯儲局的部署。

 

 

  現時聯儲局制定貨幣政策時可收放自如,乃拜通脹低企所賜,一旦通脹因油價升溫而飆升,但經濟增長卻持續下行,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該鬆該緊?實在是難以掌控。再者,央行的一舉一動亦會影響資產市場,皆因環球股市年初至今已累積可觀的升幅,納指上周三(24日)更一度升至8139點的歷史新高。而推動升市的背後,正是各國央行暫緩緊縮貨幣政策,一旦央行因通脹升溫而再度更改貨幣政策,股市的調整可能難以想像。

 

供應缺口最少達180萬桶

 

  油價影響深遠,而判斷「禁油令」會否導致油價上揚,最重要還看石油市場的供求關係。自美國向伊朗實行部分禁運後,每日產油量由380萬桶大幅下降至270萬桶,佔油組總產油量約一成左右,佔比不少,因此要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影響實屬非同小可!

 

  現時伊朗石油主要出口至亞洲,觀乎3月亞洲主要國家入口的伊朗石油數量(見圖二),以中國及南韓入口最多,其次是印度、日本、土耳其。幾個國家當中,只有與美國甚有「牙齒印」的土耳其,可能堅決進口伊朗石油機會最大,其餘國家包括南韓、印度、日本等與美國關係匪淺,估計會遵循美方的「禁油令」。

 

 

  至於中國,雖然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上周一表示,堅決反對美方實施單邊制裁,令部分市場人士憧憬中國不理會美國反對,依然入口伊朗石油,但另一邊廂,中美貿易戰短兵相接,中方順從美方意願的機會亦很高。由此推算,單是亞洲因為伊朗石油禁運的供應缺口,可能已超過每日180萬桶。

 

填補缺口為關鍵

 

  要填補伊朗供應缺口,關鍵在於其他產油國會否增產。不過,油組首領沙特阿拉伯能源大臣法利赫(Khalid al-Falih)已表明,看不到美國實行伊朗石油禁令後,有需要即時增產的理據,言論似乎與特朗普的口徑不一。

 

  至於全球最大產油國美國,現時頁岩油的產量已達至樽頸。即使隨著Permian盆地的管道工程竣工,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預期,七大頁岩油產區在下月平均日產量即使升至846萬桶的紀錄新高,惟增加數量只得8萬桶,與前文提及,「禁油令」所產生的180萬桶供應缺口,可謂九牛一毛。「侵侵」若想通過石油禁運,而增加出售美國頁岩油的如意算盤,可能未必打得響。

 

  況且,OPEC與非油組國,已於去年底達成新一輪減產協議,並於今年實行。過去3個月,油組成員國的石油產量下降至每日約3,000萬桶,是近年來低位。瑞銀就發表報告,指根據去年經驗,沙地及其盟友不會增產,來填補伊朗石油生產,加上夏季是石油需求高峰期,估計供應會繼續緊縮,看好油價前景,本季布蘭特期油價格,會介乎每桶70至80美元之間。

 

  特朗普早前曾高調表明油價不能過高,但卻另一邊廂卻向伊朗回復石油禁運。最諷刺的是,盟友沙特未必就範願意增產,且國內頁岩油產量又追不上,如何令油價保持低企,通脹溫和,資產市場進一步上揚,保住太平盛勢的局面至明年大選,就只有「侵侵」先知!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剖析天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