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0-12-02

日本經濟 低迷中有起色

  受消費稅上調及超強颱風影響,日本經濟早於去年第四季已錄得負增長;新冠疫情更是重創日本經濟,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年化數據創有紀錄以來最大跌幅,錄得連續第三季收縮。但是,在日本政府因應疫情實施的政策,以及全球經濟活動重啟下,第三季GDP強勢反彈,按季年度化增長21.4%,並創52年來最大增幅,增長主要由私人消費及淨出口拉動。

  

日本政府勢保經濟

 

  日本政府於今年5月解除全國緊急狀態,隨後推出國內旅遊刺激方案和餐飲補貼措施,刺激市民外出消費。在一連串措施下,效果逐漸顯現,私人消費第三季按季反彈4.7%,為季內GDP增速的主要動力。儘管當地近日新冠疫情持續擴大,但政府仍未實施全國緊急狀態令;除疫情嚴重地區,整體刺激措施仍繼續進行,可見日本政府決心力保經濟,堅持繼續經濟活動及刺激消費,以緩解困境。即使疫情再度惡化,預計消費將不至於出現第二季斷崖式跌幅。

 

(iStock)

 

  隨著海外經濟逐漸復甦,日本第三季出口終止了此前連續兩季跌勢,並按季上升7%,其中汽車等製造產業對中國及美國的出口明顯回升。同時,第三季進口仍處於低位,淨出口出現明顯增幅,並成為季內GDP增長最大動力。儘管歐美疫情於9月開始轉差,但外需仍持續增加。以最新數字看,日本10月出口按年僅跌0.2%,為2019年1月以來最小跌幅。貿易最壞時期或已過去,日本第四季出口仍有望進一步改善。

 

  總括而言,本季GDP數據顯示,前期推出的經濟刺激措施漸見成效,並成功穩住了私人消費;期內外需回暖,出口反彈勢頭延續至第四季。儘管全球疫情有再起之勢,但與第二季情形不同,今次日本政府保經濟的決心更強烈,預料當地經濟於第四季繼續復甦。

 

日本-核心CPI創逾九年半最大跌幅

 

  10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跌0.4%,扣除生鮮食品價格的核心CPI按年跌0.7%,降幅為2011年3月來最大。物價下跌主要由於高基數效應,加上政府推出旅遊及餐飲補貼措施。日本央行上月底調低全年通脹預測,未來數月通脹率可能再跌。

 

泰國-貿易數據遜預期

 

  10月出口和進口分別按年跌6.71%和14.32%,均遜預期和前值。出口下滑的主因是白米和糖等農產品出口下跌;進口方面,大部分板塊普遍下跌。展望未來,疫苗研發將是推動經濟的主力;泰國央行最近抑制泰銖上漲,亦可降低風險和推動經濟復甦。

 

俄羅斯-零售銷售持續回升

 

  10月零售銷售按年跌2.4%,勝預期的-3.6%。必需品支出自上月大跌後回升,帶動消費支出上揚。失業率雖維持在6.3%不變,但仍高於歷史正常水平。隨著疫苗研發提振商家和消費者信心,當地零售銷售有望持續復甦。

 

美國-消費者信心受挫

 

  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96.1,並遜預期的98。當地疫情惡化挫消費者信心,現狀指數和預期指數亦分別跌0.3點和8.6點。疫苗研發報喜,惟病例持續上升,料來年消費者情緒反覆,當局急需推出財政刺激方案振興經濟。

 

德國-製造業PMI保持擴張

 

  11月製造業PMI錄得57.9,勝市場預期的56,但低於前值的58.2。指數走勢平穩,並連續5個月處於擴張區間。封鎖措施雖擾亂經濟活動,但隨著近期疫苗研發頻頻傳來利好消息,我們認為製造業的樂觀情緒將持續升溫,PMI預計不會重返萎縮區間。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剖析天下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