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7-06-23

【回歸廿年】蔡太:經紀不再魚翅撈飯 中資行取代屬時間問題

  廿年來經歷了1997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企業經營環境艱難導致股票派息減少,不少人對買股票的興趣減少。中潤證券主席蔡陳葆心(人稱蔡太)認為,這個情況亦打擊經紀行業。

 

蔡太與時任總理朱鎔基合照 (受訪者提供)

 

 

魚翅撈飯風光不再 銀行入侵打擊證券行

 

  她憶述,1973年「全民皆股」年代,經紀們「魚翅撈飯」,因當時中環的食肆不多,食飯要「搵位」十分困難。「但經紀就實有位,佢(食肆)留比你既,要問你啲貼士嘛。」當年經紀受人尊重,人們最想認識經紀,好幫助他們「點石成金」。

 

  但近廿年經紀已風光不再,自從銀行涉足證券業務,經紀行經營日益艱難。「本地經紀年紀大,要退啦,又咁多新花招,年輕人見搵唔到食,未必想繼承呢個行業。本地行執到差唔到無晒,剩番十分一。」

 

蔡太與時任特首董建華合照 (受訪者提供)

 

  她表示,以往外資行與華資行「河水不犯井水,無大經紀蝦細經紀呢回事」。但現時股民交易不用交收,只需透過銀行戶口扣除便可,令他們覺得透過銀行管理證券戶口更簡便。

 

  同時,2003年4月份聯交所撤銷最低佣金制度,市場參與者可自由商議佣金收費,為搶生意,證券行均割喉式減價。

 

  蔡太認為,這個策略並非不好,時代要變,無論如何都需要適應。「以前有士多,而家全部係超級市場。嘈佢地(零佣金的經紀行)都唔啱,又無犯規,自由議價生意各有各做,唔收錢都有錢賺,係佢叻,死守果啲無得做架啦。」

 

細行遲早被中資取代

 

  中潤經歷多個股災後,雖然關閉不少分行,但位於中環的大本營仍然屹立不倒。不過,現時網上落盤方便不少客人,駐足證券行的人沒有以前多,「分行而家唔做啦,因為唔需要啦,而家既人拎手機就得。我地都係做熟客生意,佢地都電話或網上落盤。」

 

  她認為,證券行的生意宗旨是「老實唔呃人」,有時需向客人提供好建議,這樣才可以繼續經營,而中潤至現在亦未到要蝕錢的地步。

 

蔡太指自己與中資行關係好,不想批評太多,認為本地行與中資行應互相學習 (Dennis攝)

 

  中資行近年不斷來港收購,而且「滬港通」及「深港通」開通後,不少業界人士抱怨受惠的只有中資行,本地行的生意未有顯著增加。

 

  不過,蔡太指自己與中資行關係好,不想批評太多,認為本地行與中資行應互相學習,「但中資既錢係多過香港,都係錢多既話事」,因此小型券商被中資取代是遲早的事。

 

撰文:陳佩珊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最新專題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