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6-12-06

運籌營商(四): 惡意搶註成風 管理內地知識產權具挑戰

  中國「盜版大國」惡名昭彰,而一河之隔的香港「搶註」問題其實亦十分尋常。當特首梁振英為中國新登記的知識產權數字世界而驕傲,更指本港可擔當知識產權轉移的角色之時,有律師行建議中國應考慮以現行的商標法減少惡意搶註,致力提高專利申請的質量,而非數量。

 

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亞洲區知識產權及技術部主管Edward Chatterton指,儘管中國成為首個在一年內錄得100萬宗專利申請的國,國際企業在內地營商仍然面對嚴峻的知識產權挑戰 (受訪者提供)

 

 

內地搶註商標 特朗普亦「中招」

  中國的商標法令不少國際品牌吃盡苦頭,如iPhone、New Balance甚至原告變被告。而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後,「Trump」在中國亦被搶註商標,甚至與馬桶同名。

  根據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的商標註冊資料,在中國以Trump 註冊的 53 個商標之中,僅有21個的申請人是特朗普本人,其他申請均是「白撞」包括投資顧問公司、水族用品店、食品廠,以化工公司,甚至有馬桶製造。該公司創辦人接受傳媒訪問時聲言絕對不會放棄Trump商標,更指「中國的法律一定會保護我們這種企業的。」旁人一聽難免失笑。

  梁振英早前出席知識產權的活動時,指外界對內地的印象可能是有關侵犯知識產業權、賣假貨等,但其實在中國新登記的知識產權數字已經超美成世界第一,而且增長十分快,香港的在這方面的角色是做知識產權轉移。不過同時,有律師行建議中國應考慮以現行的商標法減少惡意搶註,致力提高專利申請的質量,而非數量。

 

歐華律師事務所: 國際企業面對嚴峻知識產權挑戰

  歐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亞洲區知識產權及技術部主管Edward Chatterton指,儘管中國成為首個在一年內錄得100萬宗專利申請的國,國際企業在內地營商仍然面對嚴峻的知識產權挑戰。同時,網上侵權行為仍十分普遍。Edward相信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監管機制正在改進,政府也正積極應對侵權行為。對於中國實現「創新型國家」的目標,他建議中國應考慮以現行的商標法減少惡意搶註,致力提高專利申請的質量,而非數量。

  他直言,知識產權執法在中國內地較為困難。中國內地的法制為民事法,因此在法院審理案件時文件披露較少。當知識產權擁有人嘗試透過法院訴訟處理侵權情況,及嘗試證明有關侵權問題帶來的損害,較少的文件披露對知識產權擁有人不利。總括而言,侵權者無須自動披露所有相關文件,意味著他們可以「隱藏」侵權行為的細節。

  「持續不斷的商標惡意搶註問題及相對薄弱的商業機密保護,仍是中國知識產權擁有者面對的最大挑戰之一。」Edward指,品牌明知在中國註冊商標及專利會焦頭爛額,仍願意花費巨額法律費用入稟訴訟,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在許多情況下,外資公司已嘗盡其他途徑,為了保障其寶貴的知識產權,他們在不得已情況下會在中國內地入稟訴訟。第二,幾乎對所有知識產權擁有人而言,中國已成為一個漸趨重要的市場。因此,外資公司在中國內地保障其知識產權相當關鍵。」

 

阿里巴巴旗下網站平台,一直被批評充斥假貨。創辦人馬雲曾因一句:「很多假貨,產品和服務做得比真品還好、更平」引起輿論嘩然 (資料圖片)

 

 

籲審查「影子公司」註冊申請  防問題蔓延至港

  「搶註」在內地屢見不鮮,這風氣已蔓延至香港, Edward指「影子公司」在香港乃一持續的問題。當與品牌沒有任何關連的個別人士,註冊一個包含知名品牌或與知名品牌非常近似的公司名稱,即屬「搶註」。

  他透露,一般而言,這類「影子公司」為沒有資產的「空殼公司」,大部分情況下該些個別人士以中國內地為基地。「根據我們觀察所得,很多香港品牌擁有人曾遇到上述情況。最近期的例子,是一間知名的飲品製造商投訴另一間公司的名稱利用了其知名的品牌。我們代表這飲品製造商申訴成功,公司註冊處最終在被投訴公司的名稱中,除去該飲品製造商的名稱。」Edward解釋,提出有關公司名稱的投訴普遍有助解決「搶註」的問題。若公司註冊處在審查每間公司的註冊申請時,一併檢查其名稱是有否包含知名品牌的名稱,這可有助避免「搶註」的問題。

  「我認為香港及中國內地對知識產權的保障各有不同之處,難以比較兩者誰較『優勝』或『不足』。話雖如此,當中一些相關問題只在中國內地的框架下出現。品牌保護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縱使中國內地相關法律在近期有所改變,盜版品牌問題仍然嚴重。這在香港並非大問題,因為香港的法制對品牌擁有人較為有利,而其對惡意侵權有較廣泛的定義,可以用於制衡盜版申請。在過去幾年,中國內地在有關方面已取得重大發展,但上述原因令品牌擁有人繼續視中國內地為一個具風險的市場。」(系列完)

 

撰文: 王錦霞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專訪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