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
2018-11-15

奇華黃嘉信談守業:慢擴內地市場 將斥逾2億擴大埔廠房

  「香港終於有手信」,這句Slogan由一家擁有80年歷史的香港本土家族企業說出來,顯得格外響口。奇華餅家走到第三代,在香港設有63家分店,其「送禮之選」的品牌形象已深入民心,在競爭激烈的香港禮餅市場站穩陣腳。

 

  不過老餅家要尋新增長,不免要把眼光投向內地,如奇華上周在上海進博會參展,希望找到合適的合作機會。奇華第三代家族成員、執行董事黃嘉信在上海接受《經濟通通訊社》專訪時坦言,奇華13年來在內地發展進度慢,但為了守護家族品牌,仍堅持百分百香港生產,將以循序漸進地溫和擴張,包括斥資超過2億元擴展大埔廠房、持續優化供應鏈,及繼續籌劃在內地一二線城市開設分店。

 

黃嘉信表示,奇華這次到上海進博會參展,希望可找到銷售夥伴(林雯婕攝)

 

奇華攻內地禮品市場 陳皮豆沙月成網紅

 

  今次帶領奇華團隊在上海進博會參展,黃嘉信表示進博會規模非常大,展覽產品種類繁多,即使是開幕首日僅開放了數小時,但當日人流亦尚算可以。黃嘉信指奇華參展沒有特別大的目標,只希望能增加內地的商業聯繫,提升奇華銷售成績。

 

  奇華沿用香港本土高檔禮餅的定位,進攻內地的禮品禮盒市場,同時在傳統口味上作新研發的,最佳例子就是其15年陳皮紅豆沙月餅,已經成為內地網紅產品。黃嘉信指,他們在上海開設分店時,便發現內地消費者對奇華的市場定位相當認同,銷售反應超乎想象,舖面運作很快便上了軌道。

 

  即管如此,奇華在內地市場卻未能像在香港及台灣市場般一帆風順,相反地奇華默默耕耘13年,進展不溫不火,至今僅有12家分店,為奇華貢獻的銷售成績,在整個銷售網絡中僅屬「皮毛」。黃嘉信坦然奇華在中國市場中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現時目標仍然是在內地打響其品牌,計劃在北京及成都開設首家分店。

 

堅持香港生產保品質 斥資拓大埔廠房

 

  不少內地餐飲品牌,通過噱頭及營銷操作,便可成為網紅店,做到「病毒式擴張」,如主打冰室風情的翠華及九龍冰室,還有來歷不明的山寨「蘭芳園」,都在內地市場頗為吃香。那麼奇華可否複製這個方式呢?黃嘉信表示,他們把品質控制放在首要地位,堅持百分百本港生產,寧願放棄大規模增長,不招加盟店,亦不考慮在內地設廠,目的只是為專注守護品牌,「希望(奇華)有多一個80年」,當然目前也沒有上市的打算。

 

  黃嘉信表示,若在內地設廠,便需要重新學習國內的一套生產流程,花費大量時間及精力,所以奇華堅持把生產基地留在香港,保證產品品質。黃嘉信透露,奇華將斥資超過2億元,擴張公司在大埔的廠房,把產能提升50%至70%。

 

  生產廠房遠在香港,而內地分店網絡較為鬆散,再加上糕餅類食品保質期短且易碎,黃嘉信同意供應鏈是一個棘手的問題,但奇華正在進行優化,希望能把整個運輸過程做得更加流暢,以便更好地控制成本。

 

  至於電商方面,奇華亦保持穩陣策略,只在部分電商平台上開設直營網店,不尋求網絡經銷商。儘管網店可以接觸到更多顧客,但目前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黃嘉信指,日後不排除網店收入和內地門店收入呈五五開。

 

奇華在內地主打禮盒市場,據黃嘉信表示,其產品百分百在香港製造。(林雯婕攝)

 

黃嘉信:未考慮第四代接班問題

 

  在中華傳統文化浸染下的香港,家族企業概念根深蒂固。家族企業具執行能力強、組織力強、管理層之間溝通順暢等優點,但存在缺點亦相當明顯。

 

  作為80年的老店,記者提及奇華的家族傳承時,黃嘉信認為,奇華之所以能歷久不衰,原因在於無論是來自管理層還是員工的意見,家族成員均願意去聆聽,即使大家意見有出入,家族成員都會採取溝通協商的方法達成共識,即使是兩代家族成員之間亦可以達成有效的溝通,任何事情都可以拿出來當面討論。

 

  至於奇華第三代成員均走入壯年,黃嘉信透露,目前第四代成員都還在讀書,所以未開始考慮企業的接班問題。

 

撰文:楊英傑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專訪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