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
2017-03-09

需求日增 改革深化 醫藥行業回春可期

  「兩會」召開,預計民生議題會再成為討論重點。除一直受到關注的環保問題外,市場預期醫療政策亦是焦點之一。適逢內地剛公布最新國家醫保目錄,加入300多種新藥品,估計今年相關政策將陸續有來,身為國策股的醫藥行業,或能走出近年低谷。

 

 

最新消息:政府推新版醫保目錄

 

  內地醫藥行業一向欠缺完善規管,在內地人均收入持續上升的帶動下,居民對藥物的品質要求愈來愈高。國務院上周印發《「十三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進一步提高藥品質量,制定及修訂完成國家藥品標準3,050個和醫療器械標準500項。

 

  到前周四(2月23日), 新版醫保目錄正式發布,醫藥股再次受到市場關注。內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社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17年版)》,上一次發布醫保目錄已經是2009年。新版目錄共收載藥品2,535個,新增339種新藥品,其中西藥部分增11.4%,中成藥品種增25.4%。中成藥同比增幅高於西藥。是次新醫保目錄更新增設擬談判目錄,均為臨床價值較高但價格相對較貴的專利、獨家藥品,共45種藥品。

 

  個股方面,近月升勢不俗的醫藥股如復星醫藥(02196)及石藥集團(01093),今年來分別升逾一成,表現相當不俗。另外其他醫藥龍頭股如國藥控股(01099)及上海醫藥(02607)走勢同樣標青。展望後市,新政策持續推行,有利醫藥行業前景,醫藥股值得多加留意。

 

 

重點:

 

 ‧事隔8年後,人社部發布新版醫保目錄,新增339種新藥品

 ‧醫療制度未來將進一步改革,或能改善以往弊端。醫保控費對行業的壓力有望消除

 ‧內地人口自然增長率及出生率創近年新高,人口老化趨勢明顯,成為支持行業發展的因素

 

行業概覽:新政助杜絕以藥補醫

 

  國務院辦公廳早前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當中提及不少醫藥行業問題。國務院醫改辦發言人表示,藥物行業現時藥品「多小散亂差」的局面沒有改變,需要進行深化改革。

 

  意見當中提及,全國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平均增長幅度控制在10%以下。發言人表示,希望政策可以進一步推倒過往以藥補醫的陋弊,令醫生不能再加價加藥,打擊濫收費用情況,同時令醫生合理用藥,使藥品成本下調。

 

出生率升至近年高位

 

  此外,現時內地社會保險(社保)規定醫院將疾病分類,根據輕重程度,劃分成多個級別金額,給予醫療保險報銷,即所謂「醫保控費」。過往由於醫保基金支出不斷增加,控費要求較高,醫院及醫生有可能為了控制醫療費用,在處方藥物時有所顧忌,對藥企經營構成壓力。但財政部、人社部及國家衛計委近日發布聯合通知,表明確保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基金可持續運行。加上內地近年持續推動創新藥物發展,料行業前景仍然一片光明。

 

  人口結構有變,也是支持醫療行業的主要原因。國家統計局周二(2月28日)發布去年內地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字顯示,內地2016年總人口已升至13.83億,較2015年底增加超過80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出生率12.95,兩項數字均為近年新高,反映「二孩政策」的影響正開始湧現。由於死亡率與往年相若,人口自然增長率升至5.86,遠比過去幾年為高(見圖)。

 

 

  再仔細觀察人口結構,去年內地0至15歲人口佔總人口17.7%,按年微升0.1個百分點,但16歲至59歲人士佔比,按年下跌0.7個百分點。換句話說,60歲以上人口去年急增超過800萬人。在新生代及老年人口比例不斷增加下,藥物需求增加是無容置疑。在最新藥品目錄新增品種中,亦不乏小兒科、冠心病及高血壓等藥物。

 

  德銀研究報告認為,行業去年下半年有理想表現,第四季數據更顯示增長強勁,預計製藥行業今年能夠保持相若表現,直言明年行業走勢會更樂觀。分銷商方面,德銀認為併購(M&A)策略,將會對各大龍頭企業往後發展有重要影響。該行較看好石藥集團、中生製藥(01177)及復藥。

 

  醫藥股過去兩個月累積一定升幅,惟行業現時估值仍然合理,市盈率(PE)介乎為13倍至22倍(見表),配合政策及業績因素支持下,料短期升勢有機會持續。

 

個股追蹤:綠葉製藥估值殘 有得博

 

  資金逐個板塊炒,舊經濟股幾乎無一落空,反觀醫藥板塊顯得落後,但考慮到,部分醫藥股的估值已回落至廿倍以下,跟舊經濟股的估值差距大幅收窄,理應獲得追落後的資金注意才是。

 

  綠葉製藥(02186)從事研發、生產和銷售腫瘤科、心血管系統等藥品,本身估值已經較同行為低,今明兩年預測市盈率只有13.8倍及12.1倍。據市場分析,公司估值存有折讓,皆因投資者擔心藥價有下調壓力,以及主力產品力撲素或有新藥加入競爭,從而影響其收入。

 

 

  查實,德銀報告也提及去年第四季製藥公司的銷售有加速的情況,只要綠葉的營運狀況處於行業平均水平或之上,可預視公司業績不會太差,顯示市場可能過慮。該行從醫院得出的數據顯示,第四季行業錄得10%增長,多於首九個月的7%,換言之,不排除公司即將公布的業績會帶來驚喜。

 

  翻看綠葉的中期業績,缺乏增長動力是股價受壓的主因。公司半年收入14.89億元(人民幣.下同),只增加6.1%,多賺10.2%至4.25億元。

 

  市場分析其收入增速收緩,主要因產品降價影響到收入增速,尤其主打的力撲素、麥通納有較大的減價壓力,但情況或會在完成收購歐洲製藥平台Acino後有所改善,新收購平台的產品組合專注於中樞神經系統、疼痛及激素等方面的貼劑,可助公司開拓新財路。

 

王牌藥落選 影響未必大

 

  中國銀河估計,今年來自Acino收購的盈利貢獻可達1.23億元,長遠而言,新收購可加強公司的產品組合,尤其是中樞神經系統藥物,再者收購有助未來公司新藥打入歐洲市場。

 

  事實上,最近綠葉亦有一個不好不壞的消息,好像公司有3種藥品首次入選國家醫保目錄,包括斯迪諾、歐開和賽立邁等用於消化與代謝的產品。另外又有5種藥品獲解除或放寬報銷限制,及一種藥品由乙類升為甲類。其中,心血管藥血脂康就取消只限住院報銷的限制,腫瘤藥希美納去除只限工傷報銷的限制。

 

  較令人失望的是,今次力撲素並未正式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內,最終可能須通過談判及降價來寫入目錄。本來市場預期力撲素入選後,可帶來額外的3%至5%的銷售增長,如今卻預期落空;不過,有券商認為力撲素已在26個省的醫保名單內,就算將來談判失敗,未能進入國家名單,對銷售的負面影響未必太大。

 

  以目前估值計,基本已反映公司未來盈利缺乏催化劑,以及力撲素未打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因素,但如果稍後公布出來的盈利無預期中差,股價將有反撲空間,而且如此低殘的估值,也有一定的安全邊際。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最新專題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