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9-01-17

學者股神分享贏家心法、理財攻守道

學者闖股壇 有贏有輸

 

西蒙斯 全球最富學者

 

  美國數學家詹姆斯.西蒙斯(James Simons,圖)可謂縱橫學界及投資界的天才。西蒙斯1958年從麻省理工大學畢業,23歲取得柏克萊加州大學數學博士學位,隨後他在多間一級大學任教。1974年,他與殿堂級的美籍華人數學家陳省身聯合創立著名的Chern-Simons理論,獲頒維布倫(Veblen)幾何學獎。

 

 

  1982年,他換個跑道,加入投資界,創立了文藝復興科技基金(Renaissance Technologies),由他和一班科學家管理,運用計量金融學作投資。旗下於1988年創辦的大獎章基金(Medallion)據稱從1990年起未輸過錢,成立以來年度回報率高達40%,被譽為世上「最賺錢的機器」,可惜大獎章基金已不接受新投資者。

 

  據福布斯估計,西蒙斯坐擁200億美元身家,在2018年全球富豪榜之中排第52,亦是以對沖基金致富的人士中最富有的,勝過達里奧(Ray Dalio)及索羅斯(George Soros),身家分別有177億及80億美元。

 

索普炒窩輪 年賺20%

 

  精於玩「廿一點」的數學家愛德華.索普 (Edward Thorp,下圖),將數學和賭術應用在金融界,令他從賭場贏到股票市場。

 

 

  索普從小被譽為「天才數學家」,1959年他在麻省理工認識了「資訊理論之父」夏農(Claude Shannon)。夏農熱衷研究21點和輪盤的賭法,兩人共同研究,成功創出21點的賭博方程式,一度令拉斯維加斯賭場將他們拒諸門外。索普運用大數定律(Law of Large Number)成為賭場贏家,原來這理論也可應用在窩輪。後來他涉足金融界,與人合組對沖基金,並連續11年做出雙位數回報。在1998年他透露其個人投資,在28.5年內年化回報率達20%。

 

諾獎經濟學家 管基金炒燶股

 

  學者變股神,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休斯(Myron Scholes)與默頓(Robert Merton,下圖),1994年兩人加盟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主要從事定息套戥活動,透過分析歷史數據及市場信息,再以電腦程式系統投資。基金成立頭幾年,每年平均回報逾40%。

 

 

  然而1998年,亞洲及俄羅斯爆發金融危機,其預測模型判斷發展中國家與美國的國債息差將逐漸收窄,結果卻相反,LTCM在這一役共虧蝕46億美元(約358.8億港元),並面臨破產邊緣,最後須由聯儲局協調,再由美林、摩根(現稱摩通)等大行出資接管。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