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9-02-14

【注意力經濟學】「打卡」商機,以乘數效應推動營銷

 

自己動手影見工相 自修室內開自拍館

 

  講到「打卡」,少不了「自拍」,也衍生商機,5年前香港興起自拍館。館內有專業攝影器材、各式布景及道具,玩家入去自拍一番,賣點一是拍出來的相片比手機相高質素,第二是一班人在房內任影任玩,私穩度高,吸引一班想拍點較認真的同學大合照、情侶紀念相等的年輕人。

 

  拍出來的「靚相」當然要開心「些牙」(Share),放上社交媒體「放下閃」,自拍館成為那個年代最潮玩意,高峰期全港有4、5個品牌,超過30間,於大約兩年前,行業嚴重萎縮,所剩無幾。近月,有新自拍館開業,而且開在旺角彌敦道最旺街段的新商廈內,老闆竟然是當年在香港開首間自拍館的周翃宇,自拍潮流捲土重來?

 

  「90後」周翃宇5年前開自拍館,因見朋友影結婚相花費高,又限制取回相片的數目。在理工大學讀設計的她,上過攝影課,於是萌生開自拍的專業攝影棚。但2017年她退出生意,因大學最後一年忙於畢業功課,拍檔稍後也去了讀碩士,大家無暇兼顧下,惟有結束生意。

 

周翃宇重開自拍館,坦言因可共用收費自修室的資源,令成本大減才成事。

 

周翃宇Profile

90後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畢業

•大一(2012年)時合夥創辦本港首間「密室逃離」遊戲項目

•2012年合夥創辦本港首間自拍館

•2018年合夥創辦收費自修室MyBASE

•2018年年尾旺角重開自拍館Phocus

 

租金高昂 生意難做

 

  過去幾年其他自拍館生意也不似當初火爆,她認為跟租金上升有關,令生意成本大漲,她憶述當日她公司手擁5間自拍館,在銅鑼灣的一間,單位1,300平方呎月租近8萬元。競爭者相繼加入後,加上熱潮退下,生意也不易為。記者上網查閱,現時不少自拍館開在工廠區,開在油尖旺、銅鑼灣的少之又少,相信這跟巿中心租貴有關。

 

  今日重操故業,周翃宇解釋也是跟讀書有關:「我2018年年頭跟人合夥在銅鑼灣開收費自修室MyBASE,年底在旺角也搞一間,租下這幢商廈最頂3層,中間一層本來是機房,有一個沒有窗、樓底又高的房間,做自修室不太適合,反而合做影棚,於是重開自拍館。」

 

  新自拍館沿用舊名字Phocus,把Photograph及Us混合,意思是自拍者們成為拍照焦點,但其營運模式有別從前,現時地方是向MyBASE租用,沒有聘用職員。客人在網上預約後,到時到樓下MyBASE辦入房手續,MyBASE職員因每次處理預約手續可獲報酬。她直言以現時巿租及人手成本,租獨立單位和請職員,成本太高,「即使有巿場,也做不到。」

 

自己動手 滿意為止

 

  至於自拍館的客源,周翃宇表示,除了一批舊客,還有來自收費自修室,她坦言兩者客源幾乎相同,都是學生及年輕專業人士,後者因要應付不同的專業考試到自修室,需要拍「靚相」放上網,「我們有部份是公司客,他們影相放上LinkedIn,或者Startup影團體相,出去影樓搵攝影師拍的話,收費很貴。」LinkedIn等同網上覆歷表,當然要張「醒神相」。現時自拍館一半客源是學生,另有四分之一是情侶及年輕人,其餘是公司或家庭客。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覺得影相有專業攝影師是賣點,但在自拍年代,年輕人另有睇法,周翃宇直言有攝影師令人感到不自然,「自拍會知道自己怎樣才最靚 ,你未必認同攝影師覺得你最靚的角度,自拍可以自己調整角度到自己滿意,只要自己覺得OK就得。」

 

年輕人愛自拍,感覺更自然。

 

  新自拍館去年聖誕節前開業,每日11個檔期,每個檔期50分鐘,聖誕假期曾出現全部檔期爆滿,周末則有六至七成預約。自拍收費二人每檔期收278元,每多一人加收88元,所拍得照片全歸自拍者,一般拍200到300張,最高紀綠是1,200張相。周翃宇表示投資6位數字,開業兩個月,每月有3萬元營收,現時每月已收支平衡。周翃宇認為自拍館依然有巿場,「始終香港沒有太多玩意,一班人去影下相,過程是回憶,影相成是一種娛樂。」

 

如同小型攝影樓的自拍館,設專業攝影器材、布景紙及各式道具、戲服等。

 

玩「打卡」營銷跑出的品牌

 

  喜茶:營造「打卡位」

 

喜茶店外的人龍成「打卡」位。

 

  其首創的芝士蓋奶,口味獨特吸引後生仔女,還採取「饑餓營銷」,買單後往往要等上至少個多小時才攞到茶,形成店前經常有長長人龍等茶,一眾等茶無聊的後生仔女當然要「打卡」,拿到茶自然又要「打卡」炫耀一番。其店走文青簡約風,又吸引一批文青「打卡」。網上舖天蓋地的「喜茶」「打卡」相在社交媒體造成熱潮。該公司在6年間,近百分店遍布內地,去年B輪融資4億元人民幣。

 

  DW手錶:「打卡」造輿論

 

  做錶帶起家的年輕瑞典錶商,2011年由Filip Tysander創立,先透過送錶給網過千名紅「打卡」,並透過網紅送折扣代碼給追隨者,成功製造話題。接著玩全民「打卡」比賽,網友在Ig舖上一張「有style」的Daniel Wellington手錶照片並Hashtag。被選中的「打卡」相,相主會獲獎錶帶或手錶,帶起熱潮。公司可年銷超過100萬隻手錶,勝過不少老牌錶商。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