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9-06-19

高速擴張經營效率不變 海底撈食得過

  近年不少新股掛牌後表現走樣,不過身處傳統行業的餐飲股海底撈(06862),雖然估值不低,但持續交出亮麗成績表,不單股價節節向上,大行亦紛紛唱好。

 

  餐飲業的行業門檻不高,不過往往要面對「三高一低」的問題,包括高租金、高人工、高食物價格及低毛利,才能成為大型連鎖餐飲集團。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去年內地餐飲業的市場規模已達到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關口,不過中餐行業高度分散且競爭激烈。

 

 

火鍋標準化較容易

 

  光大證券分析指,好餐廳往往依賴於好廚師,但連鎖企業卻需要可複製的營業模式,相對而言,火鍋這類半自助的烹飪方式,對於廚師的要求不高,在眾多的餐業分類中,更容易出現巨頭公司。

 

  2017年火鍋業的首五大公司,市佔率合共5.5%,龍頭海底撈僅為2.2%。然而由於龍頭公司在原料採購、運輸、租金方面具備優勢,隨着規模不停擴大,未來市佔空間仍然有足夠的提升空間。

 

  內地火鍋龍頭排行前兩位分別為海底撈及呷哺呷哺(00520),前者定位中端市場(人均消費80至200元),後者則定位低端市場(人均消費80元以下)。

 

多重特點創造優勢

 

  把海底撈與呷哺呷哺及內地西餐龍頭YUM China比較,海底撈去年在股本回報率(ROE)及收入增速均勝後兩者,而純利增速亦明顯跑贏呷哺呷哺。光大證券分析海底撈營運成功,主要可分為多個方面。首先是海底撈在2016年大幅精簡結構,給予前線員工(分為教練、抱團小組及餐廳層級)較大自主權,總店專注於食品安全、供應鏈等,同時亦加快開店的效率(見圖一)。

 

 

  經過近20年的經營,海底撈已成為極致服務的代名詞,相信大家亦耳熟能詳。一流的服務建立集團獨有的品牌,同時亦增強海底撈的議價能力。集團租金佔收入比例不單低於同業呷哺呷哺,較星巴克亦低不少(見圖二)。根據光大證券的資料,集團簽租一般為5至15年的長期租約,大部分為固定金額條款,且包括3個月的免租期,反映業主對海底撈的鍾情。

 

 

內地開店空間仍大

 

  集團去年收入有近97%來自餐廳,收入增長分別要看剔除新開店後的同店銷售數據,以及門店數量的增長情況。截至今年5月中,集團2019年在中國境內淨開店58間,已接近去年上半年62間的水平。由於海底撈仍在高速增長期,開店仍然是增長的主要動力。

 

  光大證券分析全國地級市或以上的城市,推算海底撈有2,717間新分店的空間,其中有349間及810間在一線及二線城市。雖然目前海底撈主要擴張地區為一線及其輻射地區,但該行看好三線的增長空間,首先是集團的產業鏈已鋪遍全國主要城區,同時作為全國龍頭火鍋品牌,對三線或以下城市的居民有很高的吸引力。按目前新開的非一、二線城市分店中,海底撈受歡迎程度,甚至高於一、二線城市。

 

  看海底撈增長,其內部增長亦不宜忽略。由於地方有限,台數相對穩定,翻台率及平均客單價是影響餐飲業同店銷售最重要因數。集團單價上漲撇除新產品的影響,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增速基本一致,而翻台率與呷哺呷哺比較,亦明顯上升。

 

配套可套用新業務

 

  現時海底撈有一個完整的供應鏈、裝修、人力資源系統等,光大證券強調能從單純一間火鍋連鎖集團,成為餐飲平台企業,孵化出更多新產業。今年4月集團收購優鼎優,進軍快餐業。由於快餐與火鍋一樣,都有高度標準化的特點,加上受惠於線上外賣平台的快速發展,快餐業的發展迅速。根據中國飯店業協會統計,2017年中國快餐業在每平方米的收入達到2.51萬元,是正餐的2.5倍。在海底撈原來的資源配合下,優鼎優有望更上一層樓。

 

  集團餐飲業務穩定高速增長,又能為新業務帶來足夠支持,加上屬於內需股,受貿易戰影響有限,不妨於前底26.3港元吸貨,目標跟光大價34.3港元,對應今年PEG 1.5倍,失守前頂24.15港元止蝕。

 

轉載自《iMONEY智富雜誌》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