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8-05-15

【A股入摩】興業:中期助藍籌龍頭價值重估 光證:MCSI不是救世主

  MSCI公布半年度指數審議結果,將有234隻A股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不少券商看好A股,尤其是藍籌。不過亦有些大潑冷水,光大證券認為,MSCI不是救世主,指入摩短期可助力反彈,但長期不改走勢,仍是由基本面決定。 

 

廣發策略認為,機構投資者佔比提高,有助A股長期保持穩定健康發展 (資料圖片)

 

興業證券:中期將有望推動藍籌龍頭的價值重估

 

  MSCI宣布納入234隻A股。興業證券認為,短期看納入A股預計帶來增量資金,中期將有望推動藍籌龍頭的價值重估,中長期來看資本市場開放推動 A股價值體係更加完善,長期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大勢所趨,此舉將逐步改變A股遊戲規則。

 

  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外資流入加速,2018年3月底外資持股市值為1.2萬億人民幣,較2016年末增加85%,境外機構影響力愈來愈大。

 

平安證券:A股全球配置價值顯 藍籌迎修復行情

 

  平安證券認為,MSCI今年的首輪納入預計給A股市場帶來千億規模的增量資金,境外資金正在成為重要的交易變量,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比重上升,給予價值投資更多估值溢價。儘管MSCI納入於6月1日以及9月3日正式生效,但是在4月以來北上資金已經開始呈現加速流入的跡象,在金融開放市場化以及制度化的雙重推動下,A股市場的全球配置價值在逐漸顯現,人民幣資產配置經歷從無到有,全球資金的陸續進場是大勢所趨。

 

  在中美貿易戰以及流動性邊際改善的情況下,當前A股市場的機遇大於風險,滬綜指估值已經從年初估值分位數的88%的高位回落至51%,藍籌板塊有望在MSCI的催化劑下展開修復行情。

 

廣發策略:料1000億元人幣流入 增大盤股偏好

 

  廣發策略研報認為,納入MSCI預計短期內會給A股額外帶來約1000億元人民幣的流入資金。短期來看,納入MSCI對A股整體影響不大,在A股正式納入MSCI前後市場對大盤股的風險偏好將有所增加。長期來看,機構投資者佔比提高有助於A股長期保持穩定健康發展。

 

安信證券:成分股增加11股剔9股 整體變動不大

 

  安信證券評論指,短期來看,並未超出市場預期。此次MSCI半年度指數調整,遵循了MSCI此前制定的納入A股的規則和步驟,與預期相差不大。從權重上看,0.39%的權重與去年此時公布方案時的0.37%差距不大,帶來的增量資金符合預期,資金規模有限。從成分股上看,增加11家並剔除9家,整體變動不大。

 

  但長期看,A股「入摩」仍然意義巨大,A股市場將進一步國際化。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A股對應地位將使其在MSCI權重不斷上升,MSCI也將帶動更多海外主動配置資金通過滬深股通進入A股。A股投資者結構,理念以及市場機制將進一步國際化,整個A股估值體系勢將重構。A股投資者需要更具備國際視野,具有全球競爭力與稀缺性的優秀公司的估值溢價將進一步凸顯。

 

光證:MCSI不是救世主 短期助反彈長期不改走勢

 

  MSCI宣布納入234隻A股,不過,光大證券認為,MSCI不是救世主,短期助力反彈,長期不改走勢。

 

  光大證券指,納入MSCI指數對5月A股市場走勢有積極影響,但不決定長期趨勢。跟蹤MSCI的160億美元中,只有10億美元是掛勾跟蹤型的指數基金,不過考慮到當前A股估值偏低,5月依然有可能吸引數百億的資金流入A股。在當前A股市場情緒偏弱的情況下,增量資金的入市對於5月的市場走勢是有積極影響的。

 

  另外,從韓國股市納入MSCI的歷史來看,加入MSCI雖有短期的利好影響,卻無法決定趨勢。韓國綜指在韓國股市納入MSCI的三次過程中均有短期的上漲行情,之後再次回到基本面決定的長期趨勢之中。

 

瑞信:入選MSCI指數的A股可能已被增持

 

  瑞信發表評論指,在MSCI將中國A股納入其基準股指之前,主動型基金可能大多已增持那些準成分股。234隻A股入摩,料總計148億美元的資金流入A股,這點資金與中國股市總體市值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鑒於2018年中國在開放資本市場方面取得的「顯著」進步,全面納入可能會早於預期;伴隨進步的持續,國際投資者料會繼續追逐價值股。

 

  瑞信又指,以往當南韓、台灣、阿聯酋、卡塔爾和巴基斯坦股票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時,本地MSCI指數一般在消息宣布後表現會強於大盤,但到正式納入後,其表現則會不及大盤,因為此事利好已被消化。

 

撰文:中國組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