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24-05-22

居家養老成中國銀髮市場藍海

居家養老成中國銀髮市場藍海

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億,預計在2035年前後這數字將突破4億。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髮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就發展銀髮經濟提出藍圖。據相關測算,中國銀髮經濟規模目前在7萬億元左右,到2035年有望達到30萬億元,潛力巨大。

 

機構養老缺少傳統意義上「家」的歸屬感,因此中國的養老格局以90%的居家養老為主。隨著傳統家庭結構的變化,空巢化和少子化造成撫養壓力增加,再加上老年人失能化的現狀,對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巨大,而該領域仍是一片亟待開拓的藍海。

 

居家養老需求巨大

 

中國的養老服務主要由國家提供基礎保障,包括由政府主辦,街道社區組織承接具體服務;此外就是由政府委託社區養老機構提供服務,也有部分是政府出資向企業購買服務等等。

 

市場的關注焦點是有沒有充足和有效的服務供給。事實上,中國居家養老市場整體還在起步階段,供應商眾多,服務零散兼品質參差不齊,服務專業人才稀缺,很多細分行業規範尚未健全,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

 

最大難點在於整合資源

 

由於居家養老的客戶覆蓋不同年齡段,服務的需求非常多元及個性化。自理能力強的長者更多需要健康管理、生活娛樂等服務;身體狀況較差的就需要更多的醫療康護服務。換句話說,提供單一服務的商業模式無法滿足老人的居家養老需求,整合一套全場景並能夠匹配個性化需求的服務方案才是市場所需。

 

此外,不同地域的服務提供者品質參差不齊,如何對服務進行篩選、整合、標準化和品質控制,是拓展居家養老業務的最大難點。這就要求服務提供者有強大的支撐、整合及管理能力,把養老資源、醫療資源和健康護理等服務有效的送到使用者手中。

 

代表支付方整合醫療養老服務

 

整合能力取決於規模和市場影響力。在整個養老服務生態系統中,保險作為服務的支付方是最核心的環節。平安作為擁有2.3億個人客戶的綜合金融服務提供者,在代表支付方整合與醫療、健康管理、養老服務相關的市場供應方的議價能力強,有效提高管理規範及標準化人員、產品和服務。

 

通過智慧管家、生活管家、醫生管家的「三位一體」服務模式,實現7*24小時的服務覆蓋,聚焦「醫食住行財康養樂護安」十大場景,為長者提供一站式、高品質居家養老解決方案。

 

平安的居家養老業務已經取得初步成果,服務範圍覆蓋全國50餘個城市,在不同城市整合性價比最高的醫療養老服務提供者,目前累計近10萬人已獲得居家養老服務資格。

 

醫療養老戰略持續創造價值

 

中國平安的醫療養老生態戰略創造了獨立的直接價值,2023年,集團醫療健康相關付費企業客戶超5.6萬家,平安好醫生付費用戶數近4,000萬;平安實現健康險保費收入超1,400億元;享有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權益的客戶覆蓋壽險新業務價值占比超73%。

 

與此同時,生態圈也創造了巨大的間接價值,通過差異化的「產品+服務」賦能金融主業。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平安2.32億的個人客戶中有近64%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養老生態圈提供的服務,其客均合同數約3.37個、客均AUM達5.59萬元,分別為不使用醫療養老生態圈服務的個人客戶的1.6倍、3.5倍。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貨幣攻略
大國博弈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