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6-08-23

網貸洗牌(一): P2P網貸加強監管 收緊門檻利內銀

  中銀監針對點對點(P2P)網絡借貸加強監管,向內銀發出業務指引,消息更指將規定網貸業界網絡借貸金額在單一網貸平台,個人最多只可款20萬元(人民幣.下同),企業法人最多借款100萬元,內地P2P網貸業界即將洗牌。

 

P2P網貸加強監管,料將對內銀有利 (iStock圖片)

 

 

網貸效益勝銀行 惟良莠不齊

  P2P網貸的出現是因為傳統銀行信貸分配效益低,互聯網公司憑其龐大的用戶基礎、大數據及強勁資金,挑戰傳統銀行行業運作。見網貸發展迅速,不少內銀亦因此參與其中,以回應市場。不過平台良莠不齊一直是P2P網貸的最大風險,平台的管理人捲巨款失蹤的新聞愈來愈頻繁,甚至有平台業者上午成立、下午就捲款潛逃。內地曾一度有3000多個P2P平台,現時已有三分一倒閉。

  銀行亦不太願意接手P2P存管業務,主要是網貸頻現資金鏈危機,銀行不願意插手高風險業務,而且接手存管業務後的審核成本很高,這項業務的利潤不高、風險卻很高。截至8月14日,與銀行已完成資金存管系統對接的平台只有60家左右。多家大中型銀行對此業務偏向謹慎,部分銀行甚至暫停了P2P資金存管業務。

  所謂P2P資金存管,通常指的是P2P平台將資金存於銀行,每位用戶都會設立一個銀行存管子賬戶,交易是經銀行體系進行。避免了被P2P平台任意挪用的風險。用戶可在銀行提供的介面查詢賬戶資金餘額、資產及交易明細,可避免平台向用戶提供不實信息。目前,網貸資金存管模式有三種,包銀行直連平台帳戶、直接存管和銀行與第三方支付公司聯合存管。

 

須如銀行般披露不良率 增強風險控制

  早於去年12月,銀監會會同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研究起草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已提出,網絡借貸金額應當以小額為主。

  而上周內地媒體報道、中銀監近日已發布的《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務指引(徵求意見稿)》,則要求資金由銀行存管,銀行需要在官方指定網站披露P2P公司的資金及交易訊息。對於銀行對接P2P資金存管業務,銀監要求存管銀行必須在官方指定網站公開披露網貸機構交易訊息,包括交易規模、借貸餘額、存管餘額、借款人及出借人數量、逾期率、不良率、客戶數量、平均借款期限及借貸成本等。按照徵求意見稿,未來網貸運營真實情況,將掌握在銀行手中,有利監管當局於強化對網貸行業的整體監管。

 

傳單筆限借20萬 難再染指房貸

  另一方面,內地業界及傳媒均收到消息,《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即將發佈,與徵求意見稿不同的是,《暫行辦法》規定網絡借貸金額應以小額為主,並明確劃定了借款人的借款上限。傳聞《暫行辦法》將規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台的借款餘額不超過20萬元,在不同網貸平台借款總額不超過100萬元;同一法人在同一網貸平台的借款餘額不超過100萬元,在不同網貸平台的借款餘額不超過人民幣500萬元。

  如果該規定嚴格執行,對行業會有非常大的影響。加上資金存管是以符合銀行資金存管要求的方式提高門檻。P2P網貸公司將面對新一輪最大規模的洗牌,中小平台將現退出潮。

  現時內地P2P網貸已經發展到贖樓、房貸抵押以及部分車輛抵押等,限額一般都超過20萬元。而一直以來「最大塊肉」的中小企業業務亦可能要放棄。

 

貸款業務回流 對內銀有利

  其實據內地傳媒統計,不少國資或上市公司系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如開鑫貸,熊貓金控旗下的銀湖網,深圳市高新投創業投資有、鵬金所等公司旗下的網上融資平台日常的單一貸款額均十分高,都會超出限額。

  因此現在一些做大額借貸的平台必須要調整,業務模式從大額向小額調整,而大額貸款將回流至傳統銀行之中,變相對內銀有利。

 

野村: 內銀升浪非短期

  野村近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過去三個月,內銀H股股價累升32%,主要由工行(01398)、交行(03328)和建行(00939)所帶動,升幅35%至36%。相比之下,信行(00998)、農行(01288)、民行(01988)及中行(03988)較落後,升幅為23%至25%。

  野村表示,由2011年起,內銀升16至40%,之後估值下跌,但預期這趨勢由2016年起將逆轉,內銀的資產正開始更新,因辨別到來自殭屍企業的不良貸款,並將新流動性分配至經濟上更具效率的環節。該行相信,內銀升浪並非短期性,而是剛踏入了要為內銀股評級進行結構性調整評的時候。

 

撰文: 王錦霞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