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話#港聞#中國#國際動態#政情#專欄#財金點評#開市Good Morning#專訪#滬港通#收息攻略#外匯#加密貨幣#比特幣現貨ETF
2018-01-25

【一年之計】理財斷捨離,定短中長目標,零成本整理財務

時間達人曾錦強:每周半小時 投資做功課

 

  港股近日升破2007年的31958點高位,每天也再創歷史新高。不少打工仔女不時緊盯股市報價機,返工睇市、放工又做投資部署。看見愛股上升,人人喜上眉梢,但停一停、想一想,大家會不會全副心思在股票上,讓它主宰了你的生活和工作?廣告人曾錦強由小職員晉身集團CEO,人到中年再跳出舒適圈毅然創業,現時旗下有10間子公司,這位大忙人認為,投資時間不用太多,每周花半小時打理即可,重點是與理財壞習慣「斷捨離」!

 

 

  曾錦強認為,理財和投資不用太多時間,現時每周理財約花1小時、投資更只是花半小時。理財方面主要是記帳,他說自己初出茅廬已每天記帳,即使現在較忙也每周花少許時間,整理信用卡收據、計算自己的開支。他認為此舉對年輕人很重要,可確保自己並非入不敷支,記帳也有助自己先儲蓄後使錢。他憶述年青時,為了儲錢買樓,曾開立一個儲蓄戶口,一出糧便轉帳一部分人工到這戶口,而且他不開立提款卡,迫自己儲錢有入無出。

 

勿花過多時間研究股市

 

  iM過去曾訪問曾錦強,分享其有血有汗的投資經驗。1997年8月他以「摸頂價」買樓,翌年成為負資產,2001年初他回顧自己財務狀況,發現自己工作十多年,完全沒累積到財富,還因為負資產單位而蝕300萬元,財務狀況比職場新人更糟。於是曾錦強痛定思痛,定立10年財務目標、一個很誇張的目標金額。為此,他博覽投資書籍、研究公司年報,入市買股票,在「911恐襲」後大手掃股票,包括中國石油(00857)、嘉華建材(當時上市編號:00027,現稱銀河娛樂)等,結果8年後便儲到目標金額。

 

  曾錦強雖然投資有道,但直言不值得花太多時間投資買股票。他近年專注生意,沒有時間鑽研股票,只投資盈富基金(02800),因不用花時間研究個別公司業績,除了每天讀報看看財經新聞,他每周只用半小時留意恒指走勢和市盈率,前提是要對大市平貴有感覺:「恒指歷史平均PE大概是15倍,低過15倍就算平,跌到10倍很抵入,到了20倍以上就很貴。」他認為投資者對PE要有大概的感覺,然後有紀律地PE貴的時候不要入市,平的時候入多一些,如果超級貴的時間就減持。他透露過去數年,也曾在市盈率偏低時入市,但恒指去年升到28000點後已不再入市,「因現在16倍已不算便宜。」故他現在不再加碼,亦沒有減持。

 

專注事業投資自己

 

  他認為打工仔應先專注事業,有閒錢買盈富跟隨大市即可。「花時間在工作上意義大得多,年輕人本身資金不多,也不值得放這麼多時間。如將時間放在工作上,改善表現,加薪部分可大過投資(回報)。」

 

  事實上,曾錦強上位速度極高,一入行由廣告公司小職員,3年時間便升任經理,其後3年內再升任總監,未足40歲成為全球最大媒介廣告集團的香港區行政總裁。2012年他離職創業,5年多時間已擁有10間廣告公司。

 

  日理萬機的曾錦強說,「時間有限,我不會Kill Time的。」每人每天只有24小時,他會善用每分每秒,例如每天早上回到辦公室可花5至10分鐘,計劃當天要做甚麼工作。而編排工作宜以半小時為單位,因為太長會容易失去焦點,拖延工作進度,太短又會太零碎。此外,他會為工作定立死線,「現在是知識型社會,有些工作可沒完沒了佔用你所有時間,來不斷地改進,因不再是手板眼見的工廠工作。」因此他會堅持在某一時間必須完成,時間到了,即使做得不夠完美也要接受。

 

  曾錦強又會定立使用時間的原則,例如顧家的他堅持每個月只有兩晚出外應酬,每天也回家吃晚飯,「可以當家人是大客,定了時間必須要赴約。」當定下了要在某時間離開公司,工作時便更有效率。

 

  現今人人機不離手看fb,曾錦強只會用碎片時間偶然看看,「看fb不斷滑下去、不斷更新,可用上不少時間。」乘車時間看手機,他也習慣看一些博客和文章,善用時間吸收一點有營養的資訊。

 

指數基金 股神推崇

 

  曾錦強鍾情追蹤恒生指數的盈富基金,對無暇揀股的大忙人,尤其適合作長線投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向來亦很推崇指數基金,常常推薦投資者買追蹤標普500的指數基金,去年他在《給股東的信》花了很長篇幅大談與對沖基金的10年對賭。巴菲特曾斷言,收費高昂的對沖基金絕不可能跑贏指數基金。他在2005年定下了50萬美元賭注,為期10年,邀請對沖基金經理應戰。2007年終獲Protege Partners的西德斯(Ted Seides)應戰,挑選5隻基金與股神對賭。

 

  巴菲特去年在信中公開了雙方9年來成績單。由2008至2016年,巴菲特選擇的標普指數基金每年複合增長7.1%,同期西德斯所選的5隻基金平均每年增長2.2%。若投資100萬元,投資在西德斯的5隻基金僅賺22萬元,改買指數基金則賺85.4萬元。

 

 

  巴菲特藉此告訴散戶,與其花費金錢僱用財務顧問,不如簡簡單單投資於指數基金,投資主動型基金,一般只會「肥了」收取巨額管理費的基金經理。而且,投資指數基金不用花太多時間研究個股,一次過買入一籃子股票可分散風險。

沒有相關資料。

延伸閱讀

生財有道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