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指
  • 18,403
  • +323
  •  大市成交 1,323億
  • 期指(夜)
  • 18,313
  • -32
  • 低水90
  • 國指
  • 6,532
  • +139
  • 紅籌
  • 3,928
  • +59
  • 科指
  • 3,784
  • +93
  • 上證
  • 3,078
  • -8
  •  成交 3,676億
21/05/2024 12:30

理想季績遜預期遭大行狠劈目標,股價插近兩成未宜沾手

  《經濟通通訊社21日專訊》理想汽車(02015)今年首季業績未如理想,純利按年跌36%,經調整盈利減少9﹒7%;收入按年增36﹒4%,按季跌39%。雖然管理層指對接下來月度銷量非常樂觀,但理想績後仍遭多間大行大幅下調目標價,今早股價急插近兩成,為表現最差藍籌。除業績差外,理想近日負面消息多多,繼傳出開啟新一輪裁員後,又被指誇大市場需求面臨集體訴訟,看來暫未宜沾手。 *首季純利按年跌36%,料次季車輛交付量增最多27%*   理想汽車今年首季純利5﹒93億元人民幣,按年跌36﹒3%,按季跌90%;非美國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為12﹒76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9﹒7%,按季減少72%。期內收入256﹒3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36﹒4%,按季跌39%。  集團指,首季汽車總交付量為8﹒04萬輛,按年增長52﹒9%,按季跌39%。車輛銷售收入24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32﹒3%,按季跌39﹒9%;車輛毛利率為19﹒3%,按年跌0﹒5個百分點,按季跌3﹒4個百分點。預計今年第二季車輛交付量為10﹒5萬至11萬輛,按年增長21﹒3%至27﹒1%。收入總額為299億至314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4﹒2%至9﹒4%。 *管理層:後續沒減價打算,對接下來月度銷量非常樂觀*   理想汽車4月宣布多款汽車減價,但不包括理想L6。理想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想表示,理想L6已被廣泛認可,在價格策略調整後,L7、L8、L9的訂單量在持續增長,公司後續沒有減價的打算,總體而言,公司對接下來的月度銷量表現非常樂觀。  理想汽車首席財務官李鐵表示,第一季度交付量環比有所波動,但公司對未來幾個季度的交付量增長充滿信心,並在研發和銷服網絡保持投入。 *花旗下調盈測料挑戰持續到明年,目標價降至113﹒8元*   花旗發表研報,將理想汽車2024至2026年的銷量預測分別從57萬、69萬、76萬輛下調至48萬、56萬、64﹒5萬輛,以反映該行的產業調查顯示訂單在勞動節假期後連續大幅下降;而純電新車產品延遲推出,或損害理想今年下半年的運行率。另考慮到較低的規模效應及更新後的業績指引,將集團2024至2026年的毛利率下修0﹒3至0﹒8個百分點,最新整車利潤率預測分別為18﹒6%、17﹒8%和17﹒5%,同時將2024至2026年純利預測下調38%至51%,相信挑戰將持續到2025年,但集團在客戶滲透率、現金流和現金狀況方面比其他新能源車新進入者有優勢,在2026年有望迎來轉機,目標價由167﹒6元下調約32%至113﹒8元,維持「買入」評級。  麥格理指,理想汽車首季銷量較弱,但收入及毛利率均符合該行及市場預期。不過,由於營運開支未達標,加上研發和員工成本較高,淨利潤較預測低47%。另集團未有修訂2024財年的銷售指引,意味下半年的銷售目標為接近36萬輛,而次季汽車利潤率或降至18%。而集團將BEV SUV推遲至明年下半年發布似乎是對理想MEGA初期銷量不佳的回應,導致其在將策略轉向競爭激烈的BEV市場時採取了更加謹慎的立場。該行分別下調集團2024及25財年的銷量預測至53﹒3萬和81﹒9萬輛,又調低收入預測16%及17%,而經調整淨利潤預測則削9%和15%,目標價相應地下調24%,由155元降至118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美銀:季績表現遜預期,大摩:押後推新車短期欠催化劑*   美銀證券表示,理想汽車今年首季業績表現遜預期,總收入為25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36%,按季則減39%。整體毛利率為20﹒6%,按年升0﹒2個百分點,按季減2﹒9個百分點。由於利息收入增加,2024年第一季淨利潤為5﹒93億元人民幣,按年減36%,按季減90%,高於該行預期。該行分別下調理想2024至2026年的銷售預測7%、11%及6%,並下調2024至2026年每股盈利預測33%、21%及2%。將美股目標價由41美元降至36美元,港股目標價由160元降至140元,重申「買入」評級。  摩根士丹利指,理想遭沽售反映首季疲弱業務,更大因素為預定今年下半年推出的電池電動車押後推出,意味今年將再沒有新車款。投資者一般相信公司需要更多時間修正及預備,避免MEGA推出表現令市場失望的情況重演。即使如此,押後推出亦令市場措手不及,令其短期欠缺催化劑。理想維持全年銷售56萬至64萬輛指引,且見L6推出訂單動力穩固,L9、L8及L7銷售在4月調整價格後持續按季改善,管理層目標整體每月銷售恢復至5萬輛,但該行接觸投資者或仍會下調今年銷量預測5%至10%,直至見到訂單顯著反彈為止,予「增持」評級及65美元目標價。 *黃瑋傑:銷量不樂觀恐由賺變蝕,股價弱勢不宜沾手*   今日《開市Good Morning》節目請來輝立證券董事黃瑋傑,他指理想汽車首季業績未如理想主要因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多了華為及小米等加入競爭,其中華為銷量不錯。而因新能源車滲透率已到了相對高的水平,市場擴張速度會放慢,競爭者則愈來愈多,且不乏胃口很大的巨企。面對激烈競爭,理想汽車銷量自然會下降,以往理想很自豪可以月銷4萬部車,今年首季卻只賣了8萬幾部,平均每月不足3萬部。事實上,銷量對新能源車企很重要,若到不了一定水平,令使用率下跌,會影響毛利率,而當銷量減少,減價會造成雙重打擊,令收入下跌。  黃瑋傑又指,理想股價其實已走在業績前面,之所以從2月升至182﹒9元見頂回落後走勢疲弱,因已有「春江鴨」知其業績差一直沽貨。事實上,股價跌至5條平均線以下,RSI只得30幾甚至20幾的股份,不要貪平博反彈,好似理想業績一旦欠佳,想走貨都走唔切。理想更在公布業績前一日反彈上100元,也可能騙到一些人買入。另外,除非好肯定對業績的分析掌握很準確,否則績前買入一隻股票就如同賭大小。理想如果銷量不達標,往後由賺變蝕也不出奇,未宜沾手。 *據報開啟新一輪裁員比例逾18%,被指誇大需求面臨訴訟*   值得一提,據內媒日前報道,五一假期之後,理想進行新一輪裁員,整體裁員比例超過18%。根據公司2023年財報,理想汽車有近3﹒16萬名員工,同比增長63%。按照優化比例來計算,這輪裁員涉及超過5600人。  此外,多間投資者權益律師事務所代表投資者於美國提出集體訴訟,認為理想推出MEGA車款時,誇大市場對車輛需求和營運策略的有效性,以致未達到最初首季交付量預期,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因此該公司的公開聲明存在重大虛假和誤導性。  理想汽車半日跌19﹒22%收報80﹒7元,成交27﹒67億元。其他新能源車股亦普遍下跌,比亞迪(01211)跌4﹒23%報217﹒4元,小鵬汽車(09868)跌8﹒47%報31﹒35元,蔚來(09866)跌5﹒45%報39﹒9元,零跑汽車(09863)跌3﹒74%報32﹒15元。 撰文:經濟通市場組、採訪組 整理:李崇偉

【你點睇】本港水費近30年不變,水務署表示有需要調整,以改善經營狀況,你認為加水費可否接受?► 立即投票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 03/06/2024 16:27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權證
即時報價
全文搜索
Search
最近搜看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More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