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07/08/2018

馮永基的水墨人生:隨他的步伐,在苦樂生活中尋回自由世界

#Art & Culture #馮永基 #現代水墨畫 #十八式 #18 Shades of Ink #建築師 #建築與水墨 #國畫 #中國繪畫 #生活態度 #水墨畫家 #thebeautifulsoul #藝術家訪談 #DIVA People #Artist Talk

  馮永基,香港著名建築師,先後為濕地公園、香港特區政府貴賓室、大會堂底座、尖沙咀海濱等項目親手操刀。這是大多數人對他的認識。別過三十餘年的建築設計,放下圓規和尺,重拾畫筆,繼而把他對美的堅持揮灑於水墨之中,延續那個早在建築夢前,已結下的水墨之緣。

 

 

 

 

  那天下午,如往常般,陽光依舊溫暖,車聲依舊吵雜,馬路街道上仍是人來人往。差不多時候,便前往馮永基位於灣仔的工作室,準備道出心中的疑惑和好奇。踏出電梯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他一幅幅又長又窄的水墨畫。畫作裏,看不到他勞碌大半生、奉獻於建築上的影子,卻有藍藍綠綠、灰灰紫紫的朦朧山水間。喝一口茶,靜坐著,聽他娓娓道來與水墨、建築之間的緣……

 

被迫長大的小孩

 

 

  童年給人的感覺就是「沒壓力」、「沒煩惱」、「自由自在」……但當他談及童年,甚至說起畫畫,都隱隱夾雜了一絲絲的苦與樂、悲與歡。他嘆了一口氣說道:「現在的父母對兒女有很多的栽培,能力也可以慢慢被發掘。當時我們沒有這種條件,因為家境不好,沒有機會知道自己有甚麼能力,所以小時候就已經想到以後可能要靠雙手去生存。但又奇怪的,覺得畫畫是挺容易的事,不需要別人栽培,覺得畫些甚麼都很像樣。」言語間,在那個沒有被萬般呵護的「小孩」身上看到了一份堅持和成熟。上天關了一扇門,也為他開了一扇窗。如是者,他便甚麼都願意嘗試,甚麼都去學,為他的作畫之路埋下伏線。

 

  說起與水墨結緣,他道:「我中學的時候,讀書讀得不好。唯一一個老師就是國畫老師,因為學校是理科為主,國畫老師肯定被其他同事覺得(國畫科)不實用,所以感覺他很孤零零。而在他(國畫老師)看來,我很喜歡畫畫。在這情況下,他就說不如你跟我畫畫啦!」就是如此,「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他們在沉默中產生了火花,令他踏上了繪畫的路,課堂以外的時間都用於練習,根基就此打下。問他是否喜歡國畫,他卻回答說:「不太喜歡傳統的國畫,但因不想老師失望,亦覺得這是生存的條件,所以陰差陽錯下事情就發生了……」

 

今天的因,明天的果

 

 

  1984年於他而言,是非常特別的一年。那年他的畫作第一次展示於公眾眼前。「84年對應我當時的年紀不算年輕,今天能畫上三四年畫,就應該能參展。而當時的我畫了很多年畫才有展出的機會,也算是遲出道。」在今天看來,繪畫是那麼有品位和特別的,展出也不是甚麼艱難事。但回望過去,並非如此。

 

  「畫畫是洪水猛獸,不受歡迎。父母不喜歡你畫,朋友又不認識,所以當時來說,畫畫除了自己自娛之外,很難找到共鳴。」他說道。即使面對阻力,但他依然決定跨出那一步,冒著不知結果是如何的風險展示了作品,才有今後的路,也令那一年成為了新開始,人生中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說水墨老土,卻與其融為一體

 

 

  「無論多困難都不斷畫畫,就是為了找回那個樂趣,尤其是在困難當中你很想有個breakthrough,想有個呼吸的空間,那個呼吸的空間就是你自己的自由世界,就是畫畫。」

 

  畫畫於他而言,是愛是恨。年少時因不喜歡水墨的傳統和老土所以覺得沉悶。但久而久之,畫畫卻成為了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因「老土國畫」的刻板印象,令他萌生了「改變」和「創新」的想法,希望在水墨裏可以找到新的樂趣、風格和方向。

 

  他的畫作中既繼承了水墨原本的精髓:虛實留白,隨性寫意。同時間也大膽加入了不同元素和媒介,讓人眼前一亮。就在這個月,他和兩位香港畫家派瑞芬和李志清到英國倫敦的Mall Galleries舉辦三人聯展「All about Ink」。「十八式」(18 Shades in Ink)是時次展出的作品,由十八幅畫作組成,畫面遠看,似遊走在藍藍紫紫、虛虛實實的山水大石間。走近看看,你會見到水墨以外的元素。畫作上加入了金箔、銀箔、噴漆等不同元素,不但沒有喧賓奪主,更與水墨相融。這出奇的合拍,又保留了其的精髓,感覺就似為水墨蓋上了一層特別的輕紗,附上了新的生命和新的詮釋。

 

退休十餘年,和建築漸行漸遠,卻在創作中與其相互依偎

 

 

 

  在馮永基的生命裏,水墨與建築是不可磨滅的東西。前者感性灑脫,後者理性謹慎。二者看來,如此大不同,可否扯上關係呢?他喝了一口茶,說道:「兩者間關係密切,但卻又似沒有任何關係。」

 

  「從畫面上來看,你不會找到建築物,甚至找不到人物,好像全是大山大水。」曾為建築師,但他的畫卻沒有任何建築物。話雖至此,但若換一角度看,畫面之間的虛實關係,顏色處理,甚至留白和空間感都猶如他的建築理念「build less for more」,有必要的留,沒必要的捨,保存多些喘息的空間。

 

馮永基作品 | 2014 | 天地凡間 (一) | 私人藏品 (香港) | 270 mm X 1970 mm 

馮永基作品 | 2014 | 天地凡間 (二) | 私人藏品 (香港) | 270 mm X 1970 mm 

 

   退休多年,馮永基也自言與「建築」漸行漸遠,慢慢的全心投入水墨創作中。那些又長又窄的框架和畫面是他喜愛的,乍看是一種限制,像是受限於地域和實際面積。他卻說:「我很喜愛用很長很窄的畫框,無論是直倒還是橫倒。這就跟建築物的窗門關係一樣,猶如從窗戶去欣賞外面的景象。」相信這便是受他多年來的建築經驗所影響。他也闡釋每一幅畫作不是單獨個體,而是能夠湊成一個系列的作品。「就如在很窄的區限裏跳去其他畫面,所以在畫面間是活動的,好像是規限,但同時又可以衝破規限,這就和建築產生了一個微妙關係。」如此一說,限制了的畫面像是給了他更大的發揮空間,而這些畫與畫之間的跳脫關係就是他於局限中的突破,也顯露出畫作與建築相輔相成的微妙關係。

 

馮永基作品 | 2016 | 窗外 | 私人藏品 (香港) | 1900 mm X 680 X 6 mm

 

是時候了

 

  「兜兜轉轉好像都幾十年了,但是自己覺得開心,因為從水墨當中我找到現代水墨,也建立了自己的風格。」

 

  將大半生都奉獻在建築上,偶爾遊走於水墨間,相信他是無悔的。現階段的他坦言:「目標就是清晰的,做一個水墨畫家,將水墨帶去西方,用容易理解的語言互相之間尊重。透過自己鍥而不捨的精神,慢慢講解,講解到大家、西方人都明白,中國繪畫是甚麼,現代水墨又是甚麼!這就是我的目標。」接下來的日子沒有別的,就是一心一意的投入,將早已結下的水墨緣揮灑得淋漓盡致。

 

       現時的他身處於英國倫敦,和另外兩位畫家派瑞芬和李志清將水墨帶至西方,舉辦三人聯展「All about Ink」。而繼倫敦之後,還會在日本、台灣展出其水墨作品。

 

 

後記

 

  聽他說的話,看他寫的書,恍若跟在他背後,輕輕地拂過了他的大半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聽他說的悲,看他寫的苦,卻能讓你在其中看到生活的一點歡、一點甜、一點堅毅、還有一點信念。苦的味道很特別,容易留下和憶起。但在他身上看到了無論多麼迂迴曲折,只要別忘了初衷,種下的種子,總有收成的一天。

 

25/04/2024

白明羅馬個展「百維交匯」:在探討傳統如何走向當下時,或許先擁抱改變

#藝術 #展覽 #羅馬 #白明 #陶藝家 #陶瓷藝術家 #季豐軒 #Artcation #Art & Culture

  四月的威尼斯甚是熱鬧,這邊廂是第六十屆威尼斯雙年展,那邊廂則是朱德群的回顧展「星雲」,而在距離威尼斯數小時火車的羅馬鬧市中,季豐軒畫廊則為中國當代藝術家白明於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美術館的個展「百維交匯」拉開了帷幕。

 

白明,《器·形式與過程》,2004年,瓷、多種高溫礦物顏料、瓦斯燒,每件19-26cm(高),7-10cm(寬)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時次展覽以藝術家三十年的藝術生涯為主軸,展出80件跨媒介作品,媒介涵蓋陶瓷、裝置、水墨和漆畫,作品所採用的媒介與材料無疑是植根東方文化的底蘊,但經煉化後,傳統與現代匯合,帶來新的解讀。如陶瓷作品《岩畫風景》(2016年)採用了元代發展成熟的釉裏紅與氧化鐵作為釉彩燒製而成,但箭筒器型的瓷器上抽象樣式,卻帶著古代岩石的圖騰;《墟·卷軸牆》(2022年)將瓷泥融入紙漿中,構成捲軸的形態以不同溫度燒製,以非傳統的手法傳遞來自傳統的觀念;《器·形式與過程》(2004年)則以器型、體量、形式與空間作為切入點,探討瓷土不同的表情,以及與空間之間的互動。除了瓷器作品,其水墨作品《山海新經》(2020-2022年)與漆畫作品《凝固的空間》(2018年)也是循著這思路發展而來。

 

白明,《墟·卷軸牆》,2022年,瓷、紙漿泥、多種燒法,每件8-18cm(長),6-11cm(寬)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白明,《山海新經—半島》,2022年,宣紙、國畫顏料、墨、茶,129 x 255cm(連框)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幼細而又充滿律動的線以青花繪製,形成一片水,在透潤的白瓷上搖漾著。看白明的作品,看得不只是瓷器工藝的傳承,還有傳統於當代語境下的存在意義。在當代藝術的世界中,並非只有科技與創新,也有傳統文化、工藝、藝術如何走向當代的命題。但其實這個命題並非一時之間冒出的,在每個朝代更新,藝術或工藝都有著微妙的變化,以回應當下社會狀態。但在探討如何走向當下之時,或許是先要擁抱改變。AI或3D打印的出現,無疑完全改變了整個陶瓷的製作方法,但白明卻表示,他找到了當中的包容性,「現當代陶藝並不是要顛覆傳統,而是在傳統裡的經典和審美中去蕪存菁,繼而再增加一些新的東西。」攝影的出現,讓法國畫家Paul Delaroche說出了繪畫已死的感概,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攝影不但沒有殺死繪畫,還讓繪畫從現實主義中解放出來,激發了不同流派的誕生,也從當初的絕望成了推波助瀾的希望。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白明相信未來一定有比3D打印、AI更顛覆思維方式的東西出現,「但所有新的東西未必會以替代某一種藝術為代價。」

 

 

白明,《線釋水系列之二》,2022年,瓷、青花,54 x 58.5cm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白明,《岩畫風景》,2016年,瓷、釉裏紅、氧化鐵,118 x 33cm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關於白明

 

  白明生於1965年,是屢獲殊榮的跨領域藝術家,其創作媒介涵蓋陶瓷、水墨和漆畫。作品為大英博物館、法國賽努奇博物館、薩拉貢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等重要博物館所收藏。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以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執行副館長,引領中國當代藝術發展。

 

展期:2024年4月24日至6月30日
地點: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美術館
地址:Viale delle Belle Arti,131 羅馬,意大利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