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建築.藝術.遠方 - 趙健明 Janice Chiu
04/11/2022

新版英鎊紙鈔圖像首見藝術家蹤影!國寶級藝術大師威廉‧透納一生重要元素盡在其中—馬蓋特

#英鎊紙鈔 #油畫 #Art & Culture #透納 #繪畫 #建築 #畫作 #無畏號戰艦 #馬蓋特 #藝術 #英鎊

  2020年2月20日,英國新版的20英鎊紙鈔正式發行。新鈔正面仍然是伊麗莎白女王二世肖像,鈔票背面上的人選則由公眾投票以及英國貨幣人物諮詢委員會共同決定。英國國寶級藝術大師、印象派先驅威廉‧透納(William Turner 1775 - 1851)最終從 5 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取代了舊版的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開啟了英國首度以藝術家為英鎊紙幣主題圖像的歷史。

 

透納自畫像

 

  整張紙幣背面可謂精選了大師一生中最主要的元素:正中是1799 年透納24歲時的自畫像;背景是透納1838 年的油畫《無畏號戰艦》(The Fighting Temeraire),這幅畫被公認為是大師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自畫像上Turner 的簽名來自他遺囑上的簽署,這份遺囑是大師拒絕畫廊的大批收購,而決定將他的大部分畫作遺贈給國家的重要文件。位於簽名下方的句子:Light is therefore colour -「光就是色彩」,為透納在 1818 年的一次演講中所援引,這正是被譽為「光之畫家」的透納藝術特色的真切詮釋。

 

新版紙幣背面精選了大師一生中最重要的元素。

 

  新版紙幣的藍色透明窗口內是海濱小鎮馬蓋特(Margate)的兩處著名地標。建築物是2011年落成 的「透納當代美術館」,以紀念大師與這座小鎮間的密切聯繫。黃色箔紙圖形取自馬蓋特港的燈塔。

 

新鈔的藍色明窗口內是馬蓋特的兩處地標。

 

  透納的後半生與馬蓋特結下了不解之緣。從17歲到70歲,透納的足跡遍布英倫三島和歐洲,長年的遊歷、觀察、寫生,透納練就了洞察自然物象微妙變化的敏銳眼界,也促成了他由早期比較傳統的畫法,到後來形成將水彩畫的技法運用到油畫創作中來,以表現光線、霧靄、風雨、雷電等大自然基本力量為特色的藝術風格。

 

濱海小鎮馬蓋特

歐洲最美麗的天空

馬蓋特激動人心的落日場面

 

  出生於泰晤士河邊的透納,骨子里有一種游吟詩人的氣質。這樣一位偉大的風景畫家,遊歷的腳步最後在馬蓋特停留了下來。這個英格蘭肯特郡東側的海邊小鎮上,有他視之為創作生命的大海,有清新的海邊空氣,有他喜歡的人,還有「歐洲最美麗的天空」—如果您也曾深深驚嘆於馬蓋特海上落日的輝煌,就會明白透納為何如此讚美馬蓋特的天空,那的確是至今為止見識過最激動人心的落日場面。

 

《海中的馬蓋特》

海天一色

《馬蓋特‧肯特》

《馬蓋特岸邊的人》

 

  造物主還給馬蓋特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1835年,小鎮一隅的地下發現了一條蜿蜒通道狀的「貝殼石窟」,據推測建造於3000年前。石窟內所有通道和房間的牆壁和天花板共約2000平方尺的表面,由460萬個貝殼鑲嵌覆蓋而成。如此華麗的一個奇觀,卻找不到任何歷史記載,除了推測建造者可能是聖殿騎士之外,其他一切都還是懸念。

 

馬蓋特的貝殼石窟

貝殼石窟穹頂

 

  透納生命中最後一批作品,大部分是在馬蓋特期間完成的,海邊的風情,漁夫、水手和遊客……都成為他的畫題 。他經常乘船往返於倫敦-馬蓋特之間, 大多數時候他懸在船尾上,觀察海面上翻滾的波濤沸騰般的泡沫,太陽的光線和雲層的關係。某次航程中,透納於泰晤士河上目睹原本氣勢懾人的戰艦被拖去解體,悲壯之情油然而生。不久之後,新版20英鎊紙鈔上的不朽名畫就此誕生,作品中燦爛的落日,不難看出是受到馬蓋特夕陽的啟發。 2005年由BBC發起的公眾投票中,《無畏號戰艦》獲選為最受國人喜愛的作品,現藏於國家美術館。

 

《無畏號戰艦》

 

  透納憑藉他的感性、靈性和激情,加上技法的不斷升華,無可置疑地確立了其在西方藝術史上最傑出的風景畫家的崇高地位。

 

16/11/2023

在迷霧裡抱著希望!專訪香港藝術家顏耀明:「在看似死亡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

#展覽 #藝術 #顏耀明個展 #顏耀明 #Thomas Ngan #油畫 #香港油畫家 #Art & Culture #Artcation

  顏耀明的畫,總瀰漫著一層薄薄的迷霧。迷霧中,又透著一絲絲光,說不清是光籠罩著迷霧,還是迷霧籠罩著光。但它是柔和的,也是刺眼的,穿過萬葉,灑落在她的臉上、肩膀上、身上。畫中的她,躺在白玫瑰與尤加利葉的叢中,白皙的肌膚透出絲絲紅潤,連帶耳朵也是;在陽光下,是輕撫或是玩弄著手裏的花兒。「除了葬禮,我們何時才有機會被這麼多花所包圍?」顏耀明看著眼前的作品,用低沉地聲音淡淡的反問道。

 

在看似死亡的過程中,去找到自己的生命

 

《祂的女兒》(His Daughter),2023

由 3812 Gallery 提供

 

   這幅作品《祂的女兒》(His Daughter)顏耀明用了一年時間去完成,在這一年裏,參雜了靜止與思考的過程,也是他允許自己花了這麼多時間去沉澱,繼而再動筆。作品置於他在3812畫廊為他舉辦的個展展場中央,亦是他這兩年創作上的一個轉折。

 

  畫作旁的白牆上,印著一句話:「人類的天性使我們自然取向這些事物。就像嬰兒對日落與繽紛色彩的喜愛,我們天生就被生命的美好深深打動。」然而生命的美好能透過甚麼東西去呈現?在顏耀明的畫裏,或許是那朵純潔的白玫瑰、或許是象徵著恩賜的尤加利葉、又或是那陣迷霧與光,帶來夢幻與希望的感覺。「其實我想帶出一種覺醒,一種大家對於自己價值的認知,就好像一個洗禮,在這個看起來像死亡的過程去找到自己的生命。」

 

每一幅畫都有它的聲音

 

  展覽《我們夢見那光》展出了顏耀明的二十二幅畫,均是他近三年來的作品。但從2020年到2023年,顏耀明的作品亦有著明顯的變化。回看2020年的畫作,如《甦醒》(Awaked)、《夜燈》(Candle)、《失而復得》(Lost but Found)等,同是女子與花,但畫中的古典、美好卻帶著一絲嚴謹,「早兩年的畫(2020年)我會用很多時間去起稿,勾勒出整個畫面,逐層逐層疊加,是一個很傳統的過程;後來就開始會愈來來愈 Let go!」

 

《甦醒》(Awaked),2020

 

  《原諒我倆》是展場中最大的一幅雙聯作品,約兩米高,接近三米長。這幅作品顏耀明沒有像以往般處理,甚至沒有鉛筆起稿,反而直接將顏料擠在畫布上,「我知道這幅畫需要這樣做。每一幅畫我會去跟它們談判,我不希望雙方都控制太多。」顏耀明以水彩為例,他表示每個水彩大師都會說「Let the water speak」,反觀油畫家卻很少這樣表示。油畫的其中一個特性就是畫者可以很容易控制所有細節,無論是一根頭髮,還是一種質感,「但我更加想知道,若然我Let go會有一個怎樣的呈現。」顏耀明說的Let go並不是完全放手不理,而是讓他與畫都經過時間與沉澱,去等待那些在混亂中依然散發美的東西,「這個過程我不會完全沒有話語權,我也會篩選,但也正是這個沉澱的過程,令到畫作本身有很多新的東西產生,不管是筆觸、質感們,還是顏色,它可能都有不一樣的呈現,因為每一幅畫都有它的聲音。」

 

《原諒我倆》(Forgiving Ourselves),2023

 

時間、迷霧、光與希望

 

《清晨》(Early in the morning),2023

由3812 Gallery 提供

 

  顏耀明的畫,是帶著冷意的,而那股冷意來自顏料盤上的冷色調。「冷色調通常有種脫離感,甚至有些超自然的感覺,是一個比較靈性、out of this world的狀態。」而那種脫離感不僅僅體現在他的色調上,還有那畫裏的迷霧感,看似浪漫,卻也是一種距離、一種不確定性,「我對這個世界抱有很多不確定性,但我也相信仍然有值得去期望的事,只是總會籠罩在迷霧裏……」顏耀明依舊用著低沉的聲音說著他對於不確定性與希望的看法,「有趣的是,若沒有這種迷霧去圍繞著你,你不能夠對未來有任何的希望,因為希望是取決於你的想像,你不知道未來會如何,所以你只能夠相信。當你只能相信時,就令到所有的光都好像在迷霧裏。」

 

《雨下》(In Rain),2023

 

  看著顏耀明的畫,你或許會讚歎那朵被光所親吻的玫瑰是那麼美好、那麼亮眼,在尤加利葉堆裏,又顯得那麼獨一無二;然而不管是尤加利葉,還是玫瑰,甚或躺在畫叢中的女子,也只是顏耀明筆下的一種比喻。看得見的自然美,然而看不見的、無形的,或許才是我們最需要珍視的東西。畫裏那種人世所無的狀態在光的沐浴下與迷霧的籠罩間,或是透著希望,但顏耀明不希望觀者只停留在他的畫裏,更希望在視野之外,想起生命裏,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

 

「你要在未知之中定睛於那光,知道終有一天,迷霧散去之時,會發現自己於園裏,被恩典所圍繞。」— 顔耀明

 

藝術家顏耀明

Oscar Wong 攝

 

顏耀明個展:《我們 夢見 那光》

日期:2023年11月15日至2024年1月5日

地址:3812 Gallery | 中環雲咸商業中心26樓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