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一分鐘閱讀 - 李怡
20/10/2016

日本的民藝

#文學 #Reading

  日本人重視傳統,在日本常看到一些百年甚至千年的老店。不久前在香港放映的日本記錄片《潮拜築地》介紹世界唯一的最大魚市場,從中就可以看到日本人的敬業和專業傳承。旅行日本,也常會看到一些傳統的工藝品。這些民間工藝主要不是供擺設的藝術品,而是有實用價值又有質樸美感的器物。一些有歷史傳承的手藝,在日本稱為「民藝」,有特殊的歷史脈絡,是珍貴的傳承,不只是精妙的手藝,而且是以雙手、透過每一個器物所傳達的真誠心意!

 

  提出「民藝」這個詞的,是日本思想家、美學者、宗教哲學者柳宗悅,他生於1889年,1961年去世。他發現一般人的生活日用品,除了實用價值之外,更有美學的價值。而且,不同於為了追求美感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品,民藝品的美學價值,正存在它的實用性當中。1920年代,他提出「民藝」這個詞彙,發起民藝運動。為了提倡民藝之美,他走遍日本各地,搜集這些樸素溫潤的民藝作品,更在東京設立「日本民藝館」作為展示場地。多年下來,藏品竟然高達一萬七千多件。柳宗悅對民藝的熱愛,由此也可見一斑。

 

  受民藝大師柳宗悅的精神所啟發,日本資深媒體人美帆,耗時五年由北至南,走訪了從北海道到沖繩的各小村落,尋找日本傳統手工藝的本源地,與四十多位日本民藝職人或工藝匠師對話,其中有多位是被視為最後人間國寶的大師。她寫成了《誠實的手藝》一書。

 

  《誠實的手藝》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書。魅力來自書中精心拍攝的圖片,也來自作者美帆的淡雅文字,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本書的主角──那些匠人,以及他們製作的民藝作品。

 

  延續著柳宗悅的民藝思想,本書作者四處探訪,藉由與工匠的對話,帶我們走進民藝世界當中,從木雕到漆器,從掃帚到玻璃。

 

  採訪對象,幾乎都是已經傳承百年以上的老店,有些甚至更長,比如位於京都的「唐紙屋長右衛門」,1624年創立,至今已經將近四百年的歷史。能夠被列入傳統工藝項目的條件之一,就是必須經過百年以上的累積。

 

  時光的淬煉,讓民藝品本身有了歷史與文化的厚度。然而傳承不易,許多技藝到了今天不免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許多手藝超群的工匠,如今都已年邁,而培養一名新的工匠,卻必須花上漫長時間。

 

  不過,作者也讓我們看見,在這樣並不明朗的前景下,仍有新一代的年輕人勇於接下傳承的棒子,並運用創意,為百年傳統找到新的出路。比如以出產九谷燒聞名、位於石川縣的「上出長右衛門窯」,自1879年創立以來,至今已到第六代,新一代的主人上出惠悟出生於1981年。當年他想繼承家業,甚至被父親勸退,因為「這種工作無法養活人」。但在上出惠悟的堅持下,九谷燒有了一連串的創新,甚至與歐洲的設計師聯手,將這傳統工藝帶進世界舞台。前面曾經提到的「唐紙屋長右衛門」,也是在年輕一代的掌舵下,有了新的品牌、新的風貌,並與國際有更多的交流。

 

  這裡介紹《誠實的手藝》一書中提到的幾種日本的著名民藝,讀者旅行時也許可以嘗試收集。

 

御釜屋•南部鐵瓶

 

  這是一種名揚國際、有收藏熱潮的「南部鐵器」(包括鐵壺與鍋具),能夠冠上「南部鐵器」這名稱的,只在岩手縣盛岡等地生產。必須經過一百多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的「御釜屋」鐵茶壺,是用傳統工藝的燒型法製成。用鐵瓶燒出來的水很美味,可補充鐵質,此一功效已得到科學的論證。一個鑄型只能製作一個高級鐵瓶,鐵瓶表面是匠人一筆一筆手工繪製的紋樣,同樣的紋理不可能有第二個。這也可以說是鐵瓶的生命。

 

九谷燒

 

  代表日本彩繪瓷器最高境界的九谷燒,以濃重鮮麗的釉色和畫風從傳統到革新。「上出長右衛門窯」第六代掌門上出惠悟,打破「石川縣傳統工藝」的刻板印象,和西班牙設計師亞米.海因聯手,創作出洋溢著獨特現代感的作品。

 

芭蕉布

 

  取材自大自然、不使用任何機器、工序相當繁雜的純手工藝品「喜來嘉芭蕉布」,是最古老的沖繩織物,同時也是世界珍品:二戰後沖繩的絲芭蕉瀕臨絕種,92歲的喜來嘉敏子全心投入恢復保育,一棵絲芭蕉需種植三年,才可以提取出可織布的纖維20克,而製作一件和服所需原木的數量就高達200棵左右,芭蕉布須經過21道工序才可以製成。

 

西陣織

 

  「西陣織」裡含有75%的絲綢和20%的金箔銀絲,故又被稱為「能紡織的金箔」,一千多年來都是日本天皇貴族們的訂製品。經過反覆改良織法,酒吧DJ細尾真孝將西陣織帶進國際精品視野,躍上巴黎、紐約等國際時裝舞台,成為國際時裝布料新秀。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誠實的手藝》

作者: 美帆

由湖南美術出版社 出版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23/02/2024

跟隨川端康成《伊豆舞孃》的創作之路,回味文學大師「世界第一初戀」的絕美純愛!

#伊豆舞孃 #電影 #小說 #文學 #川端康成 #世界第一初戀 #Art & Culture

  一部好的文學作品或者電影,欣賞的同時彷彿就像跟隨作家一起代入了故事的情景中,在被深深打動之餘,也常常會是觸發我們進入作家描繪的場景,來一趟現實中的旅行的動力。從東京一路南下,掠過美麗的大海和漂浮在海面的島嶼,不時與富士山打個照面,在東京與大阪之間,就是眾多文學家及藝術家創作的靈感源泉之地——伊豆半島,一個靠山面海,召喚靈魂的地方。

 

文學路線最美麗的一段風景

 

  走過長長的「河津七瀧」步道,取材自日本文學大師川端康成(1899-1972)的成名作——《伊豆舞孃》的銅像「舞孃與我」,就矗立在「初景滝」瀑布之下。河津七處大大小小,高低各異的瀑布轟鳴作響,全程山澗溪水淙淙,紅葉爛漫。清幽的山林勝景,一百多年前就被川端康成選定為入讀大學之前的旅行目的地。當年剛剛考上東京帝國大學的他,鄭重其事地把這段旅行當作自己的另一個成年儀式,走過伊豆的這一趟旅程,是自己人生邁向新里程碑的重要標誌。

 

川端康成

伊豆舞孃電影海報

「河津七瀧」的溪澗

 

  然而在旅途中,川端康成與伊豆小舞孃「薰子」之間青澀的愛戀,卻主宰了他的人生走向。1968年,川端康成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授獎辭讚譽其「以卓越的感受性和小說技巧,表現了日本人心靈的精髓」。川端康成注重個人內在主觀情志的寫作手法,在文學史上定位為「新感覺派」,而這樣的表現風格最為明顯的就是他27歲時的代表作,就是我們熟悉的《伊豆舞孃》。作品中對弱勢群體的同情和對「無垢之美」的發現,在川端的整個創作生涯中一以貫之。

 

電影中的「舞孃與我」

 

  《伊豆舞孃》是川端康成自己的親身經歷,第一次愛和被愛的故事。山色空濛的季節,獨自去伊豆旅行的「我」——小說中的男主角,在山路上遇上一個巡回賣藝的歌舞戲班。他們當時被視為是社會上的底層人士,與川端康成這樣的學生在社會上本應毫無交集。但是藝人們在艱苦的生活中守望相助,是充滿溫情的一家人,加上與天真爛漫、情竇初開的可愛小舞女薰子萌發出一种朦朧的淡淡的戀情,促使從小只有爺爺一個親人的孤兒川端康成,不自覺就願意跟隨巡迴藝人的家庭氣氛走,結伴完成了這趟伊豆半島之旅。

 

純真的小舞孃薰子

愉悅又充滿惆悵的初戀

 

  一部情節極簡,但是細膩感人的《伊豆舞孃》,被六次翻拍成電影及電視劇,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吉永小百合,美空雲雀,木村拓哉等等都曾經在伊豆的這一條文學路線最有名也是最美麗的一段風景裏,傾情演繹這個純情唯美的故事。尤其是山口百惠、三浦友和1974年電影版,被普遍認為是對經典最完美的、無法超越的詮釋。初登銀幕飾演薰子的山口百惠當時只有十五歲,豆蔻年華純潔無暇,天真中帶著憂愁的容顏,美得讓人窒息。在小說和電影中,「我」與藝人們的相遇不過幾天,時間雖短暫卻美麗:沒有浮誇的煽情,不在乎世俗與物質,不在乎過去未來,只是一種純粹的喜歡,一切都順其自然。那種若有若無的情愫美妙到令人心頭震顫,愉悅又充滿惆悵。川端康成的筆下自帶一種收放自如的情感,將兩人的純潔友情揉進淡淡愛意,緩緩沁入讀者心中,留下一種繚繞不散的綿長回味。

 

豆蔻年華的薰子

「初景瀑布」旁的「舞孃與我」銅像,定格電影中的經典場面

落差最大的「初景瀑布」

 

  其實有些人,你在年少時已經見過這輩子最後一面了。與愛人擦肩而過的遺憾與傷感,成爲川端康成伴隨一生的回憶。這段青澀懵懂的愛情故事,被人們譽為「世界第一初戀」。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