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 Living

天地旅人 - 潘少權
26/03/2019

Trip in Easter Island:復活島文明不是剎那間崩潰?原來因為……

#Travel #Art & Culture #復活島

  「這裏是我們小時候住的地方。」我們在復活島的導遊帶我們走往Rano Kau火山時,指著前面一堆草叢說。好生奇怪,不就是一堆草叢,走進去不久,下面原來是一些地洞,多條地道縱橫交錯其中。他說30年前,像原始人般生活。

 

導遊是土生土長的玻里尼西亞人,熟悉歷史、喜歡唱歌,還教我們鑽木取火,樂此不疲。

在Rano Kau火山口南緣,山峰突然變矮變窄,另一側正是300米的懸崖,這是Orongo最壯觀的景色。

 

  公元前1200年,新畿內亞東北面Bismarck Archipelago出現了一個族群,既可耕田又可航海,同時懂得製作帶文化風格的陶器。他們在海上東行了大約1,600公里,經過所羅門群島來到斐濟和東加,他們就是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

 

  雖然玻里尼西亞人連羅盤都沒有,卻屬一流航海家。到了公元1200年左右,夏威夷、新西蘭和復活島這三個點之間的海洋裏,每一個可以居住的島嶼全部被他們發現了。

 

  當歐洲人來到復活島,發現島上的玻里尼西亞人,其實在這些白人眼中他們就是野蠻人,但竟可雕造豎立起這麼巨大的雕像,而且還打造出美麗的石頭平台來豎立雕像,真的奇怪。

 

 

  復活島上的巨石由雕刻搬運到豎立鞏固,都需要一個複雜而且人口眾多的社會才能做得到,背後當然是要一個富庶的經濟生活環境。

 

  造像工程需要豐富的糧食外,還要很多又長又粗的繩索(多纖維樹皮),才可讓幾十至幾百人拉動重幾十噸的石像,還要很多粗大樹木做木梯、木橇等搬運工具。但在歐洲人登陸時,他們在島上看不到有甚麼樹,復活島像個不毛之地。那些用來造繩索和木頭工具的樹木哪裏去了?至於如何搬運石像,更是一個謎。

 

幾年前《國家地理頻道》的工作人員在復活島上進行了一項實驗。把三條繩子從三個方向綁著巨像複製品的頭部,兩邊的人輪流用力拉動石像前進,負責後排的人則盡力保持石像平衡,結果真的動了起來!實驗證明光靠人力是可以搬動90噸重巨石。(網上圖片)

 

Read more:一生人必去一次:踏上智利復活島,聽Moai巨石像傾訴失落文明

 

  文明不是剎那間崩潰,反而是慢性走向衰亡。導遊帶我們到海邊,指著一個外島,說了一個悲慘的故事︰那些年間部落間爭鬥不絕,即使大酋長也控制不了,部落民不再崇拜祖先和巨型石像,改為信仰「鳥人崇拜」Birdman Cult。話說那裏有一座火山Rano Kau,附近海邊村莊Orongo前面有一小島Moto Nui。在一個每年一度的比賽中,各個部落分別派出一名代表,從Orongo跳進海中游到Moto Nui,找到並帶回每年第一隻Manutara鳥所生的蛋(當地人認為這種鳥十分神聖)。得勝一方在之後一年會被供奉,所代表的部落也將得到較多食物和資源。

 

第一個在此小島Moto Nui找到並帶回manutara鳥蛋的人,是該年的統治者,全部落的人享受特權,會得到較多食物和資源。

 

  新秩序看似公平,勝者為王。可是這班代表,原來會先在距離小島最近的岸邊受訓,學習攀崖求生,同吃同睡幾年;直到一天各自代表所屬部落,負責搶奪鳥蛋。為了一年衣食無憂,一場生死搏鬥就此展開,代價是殺死那些昔日曾與自己共同生活的小夥伴們。

 

Orongo有大約50座橢圓形石屋,讓參與「鳥人崇拜」的年輕人學習居住的地方。儀式持續至19世紀末。

 

  人類在孤懸的海島上,瘋一樣的雕刻巨石,亦瘋一樣的競爭擊殺同一族人,既破壞大自然,又滅絕人性,最終為自己帶來滅亡。人類文明的隕落,令人心生悵然;同樣的傻事,今天在我們身邊不斷重演。

 

26/04/2024

日本開國歷史之港下田小鎮:隨川端康成到懷想追憶之地,一探改變日本命運的時代風景!

#日本 #旅遊 #建築 #藝術 #伊豆半島 #下田港 #伊豆舞孃 #川端康成 #Travel

  伊豆半島的下田港,是川端康成膾炙人口的小說《伊豆舞孃》裏面流浪藝人們的家鄉。電影中,「我」與薰子也曾並肩站在山巔上,朝著家鄉下田的方向眺望。從他對下田的細膩描寫中,不難看出他對薰子家鄉的特殊情感。與薰子分別後,川端康成常常情不自禁地反复多次前往南伊豆,到下田去尋覓舊日所愛。「忽然心血來潮,打算去一行。為了寫《伊豆的舞女》續篇,最好去下田一遊。二十分鐘之內,匆匆做好準備,乘上了一點多鐘那趟開往下田的班車。」——《南伊豆紀行》,川端康成。

 

下田港——日本最早對外開放的口岸

 

  「伊豆急」號列車承載著我們沿海岸向南疾馳,去追尋大文豪昔日的足跡。陣陣細雨中的下田港,雖未能呈現川端康成筆下初升朝陽的燦燦金光,但遠山近海仍然明媚清新。雲層不時透出太陽的微光,投射在平靜的海面以及樹立在港口數個紀念性標誌物件上,這一切與周圍特別的地貌構成了一幅絕景小鎮的素描,歷史的敘事畫卷也隨之徐徐展開。原本以為川端康成的懷想追憶之地,只不過是一個物產豐饒,歲月靜好與世無爭的港灣小鎮,卻不曾想她曾經在日本的歷史上寫下過濃墨重彩的一頁,成為改變日本命運之地。

 

「伊豆急」號歡迎您光臨下田!

垂柳依依 小橋流水人家

歲月靜好的下田小鎮一隅

 

  1854 年 3 月的一天,當下田民眾像平常一樣忙著拉網捕魚、做買賣過生活之際,遠方海上出現了「黑船」的身影。這是繼去年美國海軍準將馬修·佩里(M.C.Perry)率領四艘船艦駛入東京灣的浦賀,並將美國總統的國書遞交給日本天皇,要求開放通商的「黑船來航」事件之後,按照日本的允諾再次來航。佩里率船隊從香港出發,其中兩艘先行駛入下田港,考察是否可以供應美國船隻所需的水、木炭和其他物資。末代幕府在痛苦的思慮之後決定放棄閉關鎖國,選擇了符合民眾和國家利益的對外開放政策 —— 雙方在下田的「了仙寺」締結了歷史性的《日美神奈川條約》,開放下田與箱館(今北海道函館市)兩港口與美國通商,佩里的其他七艘船隻隨後進入下田港。由此,下田成為開國歷史之港,日本的近代史也由此拉開帷幕。

 

仿造成當年美軍「黑船」的觀光船

黑船觀光電車在風光旖旎的海岸穿行(圖:伊豆急鐵道公司)

黑船來航紀念碑

締結《神奈川條約》的「了仙寺」

 

  下田是日本首次正式對全世界公開其面貌的地方,也是肥美的金目鯛魚最著名的產地,她的海洋、山川和風物景緻令美國軍人也為之折服。當年美國艦隊在下田靠岸的地點,如今已經成為佩里登陸紀念公園。佩里將軍在日本家喻戶曉,這位令日本改變命運的重要人物,同時也改變了日本人的世界觀。他們不但沒有把曾經試圖用武力來敲開國門的「洋鬼子」當成敵人,反而是把他們視作為本國帶來經濟繁榮和政策昌明的恩人,從而為佩里「樹碑立傳」。

 

當年美軍船艦在下田港的分佈圖

 

  從港口到了仙寺700米長的道路亦被命名為「佩里之路」。一條名為「平滑川」的清澈小溪將這條優美的步道從中間分開,兩岸之間由數座古雅的小橋連結。老舊的石板路兩旁,別樣風情的老建築和岸邊的依依垂柳,營造出「小橋流水人家」的別樣氛圍。川端康成游歷下田時曾發出感嘆:「畢竟是下田,還有一片高級飯店」。至今佩里路旁的咖啡店還完整地保存了當年的模樣,慵懶的爵士烘托著異域品味的裝潢,內裏還陳設著美軍用品,賣著和當時一樣的餐點、酒水和雪糕。當老闆娘特意為寒風細雨中進店的我奉上她們為自己熬的熱湯,也不禁感慨:不變的還有下田人細緻溫暖的待客之心……「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願所有民族都放開懷抱擁抱文明,互相尊重共謀發展 —— 這就是源自日本國長屋王這句佛偈的真諦。

 

平滑川將佩里路分成兩岸

佩里路旁的咖啡館,一切還是舊時的模樣

下田特有的建築風格,已成為受保護的文化遺產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