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 & Dining

廚職背遊 - 梁芷靈
16/07/2021

東京奧運一波三折,奧委會堅決不再延後!開幕只剩一個月,是否塵埃落定?

#Art & Culture #奧運 #日本 #東京奧運 #奧林匹克運動會 #東京奧運全面睇

 

  東京奧運鐵定於月底舉行,是近期繼歐洲國家盃又一體壇盛事。東京並不是第一次舉辦奧運,早在1964,日本已經是第18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國,是首個舉行奧運的亞洲國家。東京亦是首個兩次舉辦傷殘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城市。東京奧運舉行在即,開始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多麼一波三折。

 

 

2013年9月︰贏得主辧權

 

 

  早在2013年,東京已取得2020奧運主辦權,以「United by Emotion」為口號。當時日本以大比數抛離對手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和西班牙的馬德里。

 

2016年8月︰新增5項運動

 

 

  東京奧運籌委會於2015年向國際奧委會提議新增5增運動,包括棒球、空手道、攀石、滑浪和滑板。翌年,國際奧委會於里約熱內盧奧運期間批准所有提議項目。奧運原有25項核心體動,其後國際奧委會又新增了高爾夫、七人欖球和摔跤,使項目總數增至28。加上東京奧委會的提議,東京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將會高達33項。

 

下頁睇2020年新冠肺炎如何影響奧運會發展

 

2020 年 2 月︰新冠肺炎疫情爆發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世界各地都受到肺炎影響,不少國際體育賽事都取消或延遲,當中包括東京奧運會預選賽。距離賽事原定時間少於五個月,雖然疫情愈趨嚴重,但是當時東京奧運籌委會說奧運沒有「Plan B」。

 

2020 年 3 月︰聖火採集

 

 

  聖火採集儀式去年3月12日於希臘古代奥林匹克運動會遺址舉行。希臘女子射擊運動員安娜科拉卡基是首位傳遞火炬的人。聖火於3 月20日到達日本宮城縣的航空自衛隊松島基地,並由日本奧運冠軍野村忠宏和吉田沙保里點燃慶典主火炬。

 

下頁睇2021年奧運如何推進至成功舉行

 

2021年3月︰安排退票

 

 

  由於疫情持續,奧委會宣佈國際觀眾不能到場觀看奧運會及殘奧會,當中包括運動員的家人和朋友。如果海外觀眾已經購票,需一律退還。

 

2021年5月︰公眾支持取消

 

 

  路透社的一項調查發現,近七成的日本公司希望推遲或取消東京奧運會。《朝日新聞》亦因公共健康及醫療系統為由,呼籲大會取消奧運。可是國際奧委會委員迪克龐德(Dick Pound)表示,除非世界末日(Barring Armageddon),否則東京奧運將會繼續舉行。

 

2021年6月︰決定舉行

 

 

  在康和(Cornwall)領導人峰會後,七國集團表示支持今年舉辦東京奧運會。距離開幕還有一個月之際,為了遏制疫情傳播,東京奧運會宣佈會場將不設觀眾入場。

 

 

  想知更多有關英國煮餸、買餸的有趣小知識?歡迎訂閱我的 YouTube 頻道「廚職背遊梁芷靈」。

 

▼ Follow 廚職背遊梁芷靈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廚職背遊梁芷靈BackpaCooking

IG: @leungcatharin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ckpacooking

 

25/04/2024

白明羅馬個展「百維交匯」:在探討傳統如何走向當下時,或許先擁抱改變

#藝術 #展覽 #羅馬 #白明 #陶藝家 #陶瓷藝術家 #季豐軒 #Artcation #Art & Culture

  四月的威尼斯甚是熱鬧,這邊廂是第六十屆威尼斯雙年展,那邊廂則是朱德群的回顧展「星雲」,而在距離威尼斯數小時火車的羅馬鬧市中,季豐軒畫廊則為中國當代藝術家白明於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美術館的個展「百維交匯」拉開了帷幕。

 

白明,《器·形式與過程》,2004年,瓷、多種高溫礦物顏料、瓦斯燒,每件19-26cm(高),7-10cm(寬)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時次展覽以藝術家三十年的藝術生涯為主軸,展出80件跨媒介作品,媒介涵蓋陶瓷、裝置、水墨和漆畫,作品所採用的媒介與材料無疑是植根東方文化的底蘊,但經煉化後,傳統與現代匯合,帶來新的解讀。如陶瓷作品《岩畫風景》(2016年)採用了元代發展成熟的釉裏紅與氧化鐵作為釉彩燒製而成,但箭筒器型的瓷器上抽象樣式,卻帶著古代岩石的圖騰;《墟·卷軸牆》(2022年)將瓷泥融入紙漿中,構成捲軸的形態以不同溫度燒製,以非傳統的手法傳遞來自傳統的觀念;《器·形式與過程》(2004年)則以器型、體量、形式與空間作為切入點,探討瓷土不同的表情,以及與空間之間的互動。除了瓷器作品,其水墨作品《山海新經》(2020-2022年)與漆畫作品《凝固的空間》(2018年)也是循著這思路發展而來。

 

白明,《墟·卷軸牆》,2022年,瓷、紙漿泥、多種燒法,每件8-18cm(長),6-11cm(寬)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白明,《山海新經—半島》,2022年,宣紙、國畫顏料、墨、茶,129 x 255cm(連框)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幼細而又充滿律動的線以青花繪製,形成一片水,在透潤的白瓷上搖漾著。看白明的作品,看得不只是瓷器工藝的傳承,還有傳統於當代語境下的存在意義。在當代藝術的世界中,並非只有科技與創新,也有傳統文化、工藝、藝術如何走向當代的命題。但其實這個命題並非一時之間冒出的,在每個朝代更新,藝術或工藝都有著微妙的變化,以回應當下社會狀態。但在探討如何走向當下之時,或許是先要擁抱改變。AI或3D打印的出現,無疑完全改變了整個陶瓷的製作方法,但白明卻表示,他找到了當中的包容性,「現當代陶藝並不是要顛覆傳統,而是在傳統裡的經典和審美中去蕪存菁,繼而再增加一些新的東西。」攝影的出現,讓法國畫家Paul Delaroche說出了繪畫已死的感概,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攝影不但沒有殺死繪畫,還讓繪畫從現實主義中解放出來,激發了不同流派的誕生,也從當初的絕望成了推波助瀾的希望。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白明相信未來一定有比3D打印、AI更顛覆思維方式的東西出現,「但所有新的東西未必會以替代某一種藝術為代價。」

 

 

白明,《線釋水系列之二》,2022年,瓷、青花,54 x 58.5cm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白明,《岩畫風景》,2016年,瓷、釉裏紅、氧化鐵,118 x 33cm
季豐軒,©2024KWAI FUNG HIN

 

關於白明

 

  白明生於1965年,是屢獲殊榮的跨領域藝術家,其創作媒介涵蓋陶瓷、水墨和漆畫。作品為大英博物館、法國賽努奇博物館、薩拉貢博物館和中國美術館等重要博物館所收藏。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陶瓷藝術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以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執行副館長,引領中國當代藝術發展。

 

展期:2024年4月24日至6月30日
地點:羅馬國立現代及當代美術館
地址:Viale delle Belle Arti,131 羅馬,意大利

 

#Guerlain彩妝教室 #Watches and Wonders 2023 #Art Basel 2023 #接吻 #男男女女 #artmonth #Watches & Wonders 2022 #Watches #2022vdaylove #2021xmaslove #2021xmasgift #腹部繃緊 #北宋汝窯器 #親密 #Gym Come True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