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缸邊隨筆
21/06/2022

搶錢呀!

#地產股 #拆息 #資金流向

  昨日(20日)33板塊升跌情況:

 

  迄12:30,上升板塊:20;下跌板塊:13。

 

  至4:30收,上升板塊:22;下跌板塊:11。

 

  前市恒指收:21075。

 

  昨市恒指收:21163.91;升88.91。

 

 

  前市期指收:20995。

 

  昨市期指收:21114,升119。

 

  前市低水:80;昨市低水:50。

 

  前市大市成交:1863.15億元。

 

  昨市大市成交:1318.52億元,減544.63億元。

 

  前市期指成交:116663張。

 

  昨市期指成交:100880張,減15783張。

 

  匯豐(00005) 昨日公布調升定存息,這可視為搶錢行為。匯豐開始伸手搶,恒生(00011)、中銀(02388) 、渣打(02888)何時加入搶,筆者估今、明兩周會加入了。其他細行將如何,也不能不加入搶,因為美息在下半年肯定加、加、加。

 

  加息是個溫水煮蛙,美息5月已加0.75,7月又話會加多0.75,9月再加0.5,12月會加多少?0.5?0.75?(圖一)

 

 

  美港息差拉闊,自然有資金自港元流出去美元套息。金管局話這是必然現象,金管局好心,不想嚇壞港人。但作為投資者,要自己執生。點執?

 

(iStock)

 

  (1)留心銀行同業結餘,今已跌低於三千億,如再跌穿二千五億、二千億,以至千五億時,港息加必急,會急成點?當港息會加3厘時,此時煮蛙的水應已逾70度℃,隻蛙瓜得。30年前銀行同業結餘有50億(?人老了,記不清了)都夠,但今時港經濟基礎大了,要幾多億至夠,要走著瞧!

 

  (2)唔想瓜,今時不要加碼任何孖展或借貸,並開始籌錢去還債。

 

  (3)當銀行同業結餘逐漸減少時,例如減至二千五至二千億時,要考慮沽股。凡股息在3.5厘以下者,都要諗下要不要出貨。

 

  (4)當銀行同業結餘低於二千億時,恒指可能要回見萬八至萬六,如何自處?逃生之門只為有準備者而開,無準備者,阿彌陀佛!

 

  (5)買了樓者,怎辦?加息之論,已講了一年半載,應要預咗。如無預,如今真加,只好祈禱息不要加太急(即港元流出不要急)及勤力工作,千祈要保住份工,希望就算公司裁員,也裁不到你。

 

 (6)我是經歷過80年代及1994年大加息之人,死唔去是一半靠膽大、一半靠膽細。80年代是靠膽大死唔去,仲賺一筆。94年則再不敢膽大,完全聽倫敦野村Knight在94年2月初之嚇,話94年2月已見出恒指當年高位,就急急沽股。逃過了之後格蘭斯班加息七次,共加3.5厘,使恒指由12500點跌至7000點之劫。

 

  成交走在指數先,近十日,港股成交有升有跌,但昨日就跌至千三億(表一)。今周成交會否回見千八億或以上,是大市能否上升的動力。

 

 

  昨日上午,地產板塊升幅居首,收市時,地產板塊也見居次位,這是多月來少見的。地產板塊有好表現,主要是得力於內房股升幅可人(表二)。內房股昨日表現好,是因為阿爺之前以逆周期操作,壓了內房的再升,今時才有本錢去扶內房一把。如之前任內房狂升,則今時便只好像美國一樣,眼睜睜看着樓房價跌,拖累經濟。但炒內房一定要避開仍有大量債務,尤其是外債之股,加息期下,有大項債者,必慘。

 

 

  筆者見過鬼怕黑,可能會悲觀得滯。但請看看1993年至1995年的港股走勢(圖二),美息加3.5厘的破壞性,你叫我怎不怕怕!

 

 

  (投資涉風險,每投資者承受風險程度不一,務必要獨立思考。筆者會因應市況而買賣。)

 

24/01/2024

賣了樓的人唔係咁輕易買得番

#看透樓市 #物業 #樓價 #置業 #賣樓 #買樓 #本港樓市 #樓市亮話 #地產股

  有不少業主在這兩年賣了自住單位,見到現在樓價跌了20%,而租住的單位又差不多到期,打算再買番一個住宅單位。如果有很多錢做首期,甚至可以full pay,買樓的確唔難,但如果要問銀行借錢,便會發覺現在很難買樓,因為銀行貸款要求相當高,賣了樓的業主未必符合資格,到最後惟有繼續租樓,如果樓市反彈,他們隨時會由贏家變輸家,就算現在有盈利,都只是紙上富貴。打算賣樓的人真係要三思而後行。
 
  很多人唔明白,銀行都要做生意,按揭生意是最安全。問銀行借錢買樓不會有甚麼困難,在正常情況下是沒有錯,但銀行並不是一年365日都會借錢畀人買樓。一般來說,在年初比較積極,導致樓市會出現小陽春,但今年比較困難,唔好講第一季,甚至全年都很難問銀行借錢買樓。所以,即使賣了樓的人見到一個筍盤,買下來就是一個贏家,但最後會發覺借唔到錢,變成蜑家雞見水,有得睇冇得飲。

 

在樓市低迷時,銀行批按揭會更審慎,所以見到筍盤也不一定可買到。(Shutterstock)

 
  有人話,銀行不會永遠唔做生意,總有一日不但會借錢畀人買樓,仲有回贈畀借錢的人。我相信這個日子一定會到來,而且不用等太久,不過,到那時候,一定會有很多準備買樓的人一齊買樓,銀行方面沒有問題,但業主見到多人問價買樓,立刻會吊起不賣,在需求大增供應減少之下,樓價很容易急升,那些賣了樓以為可以大賺的人,到最後就算可以買番樓,都會發覺得個桔,如果唔買,當樓價升超過賣出價,那些人就會變成輸家,他們會覺得非常唔抵,在樓價下跌時唔係唔想買樓,只是搵唔到銀行做按揭。所以,如果唔係有很多錢可以隨時買番樓,都唔好咁輕易賣走自住單位,因為要買番是很因難的。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