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新秩序

改朝換代Digital
12/07/2021

飲品市場規模急速增長!成功關鍵在於賣「空間」?喜茶、奈雪是大贏家?

#數碼營銷 #奈雪的茶 #營商 #第三空間理論 #星巴克 #喜茶 #經濟週期 #茶飲市場 #咖啡 #品牌

  對於所有的消費品、茶飲、咖啡、餐飲企業而言,品牌幾乎是唯一可靠的護城河。

 

  品牌建構又是該領域最底層的議題。那麼,品牌,是從何而來呢?看一下市值:

 

  雀巢4,500億美元。可口可樂2,300億美元。星巴克1,330億美元。農夫山泉4,000億元。伊利牛奶2,200億元。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圖片由作者提供)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飲料市場之一,2020年零售總額為人民幣8,600億元,2015年-2020年零售價值約保持4%左右的複合增長率,預計這一市場將於2025年增長至1.27萬億元。天然、健康及功能性無酒精飲料市場銷售額約為5,391億元,占飲料市場總銷售額的62.6%,並預計在2025年增長至7,629億元。

 

  無酒精軟飲料市場主要包括:包裝水、天然果汁及果味飲料、蛋白飲料、功能飲料、無特定功能的碳酸飲料、以茶提取物或濃縮液製成的茶飲料、草本飲料、咖啡飲料和其他飲料等。

 

  此外,低卡路里的飲料滲透率也逐步提升,在中國內地,整體天然、健康及功能性無酒精飲料市場的占比將從2020年的4.4%提升至2025年的4.4%;而在香港地區,這一占比為16.5%,並將以5.3%的複合增速繼續增長。

 

  奈雪的茶(2150)上市即破發行價,目前市值不到300億港元。上周,喜茶又傳出融資傳聞,其估值從去年初的160億暴升至600億元。

 

  截至2020年12月30日,喜茶有門店695家,一家店值一億。順便搜了下星巴克同樣估值時有多少門店,2005年有10,241家店,平均一家店值600萬元。

 

  不過2005-2021年,資本市場的通貨膨脹太厲害了,星巴克一家店也升了3倍,至2,700萬,是喜茶的1/4。目前市值1,330億美元。

 

(圖片由作者提供)

 

  當然,星巴克不但只賣咖啡,Howard Schultz在創立星巴克的時候,提出了一個「第三空間」理論。在這個設想中,咖啡館將成為一個獨立的社交場所。溢價來自其售賣的第三空間,除了辦公室和家外,星巴克是人們可以放鬆聊天、辦公、談業務、傾保險的地方。星巴克創辦人的說法是「讓顧客步入門店時就擁有獨一無二的體驗」。喜茶與星巴克、奈雪的茶的賣點不同,相比並沒有對錯、高低之分。

 

  品牌故事的時候,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如果中國人平均每年喝X杯咖啡」。這句話乍聽起來沒甚麼問題,但忽略了一個重要前提:中國一直是一個飲茶大國,茶飲市場規模早早就達到了4千億,遠大於咖啡600億元的市場。

 

  以喜茶、奈雪為代表的新茶飲,其實是茶飲線下店範式改變的產物。

 

  傳統咖啡奶茶店所產出的產品多用各種高度工業化的粉劑、調味品、香精,既能壓低原材料成本,又能在少依賴人工的同時,保證出品口味的高一致性。

 

  而以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則要用原葉茶萃取,以多種鮮果及果汁調味,對人工出品穩定性和效率的要求較高,對水果供應鏈能力的要求更高。這決定了,新茶飲的成本結構,與奶茶店、咖啡店完全迥異。且後者的標準化難度,比星巴克還高。

 

  喜茶能夠成功,是因為做了大型標準化品牌不應該或不能做的事情。

 

(圖片由作者提供)

 

  在星巴克做產品研發,首先考慮這個原料能不能工業化採購,能不能夠全網標準化配送,甚至再回到門店,考慮這個員工操作是不是夠簡單方便,包括機器設備的配置,吧台工作是有標準化的,不會再有別的東西了。

 

  你考慮完所有這些之後回饋給到R&D,結論往往是算了,不做這個了。

 

  喜茶則反其道而行之,產品第一,為此可以全方位不計成本,不管供應鏈和門店操作是否有麻煩,也不管原材料有多貴。這對於市場後發者而言,的確是個頗為有效的策略。

 

  無論是奶茶還是咖啡、背後都是逃不開的經濟週期。奶茶也許不好喝、也許不健康、但是生活那麼苦,不如來點糖。

 

(圖片由作者提供)

 

29/05/2024

報稅注意!經營網上生意要報稅嗎?稅局制定了甚麼指引?即睇香港網店常見稅務FAQ!

#報稅 #稅務 #網店報稅教學 #網店報稅 #新手創業 #網上生意 #數碼轉型 #數碼營銷 #創業

  根據Statista Market Insights的市場研究,2024年香港電子商務市場收益預計將達到177億美元,預計2024年至2029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76%。該研究還預測,到2029年,香港電子商務市場將有高達650萬用戶。

 

 

  隨住本地電子商務市場發展蓬勃,關於網店報稅問題亦相伴而來。對於創業新手而言,相信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到底開網店需要報稅嗎?」針對本地電子商務的徵稅準則,各位可以參考由香港稅務局發布的稅務條例釋義及執行指引第39號(《DIPN 39》)

 

  本文將會引用《DIPN 39》和《税務條例》的重點,回應新手經營網店時,最常出現的報稅問題,助各位妥善處理網店報稅事宜。

 

香港現時採用甚麼稅制?

 

  香港一直實行簡單稅制,當局按《税務條例》所徵收的直接税有3種,當中包括薪俸税、利得税和物業税。針對利得税,香港採用地域來源原則徵稅,意思指當局只會對在香港產生或來自香港的利潤徵收利得稅。換言之,任何人如果在香港營商,但能證明利潤是來自香港以外的地方,則不用向當局繳交利得稅。

 

 

(圖片取自rawpixel.com@freepik)

 

當局針對網店制定了甚麼稅務指引?

 

  為了更妥善處理本地電子商務帶來的稅務問題,當局於2020年3月27日推出了《DIPN 39》的修訂版。參考該修訂版,當局會從以下3大方面,判斷企業需否為其從網店或其他電子商務賺來的利潤繳交利得稅:

 

1. 常設機構位置

 

  一般而言,當局會根據空間、時間和職能3大方面判斷企業是否在港設立常設機構;當企業在港設立的場所具備以下條件,當局通常就會視之為常設機構:

 

  1. 它必須是一個營業場所,不論是由企業自己擁有抑或租用

 

  2. 它必須是固定的,而且是長久性的地點

 

  3. 它進行全部或部分營業活動

 

  舉例來說,如企業在香港設立實體店,而生產、銷售等主要業務都在該店進行,並同時經營網店出售相關商品,這間實體店就會被視為常設機構,當局會向該企業收取利得稅。

 

  針對電子商務,當局會根據在港伺服器發揮的功用,判斷它是否屬於企業的常設機構。如果企業必須透過在港伺服器進行主要業務活動,而非只處理屬於準備或輔助性質的工作,該伺服器也可被當作成常設機構,企業需為此伺服器所產生的利潤繳交利得稅。

 

2. 核心營運地點

 

  當局亦會根據企業營運電子商務的狀況,判斷企業的核心營運地點。如果企業的網店或其他電子商務在港執行以下活動,當局就會考慮視之為在港進行的核心業務,屆時企業或需繳交利得稅:

 

● 物流工作,當中包括接收、儲存和送貨到顧客手中

● 生產商品,當中包括組裝、加工、包裝、測試等

● 行銷和銷售工作,藉此吸引顧客購物

● 提供服務以維持,甚至提升商品的價值

 

3. 利潤來源地

 

  現今很多企業都會利用本港或海外伺服器,自動化處理以下電子商務工序,削減人力成本:

 

● 提供商品和服務資料

● 處理訂單和收款工作

● 提供數碼服務或發送數碼商品

 

  由於企業通常都需要一個實質存在的辦公地方,處理電子商務的核心工作,例如管理上述自動化工作流程、調整網店版面、後勤支援等,故此當局通常會根據該實際辦公地點,而非伺服器所在地,決定利潤來源地。

 

商戶如不為網店報稅,會有甚麼後果?

 

  根據《稅務條例》,除另有規定外,任何人士如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而從該行業、專業或業務獲得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應評稅利潤(售賣資本性質資產所得的利潤除外),均須納稅。換言之,一般企業在港經營網店時,都需要向當局報稅。

 

(圖片取自8photo@freepik)

 

  一旦當局發現企業未有把應課稅事項通知他們,或未有按時提交報稅表,兼且未能提供合理辯解,相關企業可被判處罰款10,000港元,並可被加徵相等於少徵稅款3倍的罰款。

 

總結

 

  隨著本地電子商務發展日益蓬勃,很多企業都經營網店生意,隨之而來的是愈來愈複雜的稅務問題。有鑑於此,香港稅務局推出《DIPN 39》修訂版,為電子商務行業提供更清晰的稅務指引,讓企業更明白當局會根據常設機構位置、核心營運地點、利潤來源地共3大方面,判斷企業需否為其網店業務繳交利得稅。

 

  因此,如果各位有意建立網店,展開創業旅程,建議事前先做好準備,閱讀《掌舖學堂》其他相關文章,例如「【新手指南】開舖新手常犯的 6 個錯誤」,確保網店業務合法合規。針對進一步的稅務問題,歡迎各位向專業人士徵詢意見。

 

(圖片取自mindandi@freepik)

 

  若果各位正在物色合適的開網店平台,歡迎按此下載掌舖手機應用程式,免費體驗各大主要功能。如有開店疑難,歡迎預約掌舖免費諮詢服務,或與我們展開網上對話

 

如對掌舖服務有興趣,歡迎聯絡我們的客服團隊: 

 

FB MessengerWhatsAppEmail

 

服務時間:

 

● 星期一至五:10:00 – 23:00

● 星期六、日、公眾假期:12:00 – 18:00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