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智

親子理財
25/05/2023

青年人應怎樣理財

#理財 #青年人 #心態 #理財投資書籍 #CFA #理財智慧

  我的看法是先打好基礎,絕不認同坊間有一些教人炒股或所謂有秘方的課程,因為學習投資理財是沒有捷徑的。青年人應這樣學習理財:

 

  (1)先建立良好心態;

  (2)後學習;

  (3)靠資金分配,利息,做好功課及耐性才能令財富增值,缺一不可。

 

  大家認為以下哪樣是理財最重要的元素:投資增值、儲到錢、識使錢?

 

  三樣都重要,不過一定係要儲到錢先,一位沒有儲蓄便很難做到理財。

 

  那麼儲錢、使錢同投資,究竟有甚麼共通點呢?

 

心態最重要

 

  就係要有好嘅心態(mentality),即係培養耐性同良好的理財/金錢觀念「珍惜、唔好浪費;資源有限、慾望無窮」,這些是基本的經濟理論,要從小養成好的習慣,耐性和珍惜很重要。

 

  建立良好心態,等於打好理財的基石,打不好就算搵幾多錢都未必儲到錢,更不要說有錢投資了。

 

  缺乏耐性不單止會亂咁使錢,也會亂咁做投機,最後財富蒸發。

 

  講多一次,良好心態是理財(包括投資)的先決條件,包括資金分布、利息、做好功課及耐性才能令財富增值。

 

 


(istock)

 

回答大家的三條問題:

 

  問題一:請老師介紹一些理財投資的書籍:

 

  1)科斯托蘭尼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本書特點:一個投機者所做的功課不比投資的小。

  2)巴菲特推介的「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作者是Peter Kaufman。本書特點:提醒我們容易經常跌入的投資認知陷阱。

  3)巴菲特推介的「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作者Benjamin Graham被譽為價值投資之父,巴菲特也向他學習。本書特點:教我哋點樣睇股價波動和把握機會。

  4)王澤基博士的「反轉腦袋投資學」。本書特點:示範跑贏大市的簡單投資法。

 

上課是為了懂得選擇產品

 

  問題二:如果我想學投資,老師建議我讀CFA還是香港的證券考試?

 

  投資一般是根據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兩者所看的因素很不同。基本分析是睇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前景及管理層等等,預測較長線,一般是3個月/12個月;技術分析主要是根據過往股價走勢來判斷未來的股價變動(charting),預測較短線。

 

  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Institute)有三張試卷……涵蓋不同範圍,需要花長時間完成,最少要2、3年。香港的證券考試,你可以選擇其中一科來讀,例如證券、債券等等。

 

  CFA相比香港個別證券的考試,所花時間同難度高很多,前者很需要紀律和堅持,資歷是全世界承認。

 

  任何學習也是由淺入深同根據實際情況,如果不是為了工作,建議大家還是從學習個別證券課程開始。市面有非常多的課程可供選擇,眼花繚亂。

 

  其中可考慮香港證券及投資學會(Hong Kong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 Institute,HKSI),可以考取專業資格。其他例如兩份金融報紙及HKUSpace也有提供投資課程。

 

  在此提醒大家不論報讀任何機構的課程,應抱住心態了解投資市場,投資產品的特性(風險和回報),而不是希望學完就會一朝發達。以為學了技術分析或者一個買賣程式,就以為可以短期賺大錢,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因為投資不是靠單一因素/技術。

 

  小總結:透過認識、了解投資市場和產品的特性和風險,從而懂得判斷風險和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才是上堂學習的主要目的。

 

  問題三:想老師介绍一下常用幾個参考信息資料網站的使用攻略?

 

  可參考財經網站例如etnet(經濟通)、aastocks等,可參考市盈率/市帳率,派息比率/收益率及派息歷史,50天平均線。資料怎樣應用,可以從網站上找到。

 

  總結,長線投資(由工作至退休)賺錢,不能靠短炒買賣,應該是靠資金分佈/資產分配,利息,做好功課及耐性才能令財富增值。
 

12/06/2024

中移動可「付託終身」!

#退休 #理財 #我要退休 #收息股 #理財智慧 #退休錦囊

  上日提到,我於2021年初在本欄推介的五隻退休收息股,如果以平均注碼買入,到目前為止,連同收息在內,已有近一成二的回報,雖然不算突出,但從退休收息的角度,卻是可以安心的。

 

  該五隻收息股分別是中華電力(00002)、長江基建(01038)、領展(00823)、中移動(00941)和香港電訊(06823)。

 

  從股價的角度,中移動的表現最突出。我形容,中移動可算是「中特估」的代表股份!何謂「中特估」?事緣2022年底,中國證監會前主席易會滿提出「中特估」的概念,簡而言之就是「國企股的估值偏低,需要被重估」。

 

  由於中移動受到美國制裁,被迫從紐約交易所退市,中移動只能選擇回歸內地A股市場。為了吸引內地投資者,中移動開始大幅增加派息,派息比率由2020年的五成半提高至去年的七成一,加上經營改善,盈利有較明顯增長,令到股價從低位回升,甚至成為近年最強勢的中資股之一。

 

  我相信,只要經營不出現問題(事實上,作為一隻收現金的公用公司來說,出問題的機會也很低吧),中移動應該可以維持這個派息比率。如是的話,她甚至是一隻可以「付託終身」的收息股。

 

中移動大幅增加派息,使其成為近年最強勢中資股之一。(AP)

 

  其餘股票方面,香港電訊和長建的股價相對平穩,派息同樣保持輕微增長,其中長建的目標就是想做到每年派息都增長,以惠及退休一族。暫時來說,經過過去幾年比較困難的日子,她仍然能做到。我認為,即使大家在相對高位買入,持有這兩隻股票收息都是安心的。

 

  至於中電,受到澳洲電力業務的衍生工具公平值虧損影響,股價一度受挫,但這次只是獨立事件,而且,即使遇到困難,中電過去4年仍不減派息,維持在2020年時的水平,即全年派息3.1元。我估計,中電今年有機會稍為增加派息(很大可能在第四季增加派息),令到股息率維持在5厘之上,這已經算不俗了。

 

  最後,是可能大家最關心的領展。過去一年,她的表現仍然令人失望。我在上年度檢討時,寫了一篇題為《將領展列入特別關注名單》的文章,主要因為領展近年積極向外收購,令公司負債高企,去年又罕有地供股集資,令投資者頗失望。

 

  還有的是,去年公布的2023年度末期息(領展年結日是3月31日)大減一成八,是上市以來首次(全年派息也減少一成左右),也令到上市以來股息連年增長的公司又少一家。

 

  不過,某程度上,領展減少派息也是意料中事,因為發行的基金單位增加了兩成,短期減少派息是無可避免的。事實上,到了2024年的末期息(今年初宣布),每股派1.3257元,比去年回升一成一左右,這反映領展仍然有充裕的派息能力。

 

  對於領展,我會繼續將她列入關注名單之內,部分原因去年已提過,就是要看管理層如何整合過去幾年的各項收購,另外就是去年較突出的北上消費熱潮,到底如何影響領展租金收入。

 

  本來,領展過去只集中本地基層需要的房地產組合,對經濟的敏感度較低,但經過過去幾年的收購和出售,領展現在已是一家擁有不少海外中高檔物業的房地產集團,投資風險確實比過去為高,但卻有機會長期維持相對高的增長。

 

  這無疑是一把雙刃劍,但我自己是同意這個策略的,只不過,作為一位退休收息者,只想見到管理層用一個穩健的策略去維持增長,而不需要冒太大風險!

 

  作者電郵:lkslo@yahoo.com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