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行政人員
20/02/2023

營業額增4成!網站設計宣傳公司疫下管理轉營:信任同事、「揀」Job接單、不怕蝕底

#在家工作 #行政管理 #疫情 #經濟 #員工福利 #商業 #信任 #管理 #WFH #尊重 #利他 #職場 #創業

YSD維思特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之一楊志光表示,信任同事有助公司在疫情下營運順暢。(受訪者提供圖片)

 

  本港生活、經濟開始復常,但疫情對企業及個人影響,有些已「回不到過去」。從事網站設計及網絡宣傳的YSD維思特香港有限公司創辦人之一楊志光(Ivan)稱,疫情令管理層不但明白適應了在家工作(WFH)模式及管理方法,更領會到信任、尊重、彈性及持開放態度的重要性。

 

  Ivan與拍檔由做網站設計起家,其後涉獵網上宣傳,在2018年員工約18人,現今增加至約25人,他指單是營業額,由2018至2021已上升約40%。

 

  疫情期間生意有進展,當然值得高興,但同時要兼顧同事的健康、安全,又要想法子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人事及日常營運管理,不得不作出變革。

 

員工開心 工作變得更順利

 

現時公司約有半數員工長期在家工作,反而可更彈性應對客戶需求。(受訪者提供圖片)

 

  Ivan指出,最大的改變是讓同事實行在家工作,初時他也曾有懷疑,但實行幾個月後發現效果不錯,甚至有點享受。去年5月恢復回辦公室上班後,就有同事向他申請繼續在家工作,原因包括住太遠,通勤時間太長影響生活,以及希望省下通勤時間,好留精力應付放工後的客戶查詢。「衡量過同事在家工作期間的表現與平日無異,反而更有彈性去應付周末的突發工作。」現時其公司約一半員工是全天候在家工作。「的確,同事在晚上亦有回應客戶查詢,客戶感覺更良好。」這對其長遠希望發展成廣告公司,也有一定的幫助。

 

  在後疫情期間決定實行在家工作時,Ivan坦言也更明白,對同事「信任」的重要性。「學會先不懷疑同事是否在家工作時會偷懶,只集中精神花時間傾工作相關的事。其實在人與人的溝通之中,若一方抱著懷疑態度,另一方是會感受到。」

 

  他舉例,之前有一、兩位同事因能力所限,工作速度較慢,令其他同事有微言。「我也有派工作給他們做,但沒有感到他們工作較慢。」他相信原因是溝通上自己沒有流露出不信任。「他們感受不到不受信任,自然更開心,工作變得更順利。其實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很重要,管理上要容得下能力較低的人,不要抱怨。」

 

  疫情對不少企業的生意帶來很大打擊,有生意都爭取做。但Ivan就推過一些與網上賭場相關的生意,「加價接單」也不考慮。但另一邊廂,他又不介意去接一些單價較細的初創企業的生意。「初創今日只帶來2,000元生意,難保未來累積會帶來幾百萬元生意。」

 

學習經營哲學 利他勿抱怨

 

  同時,對於一些有額外要求的客人,過去他可能會不想蝕底而拒絕幫忙,只依合約辦事。但現在會多想一步,嘗試明白對方的難處。「由客人立場多想一步,幫一次也當幫自己,未來他可能繼續是客戶,也可能介紹客戶過來。」

 

  3年多的疫情,影響不少人成長,也為商業社會帶來一場「洗牌」效應。但Ivan表示,本身很愛學習,尤其對於學習經營公司之道更感興趣。在一位前輩的建議下,他參加了「香港盛和塾」的學習活動,學到利他、信任、不要埋怨及抱怨,要做對社會有益的事,光明正大地追求利潤。他坦言,在應對疫情期間的機遇及挑戰,都有一定影響。他更於去年2月初開始,每天與同事一起舉行早會,學習盛和塾的經營哲學。

 

05/02/2024

人才爭奪持續!今年職場關鍵字:擁抱改變、取得平衡!人力資源專家:企業原地踏步小心被淘汰

#人才管理 #在家工作 #裁員 #疫情 #人力資源 #人工智能 #風險管理 #遙距工作 #Pantry熱話 #管理學 #辦公室貼士 #AI #混合工作模式 #職場 #企業

  經歷後疫情時代,2023年可算是各種工作模式的「試用期」,由推動混合工作模式、到「模仿裁員」、採取「迴旋鏢員工」策略,企業都開始嘗試摸索新方式,為求能吸引和留住人才。

 

  來到2024年,職場的最新趨勢和關鍵字又是甚麼?企業如何把握機會,改變職場管理?就讓人力資源專家逐一拆解。

 

Globalization Partners亞太區總經理Charles Ferguson認為,今年的職場關鍵字,就是「擁抱改變」以及「取得平衡」。(受訪者提供圖片)

 

  隨著2024年的到來,不論是大型企業、抑或中小企,都會想盡快提升生產力搶先復甦,但催谷員工的同時,如何留住他們的心,在人才荒的情況下,打贏這場戰爭?人力資源機構Globalization Partners(G-P)亞太區總經理Charles Ferguson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提到,預料2024年全球人才爭奪戰將持續,對僱主而言,今年的職場關鍵字,就是「擁抱改變(Embrace change)」以及「取得平衡(Get the balance)」。

 

聆聽員工想法 再推合適政策

 

  Ferguson表示,在過去幾年,職場環境迎來顛覆性的變化,不論是僱主的角色、員工的期望、抑或人工智能(AI)的冒起,所有事情都不再與過往一樣。在去年,企業猶如「打開眼睛一樣」,進入試驗期,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來迎合市場的趨勢。而今年,企業是時候以實際行動,來擁抱這些改變。他強調,僱主不要再想著能會回到以前的工作模式以及職場環境,「當人才都往前看、往前走,企業卻選擇原地踏步,甚至走回頭路,回到傳統的工作模式,到最後只會錯失良機,在市場失去競爭力且被淘汰。」

 

  舉例指,混合工作模式的需求將變得更普遍,「其實不只是新世代,就算是資深員工早已在疫情期間,習慣了相類似的工作模式。」所以,他認為現今大部分人才對於相關政策的期望也會更高。

 

Globalization Partners亞太區總經理Charles Ferguson預計混合工作的需求將更普遍,僱主須審視團隊的需求。(資料圖片)

 

  Ferguson坦言:「改變並不是甚麼負面事情,反而是一個機會。對於僱主而言,在2024年的首要任務,就是擁抱改變。」他補充指,紙上談兵很容易,但實際要執行、要突破既有框架,對於企業而言,確實仍有挑戰,無從入手。因此僱主在今年必須更全面地審視其混合工作團隊的需求和策略,從中取得平衡。

 

  而所謂的「平衡」,Ferguson就解釋,並非所有人都想在家工作或遙距工作,「如在香港,我們都知道住宿空間不大,工作時或多或少都會受到家人影響,有些打工仔反而更熱衷回公司。」所以僱主也不能只認為員工要遙距工作,反而可設立清晰指引,規定員工每星期在辦公室工作的工作時間,其他時間則讓員工自行選擇工作地點,「最重要是聆聽他們的想法,彈性思考,再實施合適的政策。」

 

AI熱潮持續 宜做好風險管理

 

  除了混合工作模式外,Ferguson另提到,今年「AI職場」也將會延續去年掀起的熱潮。不過,市場上仍有不少僱主和打工仔,對於AI在職場都分別存在疑慮和擔憂,僱主會擔心資料安全保護、僱員則憂慮被自動化機器取代。

 

  但Ferguson笑言,因科技的進步而改變職場環境和工作模式,並非首次,「試回想一下,當年互聯網的普及,同樣顛覆全世界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模式。」所以僱主在此刻不應對AI感到恐懼,盡快擁抱改變,也要做好足夠的風險管理。同時應加緊腳步部署,找對方法,讓員工和AI和睦共處,使他們感到安心,「切忌用AI取代員工,AI是用來輔助員工。」他強調,應讓人類做人類擅長的事,讓機器做機器擅長的事,從中協作取得平衡,方為企業致勝的關鍵。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