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

行政人員
30/10/2023

培訓計劃留住人才!香港楊森大藥廠:協助員工達事業目標,表現出色可到海外交流

#移民 #治療 #商業 #精神病 #行政管理 #行業 #香港 #遙距工作 #大數據

  新冠疫情下,不少企業需進行顛覆性改革,又或出現更頻繁的高管換位。

 

香港楊森大藥廠總經理許善根表示,過去兩年約有4成人手流失率,他們會透過不同培訓計劃及支援留住員工。(湯致遠攝)

 

  來自韓國的香港楊森大藥廠總經理許善根2022年來港,帶領本港及澳門的團隊。這是他首次管理整個市場的綜合業務:「相比過去的崗位,有一定挑戰。」

 

  許善根於2001年畢業後加入韓國楊森製藥,2002年開始擔任銷售代表,他表示:「從不同的職位,學習醫藥行業的核心元素。」經歷逾20年的歷練,他在疫情下來到香港,開啟事業新里程。

 

成功要訣 病人為先助解困

 

  該公司於全球150個國家及地區僱用約4萬名職員,「香港辦事處於1987年成立,現時擁有約100名員工,分布於市場營銷、醫藥事務、市場准入,以及衞生政策與供應鏈管理等多個部門。」

 

  問到管理香港跟韓國員工有何不同時,許善根強調,兩地員工沒有重大差異,「香港的員工有主見、能力強,作為管理層,我反而要向他們學習,並鼓勵他們更自主地完成工作。」

 

  雖然楊森製藥是一間跨國企業,但他希望每個地方的辦公室,也有保留一定程度的當地特色,「香港辦公室會加入一些本地元素,例如街頭小吃圖案、霓虹燈作為裝飾,令同事更加有歸屬感。」

 

  無論身處何地,許善根都相信「Patient Comes First」(病人為先)的理念,了解病人的需要是成功要訣。他指出,「以神經科學的疾病領域為例,我們的第二代抗精神病長效針劑,在本地市場佔有率達到90%,但我仍然會要求團隊進一步了解病人的需要,以及他們所面對的困難。」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衞生日,楊森製藥每年均會舉行不同活動,讓員工更了解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並將信息傳遞給家人及朋友。(受訪者提供圖片)

 

倘表現出色 有機外地交流

 

  許舉例,病人是否對於不同的治療方案有所誤解?「同時,也會鼓勵團隊好好利用大數據,透過與病人組織及醫療協會的合作,了解市場真正的需要。」

 

  疫情後,各行各業都欠缺人手,許善根坦言,過去兩年有4成流失率,這比率在行業中已屬偏低,「藥廠生態環環相扣,現時在移民潮以及各行業搶人才的情況下,我們都有一套留人計劃。」

 

  他表示,所有員工在入職時均需接受為期90天的培訓,員工可以透過內部Market Excellence Team,把大數據與本地市場的需要融會貫通,協助同事達成事業、工作目標。「除了本地的晉升機會,表現出色的同事更有機會參加國際人才發展計劃,到公司海外地區進行交流及學習。」

 

  同時,該公司亦提供支援服務,確保員工及其家人身心健康,包括全年無休的24小時輔導及支援電話熱線,員工並可按照個人需要安排工作時間、地點及方式,每星期可以選擇遙距工作兩天。

 

香港辦公室內設有運動室,鼓勵員工多做運動。(受訪者提供圖片)

 

24小時支援 每周2天遙距工作

 

  許善根又稱,「此外,員工每年最多有1萬元,可報銷有關精神和身心健康的課程及活動的費用」,走到辦公室的Janssen Happy Corner,更會發現每周有提供3次的免費健康小食。

 

29/05/2024

移民英國|英國向國民全球徵稅!移英港人在港資產再難藏?遺產稅高達40%!

#Pantry熱話 #稅率 #移民 #英國 #稅務政策 #匯入制 #遺產稅 #徵稅

  英國今年3月發表《預算案》,當中提到會廢除原居地非英國的居民,海外收入只要不匯進英國,便不用繳稅的制度。過去港人以BNO「5+1」移居英國,可用匯入制(Remittance basis)減免稅款,即只要海外收入不匯進英國,便不用繳付相關稅款,而匯入制的年期由7年至15年不等。但在新政策下,居英港人居住滿4年後,不能再以匯入制「避稅」,意味著大家需在4年內處理海外資產。

 

(由作者提供)

 

  事實上,英國全球徵稅政策只影響小部分在香港仍有資產,例如仍在收租的居英港人,不少人預視香港經濟變差、樓價下跌,早已決定在移民前賣樓,一方面不用「蝕到入肉」,另一方面預留多一點流動資金應付在英國的待業期,亦有不少居英港人決定賣掉香港的物業在英國置業,畢竟幾百萬港元足夠在當地小鎮Full Pay買一幢獨立屋,他們要擔心的是如何處理英國當地的物業稅款,多於海外資產。

 

  值得留意的反而是英國的遺產稅,英國的遺產稅率高達40%,而基本免稅額(Nil Rate Band)並不高,只有32.5萬英鎊。當離世時,無論遺產總值是否超過免稅額,一律都要通知英國稅局(HM Revenue and Customs, HMRC)。

 

  在這個層面上,居籍與非居籍身份對移民人士有很大影響,如果離世時居籍身份是英國,除了英國當地的資產,所有海外包括香港的資產都會跌入稅網。假設一個中產家庭移居英國後,在香港仍然保留一個價值1,000萬港元的物業,而其他資產例如現金或股票都超過免稅額,單是香港物業便需要向英國稅局繳交400萬港元的遺產稅。如果離世時居籍身份不在英國,境外資產則不需要計算在內。

 

  雖然英國遺產稅率很高,但只要將所有遺產留給配偶,即使金額超過32.5萬英鎊,都無需繳付遺產稅。如果將房屋留給子女或孫子女,亦可以有額外17.5萬英鎊的免稅額,視乎離世者的資產安排。沒有配偶子女的,亦可選擇把財產轉贈他人,當然這涉及贈與稅(Gift Tax),但只要細心研究,仍會找到方法減稅。現時不少稅務專家及財務策劃師都在網上講解英國的稅務政策,如有需要可自行參考。

 

#食譜 #素食 #數碼營銷 #電影 #移民 #減肥 #創科 #Netflix #外賣 #辦公室貼士 #疫情 #在家運動 #WFH #抗疫不悶 #限聚令 #辦公室求生術
more on etnet.com.hk